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賽斯1分鐘品牌商學院】第21-30講
歐賽斯1分鐘品牌商學院
針對日理萬機的企業家/董事長特別推出專欄
1分鐘說清一個商業問題
以歐賽斯十年服務300多家企業、20多家百億企業的實踐經驗
一針見血,真知灼見,直擊痛點
闡明商業真相背后的真相
助力企業建立以品牌為中心的商業致勝之道
專欄共100講,分為戰略篇、品牌篇
本期推送戰略篇第11-20講
前情回顧
企業家/董事長必讀【歐賽斯1分鐘品牌商學院100講】戰略篇:第11-20講
第21講
企業三大成功效應:一快兩慢
企業成功的公式是“杠桿效應+復利效應+飛輪效應”,但只有極少數的企業能將這三種效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什么是杠桿效應?
就是企業的品牌、產品、渠道、營銷支點前移,用更小的資源撬動更大資源的能力。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品牌定位精準、策劃完善、表現充分,杠桿率就高,品牌力就強,撬動資源的面積就越大。同理,產品選品優秀、創新充分、競爭優勢明顯、賣點提煉強大、包裝表現有力度,產品力就強,撬動資源面積就越大。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渠道及營銷,這就是古人說的“謀定而后動”。Chairman毛講“不打無準備之仗”,意思就是謀略是最大的杠桿
什么是復利效應?
就是企業最核心資產的持續沉淀能力。如品牌資產需要在每張紙、每張海報、每張單頁、每次活動、每輪傳播、每個廣告上持續不斷地累積;
什么是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是企業基于戰略定位構建一組獨一無二的經營活動,就像一個飛輪一樣,剛開始這個飛輪轉動很慢,推動也非常艱難,但是一旦啟動起來,超越了臨界點,飛輪就會越轉越快,形成強大的慣性,想停都停不下來。
企業的三大成功效應,需要用“一快”加“兩慢”。
“一快”即杠桿效應。企業要盡快加上,在品牌、產品、渠道、營銷的謀略上千萬不要省錢,杠桿率提升才是企業真正省錢的開始,因為不同的杠桿結構背后是不同的成本結構。企業的錢投在哪里,成長就會在哪里。
“兩慢”就是復利效應及飛輪效應。這兩個急不得,要日拱一卒、水滴石穿,需要結硬寨、打呆仗,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就是快,長期主義才是最高效率。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高瓴資本投資的騰訊、京東、藍月亮、格力電器等公司,都是長期主義的典型。
第22講
企業競爭需要重視
經營現金流的策略
企業的日常經營只有兩件事:創造現金流、積累競爭力。
創造現金流是活下去、賺到錢,積累競爭力是未來還能活下去、賺到錢。
能創造現金流、并積累競爭力的業務,要大做;
能創造現金流、但不能積累競爭力的業務,要少做;
能積累競爭力、但暫時沒有現金流的業務,要提前做;
不能積累競爭力,也沒有現金流的業務,堅決不做。
消費行業大部分是2C模式,現金流良好。尤其是打造成為超級品牌后,既有現金流又有競爭力,需要大力做。
歐賽斯幫助新消費企業易太、斯柔菲、瑤珍大米等都打造了超級品牌,成功幫企業創造了健康的現金流和利潤。
第23講
基于企業現實條件
找到企業商業致勝之道
所有企業的商業致勝之道,都要基于企業的現實條件來制定,這就是歐賽斯行、敵、我、客四情中的“我情”,即吃透企業資源稟賦部分。
不同的行業發展階段、不同的競爭環境、不同的企業自身條件、不同的機會窗口,企業的商業致勝之道完全不同,不能套模板,要根據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來針對性制定。
在做企業戰略咨詢過程中,總是有企業家問我們:我們公司各方面條件不好,手里抓了一副爛牌,還能不能做?答案是肯定的,基于你的現實條件,一定能找到屬于你的、最適合的商業致勝之道。
資源稟賦充分,能找到商業致勝之道;資源稟賦不充分,也能找到商業致勝之道。
Chairman毛說“一張白紙,也能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卷”,意思就是,即使沒有資源稟賦,一樣可以找到一條發展之路。但是,如果資源稟賦少,企業就一定要做好“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苦奮戰及8年抗戰長期的準備,才能在發展中將不利因素全部轉化為有利因素,逐步實現自己的成功。
歐賽斯幫助過很多企業克服不利因素,打造以品牌戰略為中心的商業致勝王道,如易太預制菜、極暖良品、瑤珍大米、大將軍等,深入挖掘并放大企業優勢,都實現了快速增長,從小企業成長為中型企業,從中型企業成長為大型企業。
第24講
大品牌忽略的市場、薄弱的市場
不屑一顧的市場、下沉不到的市場
往往是新品牌崛起的根據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說,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并長期占領中心城市,而廣大農村則是他們統治的薄弱環節,無產階級只有到農村去,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然后逐步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
對于一個新進入市場的新品牌,在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渠道營銷力、產品競爭力都比較薄弱的時候,一定不能在敵人優勢的地帶發起攻擊,而應該巧妙地在敵人薄弱的地方出擊,先窄后寬、由弱及強。營銷就是要做到即使在全局上有明顯的戰略弱勢,也需要在戰術上形成明顯的戰略優勢。
