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點評】 品牌戰略咨詢VS營銷策劃,有什么不同?
歐賽斯 · 周一點評
周一點評
每周一是歐賽斯固定的項目匯報(分享)日。11月20日(周一),由引擎7群群總監謝準備分享了《XX品牌診斷報告》。歐賽斯創始人&首席策略官何支濤對報告進行了專業點評。因項目保密需求,品牌名稱暫以“XX”代替。
《XX公司品牌診斷報告》這個方案相當完整,我主要點評有如下三點:
01戰略咨詢項目VS營銷策劃項目
今年,我們接到的項目中,央國企尋求戰略咨詢的比例較高,相較于營銷策劃項目更為突出。
什么是戰略咨詢項目?是從整個企業集團的最頂層來整體分析這個品牌怎么打造成功。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戰略的視野、很強的全局觀,幫助客戶謀篇布局做整體規劃,才能提升品牌對外傳播的結構效率,強化系統產出。
需要注意的是,能夠執行品牌戰略咨詢項目的公司在國內屈指可數。邁迪咨詢是一個品牌戰略咨詢方面比較強勁的競爭對手。過去,央國企找的品牌戰略咨詢公司,都是羅蘭貝格、麥肯錫、波士頓咨詢、科特勒等國外公司,華與華可能都不在競爭范圍內。現在這兩年,因為央/國企在去央/國企趨向國產化,不再倚重外資咨詢公司如麥肯錫、羅蘭貝格等,這為國內品牌咨詢公司提供了難得的成長機遇。
大家一定要注意,什么叫營銷策劃?營銷策劃是指一個企業有一個產品要在市場上把貨賣掉,你幫這個產品提煉賣點、做個包裝在市場上直接銷售。這個和戰略咨詢是不同的層次,這是屬于戰術層面的事。
大的央/國企要不要做營銷策劃?肯定是要的,銷售賣貨一定需要,但它屬于部門層次決策,必須在整體戰略頂層設計好以后,再去賣貨銷售產品。一個是全局的系統思維,一個是下面的部門業務實施步驟。
整體的項目具體實施,就像“打仗”一樣,需要謀篇布局。比如來說,打一個大仗之前,Chairman毛要謀篇布局,要做整個的戰略規劃,根據這個布局,林biao去打東北戰役,粟yu去打淮海戰役。戰略咨詢是整體謀篇布局,營銷策劃是具體在打仗,要兩個結合起來才能打勝仗。
我們現在做的咨詢服務,叫戰略咨詢級的品牌全案,是帶著整個戰略思考去做落地實施。先幫客戶做戰略咨詢的整個規劃,然后帶領客戶到市場上去“打仗”,取得成果。這個也是我們和友商的一個差別。
這是第一個點評,大家對品牌戰略咨詢項目和營銷策劃項目的差異,一定要有深刻的認識。
02品牌策劃“點、線、面、體”
四個字的落地
今天提報的方案相當出色。在品牌營銷策劃行業里,“點、線、面、體”這四個字,是對品牌體系最高度提煉的總結。就這四個字,完整地闡釋了品牌體系。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理解這四個字的內涵。
第一個“點”是什么?叫戰略破局點。戰略破局點里面隱藏著兩個東西,一個是商業上的機會,我們稱戰略機會;第二個“點”是品牌的核心價值點,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樣,正面是商業的機會,反面就是品牌的核心價值點、基本面。
我們是基于生意上的機會、戰略的機會,去找到這個品牌的核心價值點。
首先要思考戰略的機會。什么是戰略機會?來自于行、敵、我、客四情的研究,第一,“行”,這個行業在朝這個方向發展,這個行業上面是有機會的。第二,“敵”,就是競爭上是否有空隙,我們瞄準的競爭對手情況如何,是否有機會建立競爭優勢;第三,“我”,指我們自己的資源稟賦能夠占領的優勢;第四,“客”指客戶消費者。要尋找品牌能夠實現客戶的潛在需求的地方,滿足客戶尚未被完全充分滿足的需求,或者可以創造出來的新需求。
