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種草邏輯真的很適合文旅業!
當文旅營銷遇到小紅書的種草邏輯,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今年文旅行業大盤勢好,人們出游需求旺盛,文化消費欲望高漲,樂于探索各地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特色文化風景。與此同時,相較于傳統的旅游平臺,出行者更習慣在日常社交媒體上了解遠方生活,偏重生活分享的小紅書也快速成為了他們挑選目的地及制定攻略的“旅行資訊平臺”。遂它主張的“種草邏輯”與文旅營銷不出意外有著超高適配度,甚至在站外平臺也能通過這樣的邏輯與消費者進行對話,完成文旅營銷的有效轉化。
01 人群洞察:垂直觸及,打通關鍵用戶心智
種草是使用產品來與目標用戶溝通,培養其認知增長的一個過程。為了在前期鋪墊階段更加精準,重點是要垂直觸及核心人群,打通關鍵用戶心智,讓核心圈層的種草效果成口碑向外層層擴散。
02 場景細分:擴散圈層,貼近生活動態場景
種草對象是標簽背后活生生的人,品牌只有深入用戶的各興趣圈層,才能將產品認知深刻埋進他們的生活場景。而與此同時,人的生活場景及需求都并非一成不變,所以種草應該被視作一個動態行為,通過追蹤用戶日常,日積月累進行情感溝通,令其對品牌產生好感、依賴,以至最后轉化為消費意愿。
03 內容種草:轉換態度,實現官方有效溝通
內容種草除了選題關鍵之外,更在于和用戶溝通方式上的轉變——從利他角度出發,輸出貼心干貨。這可謂是種草策略的基本素養,比起被動接受信息灌輸,用戶更能接受營銷人如社區好友一般給到種草推薦。文旅行業之所以適合種草邏輯,正是因為它并非為可即時購買的實質性物品,很難當下刺激購買行為,處于遠方的消費吸引力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來沉淀。這是小紅書特有的與用戶間的溝通方式,也是NDN營銷專家更推薦文旅行業使用的營銷策略。
NDN數字營銷團隊在服務文旅品牌時,由于客戶們面向的群體都呈多元化,遍布在不同興趣圈層,我們會分別針對不同群體制定種草策略,在各節點有序宣傳,并且在確認了本階段的核心人群之后,與他們保持穩定溝通的基礎上,也會根據整體營銷策略發散性地觸及到更多圈層。我們為文旅品牌中的餐飲項目按時節設定主題,并逐階段擴散營銷,為品牌吸引來不同的客群流量,在時效性活動中提早種草,有效促進了消費行為。我們為文旅品牌中的文化項目確認核心目標,再按興趣圈層步步深入,在精準之外又覆蓋更多圈層,提前為其他用戶也埋下記憶點,為后續活動做種草鋪墊。
從一個圈層到另一個圈層,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以動態種草行為完成日常儲能,在大眾節日或品牌活動前加速發力,實現有效種草轉化。首先洞察垂直人群,做準前期鋪墊。再細分生活場景,擴散營銷圈層。最終加強內容驅動,實現種草轉化。營銷人應使用這一套種草邏輯做好日常維護,為品牌長期蓄水,帶動關鍵時期的文旅消費驅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