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標數字×飄柔:人生就是不斷解開結的過程,捋順了,就好了
飄柔30歲了。
一順到底,一觸難忘,當年羅志祥飾演的男主在追公交車時與女主“因發結緣”的故事, 已成為這個品牌最經典的電視廣告之一。
把這個片段單獨拎出來是想說明,關于“順發”這件事,飄柔講了30年,早已形成了鮮明的記憶點和不可撼動的品牌主張。
而在30歲這一年,它要往前再邁一步,講講“順發順心”。
在新的品牌主張之下,藍標數字接到的brief很簡單——拍一個關于“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結”的故事。需求很具體不復雜,但要溝通好這件事不容易。而我們第一次去提案,就和客戶有了這樣的對話——
“你們覺得怎么樣?”
“怎么說呢,我們給自己打了很多結。”
我們的結
一是如何演繹好“結”,賦予它們深入人心的情感張力。坦白說,人生的結并不好講,不好講不是不好找,恰恰是因為太多,誰沒有結呢?那些難過的故事和片段里滿滿都是,要在3分鐘以內的片長里找到最合適的并把它們講透,并非易事。
二是如何讓大家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結”本身。說白了,它跟我們在平日里聽到的一切“會變好的”沒有不一樣,溫柔但無力,好像誰講都可以,因為這里面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也即是這句話不完整,還必須要有一個動作,來溝通清楚為什么是由飄柔說出這句話。
這兩個問題,是講好這個故事繞不開的結。
我們的解
回到客戶的需求本身。這是一條講述飄柔30周年的品牌故事片,而和飄柔一起長大的90后們今年也30歲了。30歲前后的年輕人們在討論什么?自嘲中年人,憂心發際線,工作很累人,沒時間愛人,不太搞得定家里人,青春不再,未來漫長......每一個單獨拎出來, 對這些不可以再任性的人來說,都是難過得不得了的“結”,很激烈,有分量,放在故事里確實足夠抓人,不乏說服力。
但最終我們放棄這種敘事。在這一點上,我們和客戶達成的默契是,由飄柔講出來的故事,氣質更應該是細水長流的。既然是一個30周年的品牌視頻,那就把時間的維度拉長一點吧,去講一個中國女孩的成長,而這個過程也是飄柔陪伴中國消費者成長的故事。于是視頻里的“結”是這樣呈現的,它發生在每個女孩從出生第一次啼哭到組建家庭這30年間,每一個重要轉折點上。
當上小學,要離開爸媽攙扶的手,獨自一人面對這個大大的世界的時候。
當畢業了,卻和以為會一直走下去的朋友發生爭吵,怕弄丟這段友誼的時候。
當初入職場,要和世界正面交鋒,還沒發光發熱之前便被質疑的時候。
當從戀人到家人,故事要開始拌進一日三餐的劇情,卻害怕對方冷漠的時候。
孤獨,分歧,質疑,冷漠......
誰都避免不了。
而放在30年的時間維度上,這些“結”便被稀釋掉一些沉重,在視頻里的表現是安靜的,這樣做想讓消費者在安靜的流動之下去代入自己,感受人物內心的焦灼不安和困頓糾結, 在后面解開的時候,才更有張力。
“結”清晰了,剩下的就是補全品牌角色的過程。
前面也提過,如果只是說“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結”會缺少說服力,更像是站在時間這條軸線往回看,若是“時間會解開一切”,換任何一個品牌來表態,這句話都成立。
太過在意“結”本身,就會越來越糾結。只有眼前的難過,就會越來越過不去。
解不開,是因為“結”被我們擰得太緊太死。在這種情況下,最應該做的,是先捋順心情和思緒。捋順了,“結”才會松動,松動了,才有解開的可能和空間。
換句話說,捋順這個動作是不再害怕和逃避,是準備好去面對。
做出這個動作,有時是我們為自己下定決心,有時是周圍的人給了勇氣,其中也包括飄柔。
對飄柔而言,是每天洗頭吹頭的時間里,在幫著捋順打結的發絲,讓每個人以捋順了的狀態去邁開下一步。而“捋順”也是印刻在消費者記憶里獨一無二的動作。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結,捋順了,就好了。得出這句話之后,視頻的后半段也逐漸清晰起來。結,以不同的形式被解開。
有些結繞不開,是為了結一段繞不開的緣。
有些結要你向前,是教你學會成長。
有些結解開了,故事會翻新篇。
我們的小心思
所有結看上去都被安排了一個挺好的結果。但敢于去解開結總是會比逃開它,過得更開闊些吧。與其說安排,更多是一種必然的鼓勵。
細心的朋友也許會看出這幾個細節:高中時期,女生宿舍貼滿整個墻壁的海報(也有飄柔的一份)、出門旅行必備的綠色飄柔袋裝以及古早風味的綠色發帶......整條片中,我們也嘗試在細節里,包括道具設置、年輕感的色調運用等去釋放中國女性消費者與品牌的交集共鳴。
最后,要感謝從腳本探討到拍攝剪輯過程中,陪我們糾結(熬夜)也陪我們解結(不斷完善)的飄柔客戶們,也感謝導演亞當和其創作團隊,在為期不長的時間里充分發揮出的超強理解力和執行力,在飄柔的30周年,一起溫柔地講出這個有力量的故事。
▽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這部暖心的作品吧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