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微電影《回家吃飯》,春節暖心上線
原標題:一場提高家電業審美的春節營銷戰役
作為中國人最為重視的重大節日,每一年的春節營銷都是品牌角力的修羅場。但是,在流量和數據的評價體系之外,能夠真正為品牌留下些什么的,才是有價值的營銷。
從近年的《啥是佩奇》《三分鐘》大熱開始,各大品牌爭相圈地微電影“賀歲檔”。今年有一部片子一開年便迅速在全網大火引起了行業的注意,它就是美的生活小家電的《回家吃飯》。
作為他們和抖音600萬級別達人“我有個朋友”的聯袂之作,該片剛剛上映便迅速在抖音和豆瓣形成了熱門話題,也同時拉開了美的生活小家電“回家吃飯”新年營銷的大幕。
聯名豆瓣從內容到產品定制
聚焦中國式“回家吃飯”
美的生活小家電發現,長大的兒女和父母其實缺乏深刻的溝通。對于含蓄而不善表達的中國人而言,他們的關心、愛意、原諒、鼓勵等千言萬語,往往都藏在一句“回家吃飯”里。“回家吃飯”是中國人特有的溝通方式。
當越來越多人的回家吃飯像春節一樣變成了一年一度,美的生活小家電站出來提醒用戶,不能等到過年才想起回家吃飯,普通的日子同樣值得并且必要回家吃飯。在同步上線的《食色志》電子雜志里,還通過小家電再現了12道大眾記憶里的經典家常菜,用有故事的美食,喚醒“回家的誘惑”。
掃描二維碼,觀看1月《食色志》
(數英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而與豆瓣聯名的日歷,更是巧妙地將12個美食故事延伸到了與用戶生活息息相關的周邊產品。在普通的366個日子里,創造了12個“回家吃飯日”,如同設置了回家吃飯的“鬧鐘”,也向用戶傳遞這樣一種態度:生活不只是翻過日歷,讓普通日子變得特別的定然是:?;丶页燥?。
當每一年的新年營銷充斥眾多“人造感動”,美的生活小家電從一個“中國式”洞察出發,不僅進行內容輸出,更把內容延伸到了產品,把營銷變成了與用戶的情感互動,自然更能引發廣泛共鳴。
一組煙火氣的品宣海報
傳遞國民品牌的關照態度
當國人一年一度的春運歸家旅途開啟時,美的生活小家電又適時發布了一組特別的春節海報。用6個場景,6 句文案,接起了一個游子歸來、回家吃飯的故事。 在這些海報里,當街角、巷口、菜場、廚房這些具有煙火氣的場景鋪陳在我們面前時,那種想要回家吃飯的念頭,不由得從我們腦海泛起。同時也用記錄和還原的方式,再現了當下中國人的市井生活,繼而傳達了“料理交給科技,時間留給生活”的品牌理念。
回家吃飯之
歸途
游子歷盡千帆
我們回家吃飯
回家吃飯之
巷口
舊味心心念念
我們回家吃飯
回家吃飯之
街角
棋局不見不散
我們回家吃飯
回家吃飯之
菜場
菜場滿載而返
我們回家吃飯
回家吃飯之
廚房
鍋里熱火朝天
我們回家吃飯
回家吃飯之
除夕
餐桌團團圓圓
我們回家吃飯
這是美的生活小家電做“回家吃飯”系列的第二年。就著兩次傳播回看品牌過去 40 年間一步步融入中國家庭的過程,它其實也是一個逐步豐富產品線、為中國用戶提供日常料理生活解決方案的過程,而每一年內涵不斷豐富的“回家吃飯”,都是在為品牌資產做有效積累。
以用戶思維為基底
國民品牌的IP突圍捷徑
一個穩扎穩打的小家電品牌,憑什么可以把營銷玩出不一樣的境界?作為中國家電界的領軍品牌,面對不斷洗牌的市場,美的生活小家電,給出了他們的答案:用戶。 食色IP清晰定位為美的生活小家電與用戶溝通的生活方式平臺。打開食色IP就像打卡了一個高質量的朋友圈,除了讓人期期有驚喜的線下跨界餐廳,同時打通線下、線上。線上的《食色志》電子雜志作為給年輕人的美好生活提案,以優質的內容與用戶對話。
懷著“料理交給科技,時間留給生活”的品牌初衷,2020年食色IP還能為小家電行業的營銷貢獻多少新的驚喜,著實值得期待。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