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為什么讓你自己動手安裝家具?
作者:阿慕,來源:營銷有一套
先問三個問題:
你自認為是個懶人嗎?
最近一次被別人說你懶是什么時候?
因為“懶”你買過多少產品?
淘寶之前發布過一個《懶人消費數據》,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人為偷懶花了 160 億,較去年增長 70%,其中 95 后“懶需求”增長最快,增幅 82%。
從遙控器、洗衣機、吸塵器、洗碗機到淘寶上火了一個又一個的懶人神器,可以說懶人經濟催生了無數便利產品的誕生。
為了能在商業市場上走得更遠,無數品牌費盡心思洞察需求痛點。但是在這其中,偏偏有些品牌非但不能讓你安心當個“平躺生物”,還專門給你找了點“麻煩事”做。來看看這幾個案例:
宜家:讓你自己動手安裝家具
近幾年大火的“一站式家裝服務”就是在“懶人經濟”下萌生的,但如果你去過宜家,就會發現,在這里買家具并不提供免費的配送服務和安裝服務。
但這聽上去并不符合今日的懶人經濟,但卻無礙于宜家在市場上依然活得很好,深受消費者青睞。對很多消費者來說,選擇宜家不僅出于產品設計風格、性價比上的考慮,很可能僅僅是為了享受一下安裝的樂趣。
背后當然有成本上的考慮,減少服務產生的人力成本,是宜家能保持低價的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當你花費了時間、精力、體力在安裝過程上,你也會對這個家具格外喜愛,就像你自己炒的菜、烤的蛋糕會格外美味,油然而生的成就感還很有可能會讓你拍照發到社交平臺,跟朋友炫耀一番。
奧利奧:“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作為休閑零食餅干,奧利奧是卡夫食品集團旗下的明星產品。
一款巧克力味夾心餅干,黑白黑的經典配色,其實說不上特別,而讓它成為餅干之王的原因,是一句街知巷聞的廣告詞“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阿慕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家里電視上播放的廣告視頻。
(請看這個暴露年齡的視頻)
▽
視頻最后的露出,還把奧利奧與“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廣告詞緊緊捆綁,死守競爭防線。
對阿慕這種懶到極致的人來說,本來一塊可以一兩口吃完的餅干,還得這么多準備動作:準備干凈杯子、倒入鮮牛奶、吃完可能還得洗杯子,但看完這個視頻還是忍不住被吸引,想嘗嘗這個獨特吃法。
科羅娜啤酒:喝之前要加檸檬汁
阿慕第一次記住墨西哥啤酒品牌——科羅娜,是來自于商品宣傳素材上,瓶口永遠的檸檬。
官方對此也有一個解釋:
墨西哥龍舌蘭酒的傳統喝法是啜一口龍舌蘭酒再舔嘗鹽巴及檸檬,檸檬的酸甜滋味可更引發龍舌蘭酒的香醇濃烈。
當墨西哥人把檸檬隨手放入科羅娜中,偶然發現檸檬的酸甜與清涼的科羅娜竟是絕配,這個特殊喝法逐漸在美墨邊境流傳開來,成就了獨一無二的「科羅娜加檸檬」。
為了喝到一瓶口感更好的科羅娜,吃之前還能洗檸檬、切檸檬、擠檸檬,聽上去可真麻煩啊。
可別小瞧一小塊檸檬的威力,它足以讓你從一堆念不出名字的啤酒品牌中記住科羅娜。
康師傅方便面:煮的時候自己加食材
先來看看康師傅在去年初推出的廣告視頻《自己動手篇》:
△康師傅廣告《自己動手篇》
阿慕在騰訊視頻只找到 15 秒版本的,優酷有 30 秒版本,但由于平臺限制無法上傳,完整版本還有以下這樣的畫面:
在視頻中小男孩在父母鼓勵下,加入新鮮蔬菜和雞蛋,自己動手煮了一碗方便面。
主打“方便”的泡面為什么還大肆引導你自己動手加食材?這是打臉泡面不夠好吃,還是沒有瞄準消費痛點?
其實不止康師傅,其他方便面品牌總會有意無意地讓你在煮的時候主動加個雞蛋。
這是因為吃方便面總給人“可憐、慘、不健康”的負面印象,但你自己動手加入其他食材之后,煮面的過程就變成了“烹飪”,以此產生的小確幸可以平衡糟糕的消極情緒。
視頻中孩子煮面、父母錄視頻的場景,也是在暗示你把“方便面的廚藝“分享到社交平臺。短短的 30 秒,暗藏了各種心思啊。
總結
宜家、奧利奧、科羅娜、康師傅其實都做了一件事情:在引導在消費者購買產品后,讓他們自己動手做點什么。
阿慕把這種營銷手法,稱之為「找麻煩的品牌哲學」。比起星巴克把你的名字寫在杯子上的儀式感,這種“行為藝術”更加深入,因為它是在消費者自己動手過程中形成品牌獨家記憶,筑起品牌差異化競爭的圍墻。
其他品牌要借鑒這種手法,該怎么做?阿慕有三點提醒:
1、獨特性:獨家行為搶先消費者心智,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
提到家具易安裝,我們會先想到宜家;
提到“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我們會想起奧利奧;
提到啤酒加檸檬汁,我們會想到科羅娜;
提到方便面加蛋,我們卻想不起康師傅,因為全世界的方便面都是這樣做的。
所以,品牌要想“制造麻煩”在打造產品特色,這個“麻煩”在消費者心中得是獨一無二的。
2、可操作性:操作門檻盡量低。
奧利奧、科羅娜、方便面的操作在日常生活中都不難實現,可為什么懶人在宜家面前也會變得勤勞?
在阿慕看來,宜家雖然不提供免費安裝服務,卻為了減少你運送難、安裝難的煩惱,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在產品設計上,例如盡量減少安裝組件和外部工具使用,提供詳細的安裝說明書;在賣場的售后包裝臺上提供舊報紙和繩子,方便你整理好商品再離開…
宜家這是把自行安裝的難度降到最低,才把售后服務的缺點轉變為易安裝的賣點。
不要把消費者當傻子,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推出就能一呼百應。如果宜家把售后煩惱全部扔給消費者自行解決,還有多少人會愿意購買第二次、第三次呢?
3、合理性:儀式感的吸引力,基于對“更好生活”的追求。
消費者為什么愿意跟著品牌引子,一步步走入設定好的“儀式感”?
這些行為被廣泛接受的底層邏輯,源于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感受,符合社會價值觀。
當我們為了節省費用自行安裝家具,會獲得一種“我在為了更好生活而努力”的精神安慰;奧利奧、科羅娜、方便面的“食用儀式”,是我們為了“更精致的味蕾體驗”所做出的努力。
在今日的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熱衷在朋友圈塑造“獨樹一幟、懂得生活、追求精致”的人設,而早在多年以前,這幾個品牌就已經抓住了一點來做營銷。
當然,以上說的「麻煩」只是消費者的記憶點,但并非是產品的唯一賣點。
你的產品可以是瞄準需求痛點、給消費者提供方便的商品,但營銷方法上其實可以跳脫出原來的思維定式,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想如何「制造一點小麻煩」,打造深刻的記憶點,這可能會助你從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中突圍而出。
你還知道有哪些品牌行為也是「故意找麻煩」?評論區見。
作者公眾號::營銷有一套(ID: cbocmo)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