我在家家居聯合亞朵酒店,在上海打造了一間像家一樣的酒店。
住完酒店之后,把床和沙發都帶回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亞朵酒店的上海虹橋店,這一點可以做到了。
家居分享直購平臺“我在家”“承包”了亞朵酒店?上海市虹橋樞紐國展中心店的公共區域以及主題房間內全部家具,提供了一個無限接近真實家居環境的體驗場所,體驗完之后的全部家具,都可以在“我在家”平臺上購買。
“對于我們這種因工作而入住的人來講,這里的家具更像家里的感覺,會讓人覺得很放松。”這些都是曾在亞朵酒店主題房間的客人感受過后的真實反饋,他們認為,除了最為關鍵的服務品質,像酒店的家具風格,以及營造的氛圍和情調也同樣很重要。
把酒店與家具購買場景疊加,無疑將亞朵在酒店空間價值的重構上,做得更為徹底。一方面酒店獲得符合自身品牌調性的家具,營造了更好的商業空間環境。另一方面,家居電商以這樣一種方式切入線下,將商業空間變成自己的傳播場和體驗場,蘊含著更大的破局能量。
1、“空間革命”背后的商業邏輯
自創立以來,亞朵酒店就在走一條非傳統的路線,亞朵創始人兼CEO耶律胤清醒地認識到:“酒店有著固定的用戶流量,屬于全功能場景,有著十分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不同行業的品牌能融入其中,提供服務。”而當下,正是重構酒店空間價值的黃金機遇。
從去年開始,亞朵酒店里開始嘗試各種形態的場景營銷,吳曉波頻道的酒和茶、阿芙精油的沐浴產品、網易嚴選的電動牙刷……體驗完在酒店里隨時購買,從“種草”到“拔草”,分分鐘完成。
酒店空間與生活方式的疊加,無疑是一場賦能運動。文化、快消、生活方式類的合作,相對來說是比較輕巧的方式,但家具類的合作則是回歸到酒店的基礎功能,將酒店的空間和時間能量挖掘得更為深入。
基本上,每個住客會在酒店場景中停留8小時以上,對什么東西的體驗最為真實和深刻?當然是承載著酒店基礎功能的床、沙發等家具大件。
但傳統酒店陳設的標準化,使得“住店”與“居家”之間有巨大的感受上的差異,亞朵酒店在傳統酒店與家居生活之間撕開了一道口子,“我在家”的介入,則讓酒店空間更加接近真實的生活場景。
“我在家”設計師精選了平臺上的家居產品,按照家的感覺,對亞朵酒店的空間進行了深度改造,進一步提升了酒店的居住體驗。
公共空間色調明亮、光線充足,沙發、抱枕、書架,與家里的客廳并無差異;而主題房間素雅簡約,細節上充滿生活美學,床、書桌、床幾,帶來舒適自由的感官體驗。所有的家居產品上均有“我在家”的二維碼,如果對該款產品感興趣,掃描二維碼即可在“我在家”app上了解全部的商品信息并完成購買。
雖然很少有人在住完酒店之后會立刻決定購買同款的床或者沙發,但“我在家”完成的是一種更為深度的“種草”,通過酒店空間,建立起住客對一種全新的家居購買方式的認知,和對特定家具的使用體驗的記憶。
(用戶對家具的直接觀感)
在“我在家”CEO趙啟明看來,亞朵酒店所提供的空間,與家居銷售有深度的契合。除了能帶來流量,酒店空間里還能體驗到家居產品在長時間使用之后的真實感受,這種深層、真實的感受不僅單純的電商平臺無法提供,也是傳統賣場展示的銷售場景里無法帶來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家居產品雖然定位在中高端,但價格只有賣場里同樣產品的一半, 對于有家具購買需求的住客而言,這個沖擊無疑是巨大的。
2、家居電商的線下逆襲
雖然綜合性電商和垂直電商們已經各占山頭,但在家居領域,依然存在空白,中高端家具產品的在線化更低,互聯網滲透率只有2%。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和時間成本。“我在家”所做的,就是希望搭上新中產崛起的順風車,通過平臺上精選的高品質家居產品,以及線下體驗環節的多重方式的解決,以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新零售思維,來徹底顛覆傳統家具售賣的方式。
趙啟明被媒體稱為“全中國最會賣家具的人”,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相對于其他創業公司,“我在家”可能更“傳統”一些。他所說的“傳統”,正是對家居行業的了解。
趙啟明在紅星美凱龍做過八年的招商工作,曾經是廈門最大家具經銷商之一。他的核心團隊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家居領域有多年的經驗,其中包括15年國內家具從業經驗、中國家具業十佳職業經理人的“剛叔”等。
在家居行業的積累和對產品的理解,確保了“我在家”對供應鏈和產品品質的把控。在上游,“我在家”直接與工廠合作,砍去賣場之類的中間環節,把同樣的產品控制在賣場價格的一半。
而家居商品的線下體驗問題,“我在家”做得比賣場還要深入和真實,直接融入到日常真實的生活場景里。
在c端,“我在家”把購買過家具的老客戶發展成“生活家”,“生活家”們將自己家的照片展示在平臺上,并接受新用戶預約體驗。新用戶一旦下單,生活家能獲得5%的提成。
遇到最多的質疑是,向陌生人打開大門似乎并不符合東方人的生活方式,會有人愿意讓陌生人來自己家里體驗家具嗎?實際情況是,伴隨著80、90后成為家庭的主體,當下年輕人普遍心態更加開放。目前,“我在家”的業務已覆蓋全國161個城市,平臺上“生活家”有300多人,分布在包括北京、杭州、廈門在內的21個城市。“生活家”單月最高收入超過2萬元。
(“我在家”和蕓臺書舍合作案例)
(“我在家”和桃園眷村合作案例)
除了c端的線下布局,“我在家”在b端商業空間也做了多種場景的滲透。目前,“我在家”已與桃園眷村、蕓臺書舍、首都機場貴賓廳等多個商業空間達成合作,根據不同空間的調性和用戶畫像,進行場景營銷。此次與亞朵酒店的合作,更是將家具的營銷場景融入到酒店空間。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