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錨定“極速寬帶先鋒城市”,華為Net5.5G加速走進現實
在許多人眼中,深圳是一個擅長創造奇跡的城市,沒有被保守和傳統束縛。最直觀的體現正是政策上的前瞻性,總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新趨勢和新價值,并在政策層面進行積極引導,不斷培育出新增長點。
深圳的領先形象,在“網絡演進”方面被再次驗證。
3月中旬,深圳市工信局印發了《深圳市極速寬帶先鋒城市2024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24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進、高速智能、天地一體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供給體系,實現網絡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全球領先。
往前半個月的2024年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發布了Net5.5G全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泛在萬兆接入、400GE融合承載、超融合數據中心、網絡自治自優等關鍵能力。當外界還在討論Net5.5G潛在價值的時候,深圳早已洞察到網絡基礎設施對新質生產力的撬動作用,迅速制定出了行動計劃。
由此引出了一系列新話題:走在智能化最前沿的深圳,為何要打造極速寬帶先鋒城市?對Net5.5G的商業化落地又意味著什么?
01 一邊是消費力,一邊是生產力
第一個問題似乎并不難回答。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被明確寫進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能否在網絡基礎設施層面為產業轉型升級“鋪路”,為消費場景創新“架橋”,直接關系著下一個十年的城市競爭力。
想要“打造世界先進、模式創新的極速寬帶先鋒城市”的深圳,不出意外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個方面:
一是激活數字消費力。
正如南開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密教授的觀點:“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經濟增長的起點,也是經濟增長的最終動力。在很多行業處于深度轉型期的時候,消費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
而在數字經濟不斷拓寬消費渠道,深度改變了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的背景下,諸如裸眼3D、沉浸式XR、8K超高清視頻、極低時延的3A云游戲等新鮮有趣的數字消費,已經是毋庸置疑的藍海。
作為國內電子消費產業的“頭羊”,深圳深諳其中的機會所在。激活數字消費力的前提,恰恰是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比如8K視頻的帶寬需求已經超過200M、3D視頻對帶寬的需求可能是2D視頻的10倍、云游戲對網絡延遲的要求在20ms以內……帶寬從千兆向萬兆升級,可以說是必然趨勢。
二是挖掘新質生產力。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高清視頻會議、大文件傳輸等早已是一種常態,對網絡的穩定性、時延的要求越來越高。以高清視頻會議為例,如果頻繁出現網絡卡頓、掉線等問題,將直接影響員工的溝通效率和辦公效率。
時下流行的AIGC、大模型訓練等應用,對網絡的要求更加“苛刻”。比如在大模型“云上訓練、云下推理”的模式下,海量數據傳輸已然成為剛需,對大規模連接、高帶寬、低延遲、高穩定性網絡的需求不可謂不迫切。
參考“新質生產力”的定義:“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產品和新業態。”也就是說,想要挖掘新質生產力,不單單是積極擁抱新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也是釋放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偏居華南一隅的小漁村,到雄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的國際性大都市,深圳只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其中有“經濟特區”的政策利好,但深圳的“敏銳嗅覺”也是極為重要的稟賦。至少在網絡基礎設施的打造上,深圳這個讓無數創業者心潮澎湃的創新之城,再一次為其他城市指明了方向。
02 極速寬帶先鋒,離不開Net5.5G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漸漸清晰。
理解了深圳升級網絡基礎設施的題中之意,《深圳市極速寬帶先鋒城市2024年行動計劃》就像一份“軍令狀”,提出了18條主要任務,其中算網融合和應用先行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涉及多個前瞻性項目。
“算網融合”中首次提到建設“400GE/800GE超融合數據中心網絡”,充分滿足深圳通算、超算和智算帶寬快速增長的業務需求;鼓勵網絡切片等IPv6+承載網技術應用,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全覆蓋。
“應用先行”重點提到了在“信號升格”行動和“公共無線局域網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將在教育、醫療園區與公共區域部署萬兆高新園區網絡;鼓勵Wi-Fi 7等新技術應用,實現一次認證、無感漫游。
