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舊船票與新客船 | 存量時代家居行業的危與機
2023年,受經濟大環境及房地產暴雷等多重因素影響,整個家居產業進入隆冬時節。
處在艱難的時代,我們無法選擇,無法逃避,更無從抱怨。
但一個行業即使再難,也有微光!
事實上,縱然家居行業存在諸多讓人困頓迷茫的風險,但我們也確實看到了能讓人滿懷希望的機會存在!
只有年輕的士兵,才會唉聲嘆氣;而經驗豐富的將士,會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默默地去擦拭著手上的武器,迎接第二天戰斗的到來!
所以借此機會,老湯想基于走遍祖國東西南北中的家居建材賣場的深切體悟與洞察,與家居行業的朋友談談存量時代下家居行業的危與機,希望能給予各位前行的方向與力量。
這也是近日老湯受邀參加廣州市定制家居行業協會&定峰匯2024年會,在會上所作的主題演講。(搜索公眾號:湯飛)
— 01 —
歷史轉折時刻下,難是各行各業主旋律
從高速增長到低速增長的中國經濟
西方世界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僅僅用了四十年時間。
在中國持續40多年的高速發展之下,我們習慣了發展,習慣了繁榮,習慣了時代紅利。
然而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今日之中國,正在步入一個歷史性的轉捩時刻:
經過30年高速增長(1980-2010年平均增速約10%)和10年中高速增長(2010-2020年平均增速約7%),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中低速增長(2021至今平均增速約4.5%)的階段。
經濟下行,行業越來越難,企業家們越來越迷茫與焦慮,時刻如履薄冰。
調整緩慢而困難的房地產業
受經濟下行影響,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在高周轉、高杠桿、高負債下大幅收縮,土地出讓金銳減:
2023年全國土地出讓金預計4.1萬億,不到2021年8.7萬億的一半。在2022年同比下降23%的基礎上,2023年又同比下降38%。而且這還包含大量的城投拿地(2022年城投拿地約為1/2,實際開工不到1/10)。
土地出讓金的銳減,意味著房地產業調整緩慢而困難,過去經濟靠地產,現在地產靠經濟。
房地產的動蕩,讓家居等關聯房地產業的下游行業更不安。和家居企業家、一線經銷商朋友交流,感受到的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上下半場轉型的關鍵階段,是鳳凰,還是麻雀?
第四次產業革命浪潮洶涌而至,技術重塑商業邏輯,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勞動密集和資本密集型為驅動的時代已經過去,正向技術密集型過渡。
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對通訊、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企業實施非市場化管制手段。中國的技術轉型、經濟發展受到極大阻礙。
所以本質上,中國要面臨的是一場內外部同時發生的深度結構性調整。
內外部同時出現的結構性變化,本質是指向一個事實:中國正處于上下半場轉型的關鍵階段。
在這一關鍵階段,拿著舊船票的企業,如何登上新客船,平穩駛向向往的遠方?這是對企業家們的生死考驗——殺不死的才是飛上枝頭的鳳凰,否則只是叫喳一時的荷花雀。(搜索公眾號:湯飛)
— 02 —
存量時代家居行業的危機
在艱難的處境之下,我們確實看到了家居行業的幾大危機。
危機一:渠道迭代的風險
老湯一直主張的一個觀點:家居行業的本質只有一個,就是渠道驅動。
中國本土營銷的規律—品牌勢能下的渠道下沉,品牌和渠道是雙向奔赴的關系。
對于任何一家品牌而言,營銷上最大風險來自于渠道分化,最大機會也是渠道分化。
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之一,也是渠道的更迭,很多企業都是沒有跟上渠道更迭而迅速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不止渠道迭代本身是風險,更重要的是渠道1P變動還會帶來3P調整的風險:
這意味著渠道迭代,產品屬性要跟著變化;基于不同的渠道屬性,價格、推廣同樣也要跟著變化。
渠道迭代帶來的3P轉換,對于企業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中無疑蘊藏著巨大風險,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谷底。
危機二:4P迭代帶來組織范式迭代的風險
過去是紅利增長的時代,是水漲船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姿態。
