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番茄制品市場戰略升級機會
導讀
中國番茄制品市場潛力巨大,從消費趨勢到品牌戰略,各方面都呈現出令人矚目的發展機遇。本文將深入探討中國番茄制品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成功品牌如亨氏所采取的戰略,為您呈現一幅番茄行業發展的全景圖。
中國番茄制品行業潛力巨大
1從國內番茄制品市場規模來看,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生產國和消費國,番茄行業的市場規模非常龐大。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的普及和消費者對番茄制品的多樣化需求增加,市場規模仍在持續擴大。
我國番茄工業誕生之初,就以出口為導向。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在一份關于“番茄醬”的《中國農產品出口產品指南》中提到,番茄醬是中國出口量最大的番茄制品,分為大罐原料醬(重量大于5千克)和小罐番茄醬(重量小于或等于5千克)。我國番茄醬9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行業易受匯率波動、全球加工番茄供給變動等國際加工番茄市場的影響,呈現一定的周期性波動。
我國出口番茄醬以大包裝原料級產品為主,小包裝終端應用產品為輔。大桶 醬主要出口歐、亞、非等具備深加工能力的國家和地區,主要作為原料或半成品 進行深加工。小包裝番茄醬主要出口亞洲和非洲地區,主要作為終端產品消費。
2022年,中國加工番茄數量已達到620萬噸,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更是躍升至800萬噸,預計2024年新產季將實現1100萬噸。
此外,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國新鮮番茄和番茄醬市場規模在2022年已達到121.14億元人民幣。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2023年市場規模數據,但根據番茄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可以推測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然而,我國番茄行業仍處于初級競爭階段。
目前,番茄行業呈現出如下3大特征:
①產業處于微笑曲線中間,生產附加價值低,以OEM代工為主;
②番茄制品企業產品單一,以初加工為主,同質化程度嚴重;
③國內廠家各自為戰,抵御風險能力差。
番茄制品應用場景快速擴展
番茄制品在湯鍋、簡餐、預制菜、西餐、飲料等領域,快速擴展應用場景,拉動國內消費量高速增長。
2008-2014年番茄制品應用以西式餐飲為主,國內年消費量從6.7萬噸增長到10.7萬噸,年均增長率6%。
自2015年以來,火鍋市場經歷了味蕾“革命”,番茄火鍋迅速成長。2023年國內消費量為21.1萬噸,年均增長率8%。番茄制品因其營養豐富、老少皆宜、酸甜可口的特點,正在成為中國餐飲新風尚,預計未來番茄行業可以做到千億規模。
從認知端來看,番茄被《時代》周刊評為10大健康食物之首。番茄紅素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食品添加劑委員會(JECF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A類營養素,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于食品中,具有營養與著色雙重作用。
樸茨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在《英國營養學雜志》上發表文章表示,番茄紅素可以干擾多種癌細胞獲取血液供應的方式。即番茄紅素能限制癌細胞的血液供應,對抗癌有顯著效果。
隨著新加坡的一項長達25年隨訪6萬人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的公布,他們發現,除了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番茄還能降低肝癌的發病率,與吃番茄最少的那1/4的人群相比,吃番茄最多的1/4人群更年輕,男性更多,教育水平更高,吸煙比例更小,飲酒量適中,而且運動量更大。這部分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更低,番茄紅素的攝入量更高。
然而,中國番茄制品人均消費量不到1千克,與世界平均水平5千克相差較大。由于飲食習慣的差異,我國以番茄消費以鮮食為主,2021年我國番茄人均消費量為47.9千克,同期美國為31.5千克、印度15.2千克。
現階段,我國番茄深加工制品人均消費量僅不到1千克,與世界平均水平5千克、歐美國家20千克以上的人均消費量相比有較大差距,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番茄制品存在的品類機會
在用途方面,番茄制品主要可以分為飲料類、調味料類、調味材料類、保健食品類等。
飲料類主要有番茄汁,它是將番茄經過破碎、打漿、濃縮制成的,不經過濃縮的則稱為番茄漿;
調味料類則包括番茄醬和番茄沙司,番茄醬是番茄的醬狀濃縮制品;
番茄沙司則是以番茄醬為主,加入果醋、食鹽、白砂糖和多種香辛調味料制成的;
調味材料類如番茄粉,是番茄脫水后的粉末;
保健食品類如番茄紅素,它是從番茄中提取的,具有優越的生理功能和防癌、抗癌作用,被譽為“21世紀保健制品的新寵”。
番茄制品還可以從加工形態上分為整番茄罐頭、番茄軟糖等。
1保健品:番茄紅素保健品
根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到2025年,全球番茄紅素市場預計將達到1.61億美元,在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近年來,全民追求飲食消費“健康化”大趨勢,預計2023年番茄紅素市場價值將有望增加到1.33億美元以上。
近年來由于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變,如番茄紅素纖維片、番茄紅素軟膠囊等番茄深加工制品的消費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2配料制品——與中式菜品融合
隨著西式烹調逐漸引入中國并被接受,國內番茄醬的終端消費獲得了較快發展。
在家庭消費端,番茄新口味的流行及一些西式烹飪技巧融入中式廚房,也成為孕育番茄制品消費增長的優質土壤。近年來,番茄醬細分品類增速約20%,高于調味品行業整體增速。
其中,番茄制品在湯鍋、簡餐、預制菜等餐飲方面的使用場景不斷拓寬,如中國的創新菜式中糖醋雞丁,以番茄醬作為底料;家庭火鍋消費的流行番茄鍋底口味,以番茄制品為主要原料。據2022中國火鍋大數據報告,番茄鍋底的點單率,常排鍋底前三。
成功的番茄制品品牌都做對了什么?