“行、敵、我、客”是一個戰略機會。我們要找到這個戰略機會,再去做定位。其實,每一個生意找到戰略機會都是很不容易的。以前我們內部做培訓的時候講,如果在座的我們有一個同事說“我出去我要開一家咨詢公司、策劃公司”的話,要怎么看開展業務?這個戰略機會,指的就是你怎么做這個生意,未來才能夠成功,必須從全局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大多數生意一開始就是不值得做的,還沒有到賣貨這個階段,就不值得做了。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跟別人不同的定位,不能抓住這個行業的商業機會,其實做這個生意本身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企業要對這個生意本身要思考,找到生意成功的機會,再考慮做這個生意。然后,再找到一個核心價值來發出這個聲音,這就是核心價值點。
這個核心價值點,有兩種不同的點。“短價值鏈”企業,就是一個核心價值,可能就一個詞、一句話,“怕上火喝王老吉”,預防上火就是核心價值點,一個非常簡單的點。
但是,對“長價值鏈”企業來說,尤其是對2B的企業來說,這個點就是一個生態位置。企業要占領未來行業里的生態位置。華為講的是“更美好的全連接世界、萬物互聯”,這是它要占領的位置,帶著企業朝著這個位置去進發,朝這個位置不斷積累核心競爭力,積累品牌資產,構建護城河,最后占領這個行業位置。
在這次提報里,這個客戶就屬于長價值鏈行業。我們在生態位置上去找頂尖價值,提煉出來十二個字,這個核心價值點的提煉其實還是不錯的,能夠指導企業的戰略方向。
“線”是“符咒”,基于“符咒”延伸出語言線、視覺線兩條不同的線;
“面”,是“品牌360度領導力模型”。在這個方案里,謝總為了突出提報結構上的有效性,把360度領導力模型變成“體”,但其實在歐賽斯方法論定義里,它是“面”的一部分。
真正的“體”是我們的戰略破局圖,把它貫徹到經營體系里去。總體來說,“點、線、面、體”,這次PPT的整個呈現還是很完整的、很充分的,是不錯的。
03提煉產品賣點時
需要有很強的戰略觀
昨天下午,我們緊急接到另外一個食品項目的電話,到他們公司總部開會提報,有一些體會,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個方便面產品或者一個餃子產品,看上去好像很簡單,但其實有很深入的戰略思維。比如賣的很好的“湯好喝”,“湯好喝”既是產品名,也是賣點,還是競爭優勢,三者在產品名上合三為一。“湯好喝”的品類是“高湯面”,包裝就表達這兩個核心信息“湯好喝、高湯面”,其他都是輔助支撐信息。
還有農夫山泉,它的品類是天然水品類,“甜”是消費者價值。前面的“高湯面”品類,“湯好喝”也是客戶價值。“高湯面”讓“湯好喝”。
再看“簡愛酸奶”。簡愛酸奶是“零添加酸奶”品類,產品名“簡愛”即“簡單的喜歡”,其實也是通過產品名就能體現價值。
在昨天提報里面,我們和董事長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意思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應該達到三個效果”,這句話是一個企業家杜國楹講的。他以經商30年的經驗總結出一個道理,一個最優秀的產品名應該符合三點:
第一,產品名自帶品類。
第二,產品名本身就是購買理由。
第三,要瞄著競爭對手建立競爭優勢。
杜國楹說,他過去取的產品名字,都符合這個特點。比如“背背佳”,這個名稱既是產品賣點,也是購買理由,還是競爭優勢,還有“E人E本”“小罐茶”。“小罐茶”既是品類,也是一個賣點,甚至還是競爭優勢。
“湯好喝”正是符合這三點,本身就是一個品類,自帶品類屬性,同時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還是賣點。這樣的產品名字,信息就會非常濃縮。
一個產品包裝能夠呈現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說信息越多越好,而是要把信息集中化、聚焦化在最少的元素上面,突破力反而最強。
總之,一個好的產品名稱,要包含品類信息、購買理由、競爭優勢。這是我講的里面第三點。
我這邊點評就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