現在是能力驅動的時代,對于組織的執行力、知識、技能、心態等整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核心的在于有更多掌握研產銷一體的人。
我們有一個關于家居行業能力金三角模型:渠道、產品、組織。
前面我們提到,渠道驅動是家居行業的核心。家居行業的渠道層級相對較多(總部-大區-代理商-經銷商-店面-店員),一般至少5-6個層級。任何一個總部的指令都會面臨三個核心挑戰:
一是,信號衰減;
二是,動作變形;
三是,組織黑洞。
這對于以組織效率和執行力為前提的家居行業,是致命的。
僅僅擁有渠道、產品上的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組織能力必須跟上渠道、產品迭代步伐,塑造高熱高壓狀態,向更高要求維度進化,才能不掉隊、不落伍。
所以組織范式的迭代,同樣是家居品牌面臨的一大風險。
危機三:供需連更高整合能力的風險
家居行業的基本商業模型是,供給、需求、連接三力齊發。
過去家居企業是在連接端作為一個品牌和平臺,連接供給和需求,促成生意。而現在必須向上、向下整合。
向上是品牌需要在供給端向上整合供應鏈;向下是品牌在需求端需要從過去的單品向整家模式轉化。
但需要明白,泛家居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段:產品—解決方案—生活方式。
整家模式的本質還是解決方案,中國家居企業想要邁過千億級的坎,終極挑戰是如何成為生活方式品牌。
而當前的家居行業既缺核心技術及效率支撐,又缺少一體化設計、一體化交付、美學底座。
缺:核心技術
企業之間存在著生態位關系,處于生態位上位的企業,可以賺取超額利潤,并對下位形成高維打低維優勢。
任何一個企業要屹立供應鏈上的重要生態位,都避不開掌握核心技術。
以美的為例,其成功實際上是因為控制供應鏈非常重要的兩端,一方面自主生產壓縮機,掌握關鍵原材料;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包括生產的工藝體系、美的咨詢等。
2021年12月30日美的集團官方公布美芝壓縮機突破1億臺。世界每2臺空調就有1臺使用美的旗下的美芝壓縮機,可以說美的占據空調壓縮機行業的半壁江山。
而目前的中國定制家居行業缺環保材料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等核心技術,難以提升企業效率,更難以屹立生態位上位,發展得再熱鬧,也是賺加工費和渠道傭金,甚至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缺:美學底座
每一個發達國家都有美學風格,每一個偉大品牌都有其獨特的美學風格。
打造獨特的美學底座更是打造生活方式品牌的首要任務。
正如蘋果和小米,從符號系統到產品美學的確立,從產品到終端、廣告整個調性都呈現其美學態度。
家居作為生活類產品,必須要明確表達品牌對生活的理念和感性認知,明確提供給消費者關于家居的美學意義,從而提供一種生活方式,這是成為千億級品牌的核心能力!(搜索公眾號:湯飛)
— 03 —
存量時代家居行業的機會
寒冬之下,抓機會是企業的第一能力!
事實上,通過幾次市場走訪,我們也看到了當前流量衰竭期下家居行業的6大增長機會。
機會一:頭部品牌的時代機會(相對壟斷)
從賽道形態來看,任何行業發展競爭都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步競爭。品牌魚龍混雜,產品使用滿意度較高。
第二階段:完全競爭。競爭格局形成,一二線品牌差距明顯。
第三階段:寡頭壟斷(相對壟斷)。2-3家企業市場占有率高。
第四階段:完全壟斷。即是在行業市場內,一家獨大。
以此為標準,相對于家居而言,目前正是進入整合期,可以稱之為相對壟斷,其機會點在于新市場、新渠道、性價比、新體驗(技術、效率)。
機會二: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機會
中國地域無比遼闊,區域經濟發展不一。
而基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中國市場形成了多層次并蓄的多級市場:從北上廣深的一級市場,到以省會城市為代表的二級市場,以及中西部省會城市的三級市場,到以地級市為代表的四級市場,到以縣鎮為代表的五六級市場。
而中國作為超大型市場,基于行業的周期性與未來發展方向,市場發展路徑基本一致。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區域市場從多極化到同質化的過程中,蘊藏著巨大機會!
這幾年,社會普遍意義上探討的低級市場、下線市場的機會正是在于此。
即利用時間差、信息差,看到未來的風向標。在機會窗口期內,利用高層級市場的經驗在低層級市場提前布局,之后取得增長只將是時間問題!
這也正是著名投資人孫正義時光機理論的內涵:充分利用不同區域和行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在發達地區獲得經驗后,再去開發相當于落后的市場,就仿佛坐上了時光機,能夠穿越過去和未來。
機會三:渠道迭代的機會
某種意義上講,只有新渠道,沒有新品牌!
