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來自澳洲的插畫家Simon Koay把26個字母變成了26位超級英雄,根據每位英雄的首字母以及形態特征賦予了字母們獨一無二的英雄形態。
創造由內而生,如何激活內在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本文作者通過對創造力的理論解讀,將四種創造力結合設計師的工作日常案例記錄成篇,希望有助于大家挖掘體會自身創造力。
你是新手設計師,還是已然資深了?幾張圖看看新手設計師和資深設計師的區別。
有趣和輕松也許是最能形容大原君的詞匯,你會在不經意間被他作品中那種隨性的狀態所感染。那種粉筆摩擦摩擦才會出現的肌理感塊面組合,所營造出的歡樂氛圍,讓心情也跟著變好了。
不光是Dribbble、Behance這些網站能夠激發我們的靈感,不光是同行的作品能夠保持我們的動力。很多時候,設計的靈感可以來自生活。
隨著WWDC發布會的結束,蘋果公司公布了2015蘋果設計獎(Apple Design Awards)的名單。蘋果設計獎旨在表彰那些在設計、技術以及創新方面的有杰出表現的應用。小編整理了今年獲得此項殊榮的App,裝機必備哦!
日本一個叫“吉乃川”的酒廠為了打開針對女性的市場,推出了“東京新潟物語”系列海報。每一句文案,都是像白開水一樣淡淡的,卻真正說到人心底去的獨白。
字體是視覺設計中最重要的傳達元素之一,字體本身的視覺特性和品質影響著信息傳遞的質量。本文就著重推薦了13款經典英文字體,并簡單介紹了英文字體的分類、適合長閱讀的文字以及字體的搭配選擇。
今天小編就推薦15個創意爆棚的404頁面給你,每個頁面配以相應的技巧說明,希望能給你幫助。404頁面可以做的很簡單,但也可以創意十足。
如果你是設計師,你一定經常收到一些來自客戶的郵件,內容讓人哭笑不得,卻又看著心塞。創意平臺Creative Market搜集了20封最經典的郵件,真是分分鐘鐘能搞到設計師炸毛。
當今的海報,越來越多夸張的字體層出不窮,均想借著字形的特色形而上的體現文案的韻味與思想。這篇文章客觀的分析了直式中英文排版的幾種可能性,還分享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
有人說,在今天簡約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為大家呈上 10 則極簡平面廣告,它們平靜至極,簡約至極,卻意味深長。猜猜看,你是否能理解到畫面當中的奢侈內涵?
本文是一些和網頁設計相關的信息圖形,從“什么是響應設計”到“網頁設計的發展歷史”,甚至到“建一個網站得花多少錢”的信息圖都相當有趣。
羅子雄,現任錘子科技視覺設計總監,他在TEDxChongqing2015大會上,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的經驗和體會。
該如何處理好設計師與甲方之間的關系?甲方并不是惡魔,我們需要學會的也許是在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同時,用設計師的專業身份與他們和諧相處。
現在的孩子不會想到,在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里,一塊糖給人帶來的滿足感,那時的糖紙印刷粗糙,遠遠沒有現在的顏色多樣,印刷精良,但你還是會發現,糖紙中圖案考究,美術字體豐富多樣。
字體是設計的重要元素。文字的合理運用可以對一幅插畫作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反之,不適合的字體的出現,也許就會是畫蛇添足的結果了。
這篇文章是由一位已經離職的Facebook設計師所寫的,其中詳盡的描述了Facebook的VI系統組建過程。看完之后,也許大家對Facebook,對VI會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本文說的可不是那種用紅底、金元寶素材和“云彩”字體做開業大酬賓海報的平面設計師。而是那種一直在認真以為自己走的是高端路線的平面設計師。隨便翻開一本高逼格雜志,你就會看到滿眼設計師盲目自大產生的種種作品。
每月更換張貼在鐵道車站內的「 いいちこ」燒酒海報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深入到了日本人的心里。每次更新,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尋找起海報中的燒酒瓶,再看看那一句簡短的宣傳語,心靈仿佛也受到了慰藉。
海報設計充斥著無數可能,不必墨守成規,盡可放膽創意。本系列分三部分為大家送上實用設計技巧,結合優秀案例讓每一部分都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值得細細揣摩,借鑒分享。
不要找設計師做免費設計、不聽話的設計師才是好設計師……在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這些不可不知的潛規則你是否時刻遵循?
英國設計師 Duane Dalton 根據各大小國家、城市為靈感,針對它們各自的風格與特色為設計元素,在小小的郵票中充分呈現出極簡卻不失特色的視覺。
日本頂級女優宮崎葵與亞洲第一自然系女裝品牌 earth music & ecology 在一起合作四年,每一季的海報以及文案都會成為時下熱議的話題,引發人們內心最深處的共鳴。一起來學習一下文案的力量吧!
百度MUX設計師們從體驗與項目經驗角度出發,尋找那些已經嶄露頭角,且會在今年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市場前景的體驗趨勢。希望這些趨勢能夠帶給設計師更多啟發,突破局限。
在我眼中,一張海報是沒有品位、水準的高低之分,海報只有用心和不用心做之分。用心做的海報和不用心做的海報,不管設計師水平的高低,給人的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
愛爾蘭一家廣告公司根據以往與客戶打交道的經歷,把客戶提過的奇葩要求做成了諷刺語錄海報。看到這些話,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一個Logo的改變,伴隨而來的是品牌的全新誕生。2014年歐萊雅集團全面收購美即,而今年美即面膜啟用了由原研哉設計的全新Logo,并將品牌名稱改為“美即面膜”。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