——以亨氏為例
1實施番茄醬品類創新戰略
亨氏堅持擴充調味品品類,實施番茄醬創新,主要集中在產品創新、包裝創新。亨氏牢牢把握番茄醬品類的發展大勢,實施番茄醬品類創新戰略,2023年凈銷售額266億美元,是行業絕對領導品牌。
早在1904年,亨氏就首創無防腐劑、無香精色素的純天然番茄醬配方。直到現在,這個配方還是秘密。如今,亨氏整體銷售規模全球突破6.5億瓶,除了瓶裝番茄醬,亨氏每年生產的小袋裝番茄醬及其他調味醬多達 110 億包,相當于全球人手兩包。
1988年,亨氏又推出100%可回收的茄醬瓶蓋 ,通過包裝創新取得了非常大的市場反響,也進一步推動了番茄醬的市場普及。
2003年,亨氏推出“倒立瓶”,專用于防止番茄醬泄露便于傾倒;
2019年,亨氏推出“傾斜瓶”,將標志性的數字57標簽故意貼歪提醒使用者,打開瓶蓋后將貼紙擺正就是傾倒番茄醬的最佳角度;
2023年,亨氏推出“雙頭瓶”,滿足消費者使用和存放番茄醬時的不同習慣。
2018年,亨氏開始推出將兩種醬料混搭在一起的HeinzMixes系列,豐富了亨氏的產品線;
2019年,亨氏又推出了拉差醬、芥末醬和燒烤醬三款混搭新品。
2提升品類滲透,帶動品類增長
盡管擁有享譽全球的品牌聲望、毋庸置疑的行業地位,但西式醬料品類在國內依舊面臨品類滲透力不高的痛點,而且中國消費者對番茄醬等西式醬料品類的使用場景缺乏認知。
亨氏將“提升品類滲透,帶動品類增長”視為最重要的策略發力重點。通過狂熱營銷“蘸”役,推出全新品牌宣言“我就蘸亨氏”;
與知名品牌聯名有機結合,如與絕對伏特加聯名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5億次的曝光量、與當紅電影《芭比》聯名巧妙借勢、與FPS游戲使命召喚聯動為玩家補充能量等,通過這些品類滲透動作,亨氏品牌力持續鞏固番茄醬品類第一。
3借助符號價值
亨氏非常擅長利用符號效應來放大品牌聲量,比如早期綁定數字“57”:亨氏公司“57個品類(57Varieties)”的宣傳標語最初是用來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營銷手段.
至今,這句標語依然印在亨氏番茄醬的瓶身上,成為該品牌的核心標識之一。
亨氏公司前總部、電話號碼、郵箱號等均包含數字57,企業的傳記名為《亨氏57變》;
1900年,在紐約市首個六層樓高的電子廣告牌上,展示了餐桌上最好的57種品類;
1941年,亨氏向當時紐約洋基隊的著名球星Joe DiMaggio給出承諾,如果他的不間斷上壘記錄能達到“57場”恰好對應上亨氏公司“57個品類(57 Varieties)”的宣傳標語,亨氏就給他一萬美元獎勵;
1950年代,年滿57歲、任何給亨氏寫信的消費者,都收到了亨氏發放的免費產品作為生日禮物。
2001年,亨氏向NFL球隊匹茲堡鋼人隊支付了5700萬美元,獲得體育場20年的冠名權;
2023年,亨氏在著名賽車比賽納斯卡系列賽事Pennzoil 400比賽期間投放了一條“超快”廣告,依舊細節到極致地把時間控制在了0.57秒。
亨氏進入中國后,營銷創意也在不斷創新。比如今年春節,十大城市部分地鐵站一夜之間被“亨氏紅”刷屏。正是因為亨氏2024年推出看“新年蘸點紅,亨氏送平安”, 將地鐵站化身“新年蘸點紅”派對長廊!因為亨氏,各地鐵站的春節氛圍感瞬間拉滿!
“紅”是中國農歷新年最重要的色彩,代表著吉祥與幸運;“紅”也是亨氏進入中國市場長久堅持的核心視覺。在2024.1.11-2024.2.10期間,為了讓這抹“幸運紅”傳播得更遠,亨氏在全國十座城市尋找好寓意地鐵站,借地鐵站之名,為全體國人送上“長壽”“益康”“和興”“錦鯉”等專屬祝福。
亨氏還將“送紅運”裝置空降上海長壽路地鐵站,消費者掃碼選擇專屬亨氏新年菜,還可獲得亨氏番茄沙司120g裝以及專屬開年祝福。來來往往的人群都在亨氏“送紅運”裝置前排起了長隊,路人紛紛拿出手機準備掃碼,從長壽路地鐵站把美味與“長壽”祝福帶回家。
結 語
總的來看
番茄制品賽道很長,“亨氏”從產品、包裝、營銷等多方面,以品類創新戰略、持續品類滲透、標識性的品牌元素結合,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體系化的戰略增長,打造“亨氏”品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