大品牌忽略的市場、薄弱的市場,不屑一顧的市場、下沉不到的市場,往往是新品牌崛起的根據地。
歐賽斯幫助大將軍瓷磚實施“比附競爭、地縣破局”策略,七星際品質深耕猛攻地縣市渠道,壓制二線競品,成功在三四線地縣市場實現了百城招商、千店煥新、線上線下營銷億次觸達,疫情之下也依然完成了當年目標,成功躍升為一線大品牌。
第25講
每家企業品牌戰略落地
都可以精簡為兩件事情
每家企業的品牌戰略落地都可以簡化成兩件事:做正確的事,將正確的事情做好。
一切生意也都可以簡化成兩件事:戰略定位、高效運營。
戰略定位決定了企業選擇哪一個定位戰勝競爭對手,這決定了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選擇什么賽道、為哪些客戶提供服務、解決客戶什么問題、提供怎樣的業務組合、提供什么服務及產品、選擇什么核心價值、打什么品牌。
高效運營就是以更高效率完成做什么——以更小投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具復利效應、更具杠桿效應,實現戰略定位,實現正向循環回路,讓企業不斷上臺階,達成盈利飛輪效應。
高效運營中又包含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構建一組獨一無二的經營活動。
競爭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說過,要占領一個優勢位置,有目的地選擇一整套不同于競爭對手的經營活動,以創造一種獨特價值組合,在企業經營中占領差異化,并以品牌核心價值的方式植入到消費者心智之中,從而鎖定品牌流量入口。
第二件事是在正確的方向上找到自己的增長機會,壓強到自己的增長機會。識別TA、找出TA、壓強TA、擊穿TA,從小仗打到中仗,從中仗打到大仗,從大仗打到會仗,最終贏得市場競爭的勝利!
以華為手機為例。
打小仗:從2003年開始做手機,持續堅持“科技領先”戰略,開始涉足小靈通設備;
打中仗:從為運營商代工手機逐步做起;
打大仗:開始做品牌手機;
打會仗:抓住2010年智能手機爆發機會,找到戰略突破點(研發及前瞻性技術),逐步提升產品設計、功能、軟件、芯片等。2013年推出榮耀手機,持續壓強創新、品質、服務;2014年推出Mate2/4G手機;
贏得勝利:2015年快速成為國內市場前三,2017年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2019年手機銷量全球打敗蘋果。
第26講
如何識別增長1000倍的偉大企業
如何發現一個能增長1000倍的聚寶盆公司?
這樣偉大的奇跡發生在美國的蘋果公司、亞馬遜、Facebook等,也發生在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
如何識別一家偉大的公司?要看這家公司是否建立了極寬的護城河。建立極寬的護城河包含五大核心點:無形資產、成本優勢、規模效應、轉換成本、網絡效應。
無形資產:包含品牌、專利及政府監管,
成本優勢:即低成本的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眾不同的資源和相對較大的市場規模;
規模效應:有效規模并非企業的絕對規模,而是和競爭對手相比的相對規模;
轉化成本:客戶離開你的成本或承擔的風險;
網絡效應: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隨著客戶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的能力。
構建起品牌護城河的偉大公司:
可口可樂:特色—無形資產
微軟:特色—轉換成本
亞馬遜:特色—規模效應/網絡優勢
谷歌:特色—網絡效應
騰訊:特色—網絡效應及轉換成本
第27講
企業戰略的三個關鍵詞:
賽道、事業理論及業務組合
企業戰略的本質是定位置、定賽道,就是企業在未來社會要選擇的位置、賽道。位置對了、方向才對;賽道對了,發展才快。
選定賽道之后,就要考慮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企業需要構建一套戰略理論,對內對外清晰傳遞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向股東、員工、消費者、社會溝通企業要去哪里、為什么要去、怎么才能去。
企業不僅需要凝聚內外部的力量,建立品牌的勢能,還需要進行業務布局,建立強而有力的業務組合,想清楚什么是形象業務、什么是利潤業務、什么是基礎業務。想清楚了業務,就想清楚了組織,就想清楚了人才。想清楚了人才就想清楚了激勵,就可以用一眼看到底的思維、一桿子捅到底的策略、一以貫之的執行帶領企業取得成功。
華為選擇的“智能手機”及“自動駕駛”賽道,易太選擇的“酒店預制菜”賽道,噸噸桶選擇的“健康喝水新方式”,大將軍選擇的“七星高品質瓷磚”賽道,斯柔菲選擇的“深睡枕”賽道,均抓住中國科技升級、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成就了企業。
第28講
預見力、領導力及品牌力
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沒有勝利。可以這么說,沒有預見就沒有一切。
所謂預見,不是某種東西已經大量的、普遍的在眼前在世界上出現了,你才看得到,而是在事物剛從地平線上冒出來一點、露出一點兒頭,還是小量、模糊不普遍的時候,你不僅能夠看見,還能看到它的將來,而且看得更遠、更清晰。
預見力從哪里來?需要“看高”“看遠”“看深”“看透”的深度思考力及洞察力。要看到事物發展趨勢中的必然性和規律性,在事物還沒有實現之前,就看到未來的可能性。
能預見未來,就能提前卡位,率先布局,對接第一痛點,封殺第一特性,直接定義品類,搶占品牌地位,大大降低開拓成本。第一個做的總是更容易被人記住,就如我們只能記住第一個踏足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但第二名是誰,你還記得嗎?