對于以傳統零售分銷為核心的家居品牌來說,渠道結構的多元性,在當下線下終端流量見底下,顯得意義非比尋常。
渠道結構的多元性,體現于當下的主流渠道,是否能積極擁抱。
如果跟不上主流渠道的迭代,對于品牌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如果能跟上主流渠道的迭代,對于品牌來說,又恰是一個最大的機會。
特別是當下機會窗口期越來越短,大資金大公司蜂擁而至,速度經濟大于規模經濟,家居品牌更要加快跟上渠道的迭代,否則只會被席卷吞沒。
以老湯深耕建材家居多年來看,甚至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一個定制家居品牌,如果不積極主動擁抱裝企,那必然離主流陣營的時間不長了。
一個家居品牌,如果不積極主動抓存量舊改市場,那它的增長必然是有限的。
因此,對于家居品牌而言,多條腿走路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引導經銷商從單一渠道到全渠道的結構性思考。只有渠道結構越均衡,品牌才越安全。
機會四:核心能力建設的機會
美的何享健有句話很重要:中國企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依然是管理能力、市場能力、品牌能力。這三大能力本質上就是企業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競爭優勢的根源,正在于核心能力的構建。
企業的終極增長道路必然是核心能力的增長,唯有能力才能構建壁壘,才能超越外部環境變化,走過不確定,走向久遠向上的持續增長之路。
所以,我們必須看到核心能力建設帶來的巨大增長機會!
家居行業的核心能力在于什么?一是品牌能力,品牌是企業護城河!二是店態、交付、零售能力!
機會五:結構性增長的機會
四象限法則
先來普及一個關于增長的四象限法則:
一是,賣得更多,改善產品結構;
二是,賣得更貴,提高中高端產品占比;
三是,更多人買,品牌勢能提升;
四是,更多人賣,全渠道結構覆蓋。
我們基于當前的家居市場環境,來拆解家居品牌增長的機會究竟隱藏在哪里?
? “賣得更貴”的機會?
當消費降級成為當前的主旋律,以歐派為首的定制家居頭部品牌699普惠風暴吹遍行業。定制家居圈打響新一輪價格戰,需要逆流而上——“賣得更貴”,顯然是難上加難。
? “更多人買”的機會?
當前消費觀,一直受疫情影響,全國范圍內普遍轉向保守、防御的態勢。消費意愿普遍降低,特別是大宗房地產消費,更是持謹慎態度。作為與地產強關聯的家居耐用品消費,讓更多人來買,無異于天方夜談。
唯有剩下的機會就是:一是,賣得更多,改善產品結構;二是,更多人賣,全渠道結構覆蓋。
無論是從產品結構要增長,還是從渠道結構要增長,實質就是結構性增長。
什么是結構性增長?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曾對結構性增長做過如下定義:結構性增長不是在原有業務循序漸進式改良,而是從原有單一招牌經營變為多招牌經營的新組合。
品類結構性增長則是以多品類驅動,實現從第一曲線向第二曲線的進化。
我們講:所有偉大的企業,都是接二連三的成功。
如蘋果這樣的世界級企業,接二連三的成功的核心是產品,從mac到ipod,再到iPhone,到ipad,到軟件生態的打造,其本質是構建了連續性、結構性增長的世界級產品和商業模式。倘若沒有品類的結構性增長,就無法構成完整意向上的蘋果。
家居建材行業同樣如此,品類結構性增長必然是未來營銷工作的核心。基于流量協同、品類協同,除了代表性品類,關聯性品類也是品牌擴大規模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賣得更多。
家居品牌結構性增長方法論:金角銀邊草肚皮
「金角、銀邊、草肚皮」來自于圍棋術語,形象地揭示了圍棋盤上關于地盤的基本價值觀。
這是由盤上落子價值所決定的:角最大(金角);邊次之(銀邊);中腹最小(草肚皮)。
家居品牌要實現從產品結構要增長,某種意義上,是要實現產品結構「金角銀邊草肚皮」的戰略布局。
? 金角,是核心業務,是競爭壁壘
“金角”可以理解為企業核心根據地,是品類權威,是競爭壁壘。
? 銀邊,是協同業務,是關聯品類
企業圍繞金角的核心價值,逐步建立起來業務組合,我們把它稱作為“銀邊”。
? 草肚皮,是邊際效應,是品類收割
草肚皮是圍繞一個品類/品牌價值的棋盤,完成全品類的收割。某種意義上,草肚皮是邊際效應,基于品牌勢能下最終能覆蓋的業務范圍。
一句話總結「金角」、「銀邊」、「草肚皮」三者間的關系:金角占據制高點,銀邊拉出包圍圈,鐮刀收割草肚皮。(搜索公眾號:湯飛)
對于經營者而言,其核心職能是確定要立幾只金角,每只金角又能帶出什么樣的銀邊,又將哪些業務留在草肚皮最后收拾。
機會六:低端顛覆高端的機會
什么是低端顛覆式創新?