為何深圳要把上述項目列入主要任務?除了前面提到的宏觀目標,Net5.5G網絡同樣是解題的“線索”。譬如華為發布的Net5.5G全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將網絡演進的方向聚焦到了三個應用場景。
第一個是高品質萬兆園區網絡。華為基于Wi-Fi 7新一代無線接入產品、音視頻體驗保障、高品質分支園區(SD-Branch)、智能網安融合分支安全等新能力,為企業客戶提供高品質萬兆無線聯接體驗及安全組網能力,打造以體驗為中心的園區無線網絡,滿足辦公、生產等企業數字化場景的全無線萬兆接入需求。
第二個是融合承載網絡。面向千行萬業的數智化需求,華為融合承載網絡支持高密400/800GE帶寬能力。在業務承載層,通過引入SRv6、網絡切片技術,提升承載網絡帶寬、自動化、差異化體驗能力;在管理層,通過網絡數字地圖,驅動網絡自治能力從自動化、數字化走向智能化。
第三個是超融合數據中心網絡。通過400/800GE高速互聯,可以為各種業務提供超高的吞吐率,同時利用擁塞控制算法實現了網絡0丟包,將IOPS性能提升了85%。有AI業務需求的客戶,還可以利用網絡級負載均衡算法(NSLB)打造高吞吐AI集群網絡,滿足通用計算、存儲、HPC和AI算力的需求。
由此來看,深圳提出“打造世界先進、模式創新的極速寬帶先鋒城市”,絕非是在喊口號,而是長遠思考的結果,對新技術和新方案有著充分理解,并未偏離“需求牽引、市場主導”的創新路線。
在2023年8月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中,就已經明確提出“為了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大力培育發展未來網絡、下一代網絡設備”?!凹涌旖ㄔO極速寬帶先鋒城市,推動網絡與通信等支柱型戰略新興產業迭代升級”被寫入深圳市的政府工作報告。
同時也預示著,隨著“極速寬帶先鋒城市”計劃的逐步推進,Net5.5G的落地場景將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
03 產業已成共識,商用拐點臨近
即使不考慮“深圳打造極速寬帶先鋒城市”所產生的示范效應,單就Net5.5G的商用節奏來看,面向2030年打造下一代數據通信目標網絡的Net5.5G,正在渡過概念定義到商業化應用落地的拐點。
早在2022年9月,國際權威研究機構OMDIA就在《下一代網絡演進白皮書》中對Net5.5G作了全面闡述,并從技術演進、應用場景、行業生態系統等方面,為行業指明了網絡的代際演變趨勢。
WBBA(世界寬帶協會)在2023年10月成立了WG4(網絡技術工作組),主要聚焦Net5.5G網絡漸進架構、特征、關鍵技術等內容的研究工作,預計在2024年6月面向全球發布WG4白皮書。
幾乎在同一時間,IETF、IEEE等標準組織相繼開展了SRv6、Wi-Fi 7、800GE等下一代網絡技術的標準化工作,Net5.5G正式從產業倡議進入標準設計環節,相關標準也將在2024年全面發布。
任何一項技術的普及,都是產業需求爆發、價值不斷被驗證的結果。Net5.5G也不例外,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機構發布Net5.5G相關的白皮書、研究產業標準,因為網絡質量正逐漸成為生產力提升的瓶頸,成為消費場景創新的制約因素,網絡升級演進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時刻。
IDC的調研報告顯示,2026年企業業務上云數量將從2023年的63%增長到87%。除了數字上的持續增長,另一個核心變化則是企業關鍵業務的上云,需要更高質量的網絡傳輸,以保障業務體驗和數據安全可靠。
在“大模型熱”的另一面,目前90%企業的專線帶寬小于1G,導致數據上傳的時間往往以周計算,訓練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要升級到萬兆專線,每年要支付上百萬的寬帶費,儼然超出了大多數企業的承受范圍。
嗷嗷待哺的市場需求,該怎么滿足呢?
深圳的“極速寬帶先鋒城市”或許是一種可借鑒的方式,特別是萬兆園區網絡的部署,無疑為相關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低成本使用萬兆專線的新選項。只有解決了不必要的煩惱,才有可能在新一輪的技術賽跑中奠定先發優勢。
運營商主導的Net5.5G商用部署,則是另一種可行方式。目前西班牙TdE、沙特Zain、印尼IOH、中美洲Claro、尼日利亞Airtel、塞內加爾Orange等運營商已經率先部署Net5.5G承載網,向用戶提供海量萬兆業務的高并發服務。
當然,更通用、更高效、更有生命力的范式,仍然是有序推進標準化和產業化。Net5.5G的標準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上下游企業參與進來,最終一定催生出繁榮的產業生態,讓“網絡瓶頸”徹底成為一種過去時。
沿循這樣的邏輯,在客戶需求、技術路線、產業標準、應用場景等逐漸清晰,Net5.5G的發展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的局面下,2024年大概率會是Net5.5G商業部署的元年,為數通產業掀開智能化的新篇章。
04 寫在最后
誠如華為在《智能世界2030》中的觀點:“想象力決定了我們的未來能走多遠,行動力決定了我們到達未來有多快,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身處2024年的時間點,在人工智能+揚帆起航、數智化轉型越發深入的大環境下,需要的不再是展望,而是切實的行動,一步步將Net5.5G代表的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帶進現實,打造確定性、高帶寬、高度智能的數據通信網絡,才能讓未來之光照進來,通向令人向往的智能世界。
至少一次次擔當排頭兵的深圳,已經在政策層面付諸行動,踏上了打造全球智能化樣板城市的探索之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