歐賽斯協助易太食品率先卡位“暢銷菜”,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從行業第三名晉升為酒店預制菜牛肉類龍頭。
歐賽斯協助極暖良品封殺“暖生活”特性,也是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成功搶占了“極暖”“暖生活”高端市場。
第29講
世界上只有五種高利潤
世界上有五種高利潤,你知道是哪五種嗎?
1、制度保護
比如煙草行業,一年凈利潤高達一萬億,比BAT三家總和還要高;
比如銀行,中國500強企業前10名里有4家是銀行,為什么?別人干不了,需要牌照。
2、資金門檻,沒有百億不能入門
比如目前正在高歌猛進的新能源車行業,中國小轎車存量已經超過2.5億輛,未來10年至少50%以上的汽車都是新能源車,這個量就超過1.25億輛,再加上增量銷售,總計超過2億輛。按照一輛車均價20萬來計算,市場總額高達驚人的40萬億元。
3、技術專利及無形資產
在壓倒性的技術創新面前,所有商業模式、渠道銷售都是紙老虎。比如福特的第一輛T型車、Sony第一臺Walkman、蘋果iphone、輝瑞制藥偉哥等。
4、獨門秘籍、獨家配方
比如白酒中的茅臺、中藥里的國家兩大絕密配方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等。
5、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
創新之前,你拿到的是社會托管的管理者平均工資;創新之后,享受的是超額利潤。品牌屬于無形資產類別,品牌戰略就是提升企業產品市場認知度和價值,日積月累,品牌成為名牌之后,就可以大幅提升產品毛利率,獲得超額利潤。
第30講
華為手機科技產品戰略及品牌戰略
智能手機屬于重決策、長產業鏈價值產品,消費者購買考慮因素多、決策時間長,不僅考慮品牌,還要綜合考慮科技、質量性能等因素。
重決策行業品牌的塑造方式是用戰略驅動品牌,即找到價值鏈中的戰略破局點(科技領先)。
華為不僅投入企業的戰略性競爭力量,在科技上持續積累建立戰略性競爭優勢,還重視全產業鏈發展,并構筑了”科技領先“品牌護城河資產。
華為手機戰略包括:品牌戰略、產品科研戰略、創新戰略及生態鏈戰略、全面體驗戰略。
1、品牌戰略:打造匠心品質,提升品牌勢能
華為非常注重手機質量、渠道及售后服務,提高品牌信譽,提高顧客忠誠度。廣告詞“您手中的世界500強”,借勢近年民眾力挺國貨的社會心理。
2、產品戰略:提前儲備、加大投入
持續提高手機性能
2009年,華為就提前投資6億美元研發5G新一代通訊技術,同時在無線基站及固定網絡、云核心網、手機芯片、手機操作系統等方面持續研發投入,為智能手機業務做了扎實的科技準備。經過6代15年發展,Mate20(麒麟980芯片)5G手機技術終于領先世界。
3、創新戰略:產業鏈創新破局
華為在手機性能、芯片研發、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基站技術上下游全產業鏈持續研發創新,不僅不受制于人,還增強了手機的各項功能,性能更強大。
4、生態鏈戰略:完善產品生態體系,
布局周邊產業,提升生態鏈競爭力
華為已經廣泛布局生態體系,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音箱等生態鏈產品,增強了消費者品牌歸屬感,從而產生依賴,激發了客戶消費欲望,成功打造了生態鏈系統。
5、全面體驗戰略:加快渠道專門店網絡建設
持續提高售后服務體驗
2022年,華為在全球建立6萬家門店專柜,包括5500家門店和2200家授權服務中心。華為手機多個系列推出電池更新、個性化換后蓋、配件換新等服務,大幅度提高用戶購買體驗、售后被尊重體驗感,提高客戶滿意度。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