低端顛覆式創新理論來自于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商業管理教授、創新大師克里斯坦森教授。
它是指當一個強品牌往右上角去的時候,必然在左下角出現一個巨大的空間,因為右上角遷移必然產生性能過度效應,即低端大眾市場,一定會給后來者機會顛覆掉自己的機會空間。
性能過度,正是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創新者窘境》提出的一個概念。
即隨著技術越來越高地滿足高端用戶,對于大眾用戶(或是低端用戶而言),這個技術本身就性能過度了。而且,恰恰由于這個技術過分好了,反而滿足不了大眾市場的需要。
家居行業低端顛覆的機會在于速裝
我們先來對速裝的概念作個解讀:
速裝是當前板材品牌區隔于屬地化生產的定制家居,通過整合加工中心,基于本地化生產和服務的定制新模式。
為什么說速裝是家居行業低端顛覆的機會?
首先從定制家居的競爭形態看
目前定制家居的競爭形態整體呈現倒金字塔型:
由低向高分別為:木工+板材?前店+后廠?二三線(本土化)小廠?頭部品牌?高定。
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作戰略的選擇:
? 高定需要品牌基因,且受眾小,如果沒有基因作支撐,不建議高定賽道;
? 木工+板材,屬于板材品牌的天下;
? 以歐派為代表的定制品牌,牢牢占據頭部品牌的位置,短時期內無法撼動;
? 前店+后廠,更多屬于經銷商行為,而非品牌行為;
? 以我們長期在建材家居市場的走訪觀察看,二三線定制品牌正在坍塌,這恰恰是速裝的機會點。
其次從定制家居的行業痛點看
這些二三線品牌為什么會坍塌?
某種程度上就是傳統全屋定制的痛點。
一是,工廠組建重,資金投入大。從籌建到產生能力將花費巨大經濟和時間成本。
二是,交付效率低,交付時間長。只有少部分頭部品牌完成全國布局,交付效率一定會降低。
三是,開店成本高,開店效率低。建店周期加成果顯現90天+,開店投資100萬+,普通定制小店干不動。
工廠的投入成本、交付的時間成本、開店的運營成本,對于二三線品牌來說,一個都不會少,而在沒有規模優勢之下,相比于頭部品牌來說,供應鏈的采購成本只會“+”,而不會“—”,這就直接決定了二三線品牌的單價不會太低。
而定制家居行業本身是一個極度同質化的行業,對于二三線品牌來說,沒有產品差異化、品牌溢價為支撐的高價,注定了市場商戰中優勝劣汰的結局。
再從速裝的商業模式看
速裝本質是將最難的部分踢出去,破題傳統全屋定制建廠難、交付難、開店難,這也是速裝商業模式核心。
通過整合全國各地的加工中心(小微力量),基于本地化加工和服務優勢,化“重”為“輕”,降低生產成本、交付成本、開店成本,重構成本價值鏈。
所以說,家居行業的一大機會在于低端顛覆,家居行業的低端顛覆機會在于速裝!未來會有家居品牌接近歐派市值,這將在速裝的低端顛覆誕生!(搜索公眾號:湯飛)
— 最后的話 —
行業經濟周期的復蘇、繁榮、衰退、蕭條,正如天地之間的四季輪轉,當下正值寒冬肆虐,刺骨寒心。
但寒冬帶來的不應是絕望和恐慌,而是警示和考驗,更是機遇。
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要降低發展預期,一方面要思考活得更久,必須要構建抓機會的能力。
某些偉大的企業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它們具有精準把握機會乃至引領創造機會的能力。
因而在凜冽的寒風里,大家都饑腸轆轆,誰能率先搶到一塊面包,誰就有可能熬到明天!這或許就是穿越周期之道!
作為咨詢顧問,老湯也希冀與家居行業的企業家朋友,苦練內功、攜手前行,迎接春天的到來!(搜索公眾號:湯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