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價格戰是一門管理學,所有老板都要補這一課!
2024開工了,新的一年也已經正式開始了。
作為家居人,你是不是仍然被699特價產品、29800特價套餐等價格戰搞得心煩意亂。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價格戰=低價=0利潤。
于此,當699特價產品、29800特價套餐等推向市場之際,很多人DISS它、詬病它,但畢竟這個價格戰由市場頭部品牌率先發起,所以又不得不跟隨它、尾隨它。
今天,我們寫這篇文章,目的就在于談談我們對價格戰的理解,掰一掰價格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揭開為什么有價格戰的真正面紗?(搜索公眾號:湯飛)
— 01 —
價格戰的意義:擊穿預期,擊穿認知
我們首要從消費者視角來談談,價格戰對于消費者而言,意味著什么?
消費端:價格戰是市場教育的敲門磚
湯飛老師時常說到這樣的觀點:永恒的性價比。
高性價比是永恒的法寶,高性價比是永遠的王道。
特別是新品類尤為重要,高性價比無疑就是市場教育的敲門磚。
以29800整家價格戰打響的社會背景來展開解讀:
整家作為定制家居產品新業態,且處在經濟下行周期,消費者預期具有巨大的不穩定性。
29800整家套餐推向市場,本質是整家作為新品類的教育,通過極致的性價比,向下擊穿底價,消費者實實在在獲得“省”,以此降低消費者的預期,從而獲得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一句話總結就是:誰能擊穿預期,誰就能獲得心智認知。
競爭端:價格戰既是進攻,又是防御
在競爭面來講,當下泛家居行業從增量市場切換到存量市場。
對于任何一個品牌而言,適時而動跟隨價格戰,一方面是防御,應對競爭品牌多維的低價引流;一方面是進攻,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向市場要銷量、要份額,要認知。
企業端:價格戰是靶向塔基市場,拓寬消費群
價格戰,對于企業自身而言,通過向下擊穿底價,消費人群由此得到拓寬,精準靶向經濟下行周期的塔基剛需人群。
對于終端門店來說,就是不輕易放過每一位進店的消費人群。
其背后的潛臺詞就是:客戶在我的池塘,轉換就容易多了。(搜索公眾號:湯飛)
— 02 —
價格戰的本質:是效率,是成本(綜合)的重構
談完價格戰的意義,我們接下來剖析價格戰的本質課題。
先從價格的重要性開始說起。
顛覆行業的是技術,逆轉地位的是價格
湯飛老師經常在各大企業的公開演講場合分享這樣一個觀點:顛覆行業的是技術,逆轉地位的是價格。
這足以說明價格在各大行業競爭中的重要性。
如早期的家電領域的微波爐、電風扇、空調等各細分領域的世紀價格大戰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要思考的是,究竟需要發動一場什么樣的價格戰能夠實現逆轉行業地位。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價格戰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比如699特價產品,也有599特價產品。比如29800整家套餐,也有26800整家套餐。
所以,對于這個課題的解答,我們要思考的是價格戰的本質是什么。
價格戰的本質是效率,是成本(綜合)的重構
什么是價格戰的本質?
我們的答案是:價格戰的本質是效率,本質是成本的重構。
價格戰獲得往往是通過成本(綜合)重構、模式重構,讓經營更高效。
如:從全屋定制迭代整家定制,則需要打造極致的供應鏈能力,要求供應鏈品牌內部必須高度協同,構建極致效率、極致性價比。
如:對于以渠道驅動為核心的泛家居行業而言,如何降低開店的成本(時間、流程、成本),實現模式的重構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搜索公眾號:湯飛)
— 03 —
價格戰不是目的,轉單才是目的
價格戰一經打響,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價格戰的目的絕不是為了低價。
特價是流量的鉤子、轉化的鉤子
零售行業的公式,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
零售業績=流量x轉化x客單x復購(凈推薦值)。(搜索公眾號:湯飛)
結合我們與一線高管訪談以及常年在建材市場,與不同區域經銷商打交道的經歷來看,你問他們什么最缺,那一定是流量最缺。
在終端流量斷崖式下跌、經濟下行周期用戶預期降低之下,無疑,特價扮演著極大的引流作用。
我們將價格戰稱之為:流量的鉤子,轉化的鉤子。
價格戰的戰略意圖:轉化是手段,轉單是目的
在同一消費者被不同競爭品牌包圍之下,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當然是,不能說誰便宜我買誰,但一定可以說,誰便宜誰就能率先引起我了解的欲望。
由此,才有了向更高層級轉單的可能,即是如何提高客單值的問題。
諸如歐派的衣柜T8、櫥柜K5等計劃、索菲亞的C6計劃,其戰略意圖就在于此。
如何從699向899、向29800轉單;如何從29800向39800、49800甚至更高階轉單,才是對價格戰這枚流量鉤子最為正確的打開方式。(搜索公眾號:湯飛)
— 04 —
價格戰管控:特價是引流,不是主流
很多人會認為,價格戰是價格問題。
更大意義而言,價格戰是管理問題。
價格戰是一門管理學
價格戰產品一經面向市場推出,并不是任由經銷商拼命賣價格戰產品,而是要進行嚴格的價格戰管控。
我們可以預見任由經銷商拼命賣價格戰產品的結果,必然是利潤結構占比低,也就失去了價格戰的意義。
所以,這也是我們對價格戰定義的理解:
價格戰是一門管理學,價格戰是引流,但不是主流。
價格戰管理的核心是管控
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僅在于制定價格戰產品政策,更在于制定價格戰管控政策。
價格戰管控是價格戰產品政策的重要一環。
一是控數量
價格戰一定要限量限購,第一個這個是對利潤結構的考慮,第二個最重要的是,特別低價的商品本身會給人一種“廉價感”,這個時候只有你限量了,客戶才知道這個本來不是廉價的,是需要“搶”的,給客戶一種占便宜的感覺。所以,價格戰產品銷售多少款之后,就嚴禁銷售。
二是控比例
一旦發現價格戰產品在產品銷售結構占比過高,就必須紅色預警。
三是控流向
特定渠道的價格戰產品,務必嚴格遵循銷售流向的管控,如裝企渠道的價格戰產品,一定要管控是否流向零售終端。
四是控考核
很多公司對價格戰產品都有明確的考核界定,如不計入銷量,或是計入銷量,但激勵政策不享受,都是很好的參考典范。
我們要具備的能力是:通過供應鏈整合優勢、規模優勢、品牌優勢,把好貨賣成便宜價,而不是賣便宜貨。(搜索公眾號:湯飛)
— 最后的話 —
文章看到這,你還會認為價格戰=低價、價格戰=0利潤,這兩個簡單粗暴的理解嗎?
這顯然是對價格戰的嚴重誤讀。
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殺敵1000,自損800,也是一種戰略的勝利。如美的發起的以風扇為代表的價格戰,如今牢牢掌握風扇的定價權。
再次重申價格戰的意義:通過擊穿低價的性價比,擊穿預期,起到教育的職能,尤其是新品類更是顯得意義非凡。
特價也是逆轉行業地位的重要利器,特價背后支撐的是高效運轉的供應鏈效率、門店經營效率、庫存管理效率。
價格戰也是一門關于管理學的課題,擺在所有經營者面前的課題是,如何通過價格戰引流、轉化,并實現客單的轉化(提高)。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2024對待價格戰不再心慌意亂!(搜索公眾號:湯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