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讓所有人能夠隨時隨地接觸到最新的信息,但是我們真的需要接收那么多信息嗎?近期,《華爾街日報》發(fā)起了一場名為Read Yourself Better的社會活動,通過視頻、戶外廣告,鼓勵讀者要通過高質量、可信賴的新聞獲取信息。
Read Yourself Better
視頻字幕:TOPYS
這支90秒的視頻中,充斥對現代數字世界的諷刺和針對性的評論。例如,小孩子的身邊不再是玩具,而是一個平板電腦。
街上的行人都變成“低頭族”,每天被各種對話框束縛,可是我們真的有這么多的話要說嗎?
網絡上充斥著荒誕的東西,而很多事物的存在或許只為了博眼球。
大量大八卦信息、假新聞、出于利益的紛爭,充斥著網絡世界。此外,因為數字世界的虛擬性,很多不負責任的評論、惡搞得以在網絡上迅速傳播,而這些卻能造成現實世界中的傷害。一旦大腦被這些東西充滿,或許就會爆炸,即喪失理智思考、深度閱讀的能力。
借由旁白,《華爾街日報》說出了此次活動的意義,“Because no one ever did things big by reading small”(因為沒有人會通過閱讀小東西,去做大事情)。畫面最后,一位女士讀著《華爾街日報》,走過街道。
為了配合此次活動,《華爾街日報》電子版在11月9日—11月1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此外,《華爾街日報》還在諸多城市的地鐵站、主要街道投放了大型戶外廣告。
讓閱讀幫你明晰你自己的觀點
撇開熱搜,好好閱讀
讓你的閱讀,跳出舒適圈
讓你的閱讀,跳脫出網站的算法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yè)評分
專業(yè)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