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的設計師
在之前分享的「設計師職位的黑歷史」中最后提到了「產品設計師」這個職位,今天趁著余溫來說說我所理解的「產品設計師」是什么樣的。
來源: ICOjumo
先說說「產品設計師」的出現緣由
這事要先把時間拉倒餓了么 UED 團隊剛組建的時候,當時共有 5 名設計師,我們按照大部分主流 UED 分工把設計師能劃分成「交互設計師」與「視覺設計師」2個職能,希望依靠這樣的方式讓設計師專注于當前的設計,提高協作和整個項目的效率,但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嘗試后發現并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那種高效。
在餓了么 UED 團隊中,我們對設計師的要求是不做「表面的設計」,需要設計師接觸從「需求階段」到「原型階段」到「界面呈現」甚至到上線后「數據反饋」中的每一個環節來了解真正需要設計成什么樣子,但經過前面的分工后發現了不少問題,總結下來大概是這樣的:
1. 設計師們做設計時更多考慮當前的任務,而不是從產品全局。
2. 職責的劃分讓設計師做起來有局限性,做交互時想到在界面上的點子,在交給視覺設計師后無法很好的還原,而且又額外增加溝通成本。
3. 設計師對產品的歸屬感不足,成就感降低。
所以考慮再三,我們把設計師的職能定義為「產品設計師」了,這是綜合了「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還要順帶上點「產品經理」的屬性的職位,他需要從前期的需求收集,到中間的設計產品中的細節,最后后期上線后的用戶反饋和數據跟蹤等,都一一參與。
以上就是「產品設計師」這個職位的產生緣由。
現狀&業界的看法
在之前瀏覽微博的時候也會發現一些業內人士對設計師發表一些評論,摘了3段對設計師的評價,雖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意見,但還是能夠反映些問題,劃分過于明確的職能對于設計師來說并不是件好事情。
看到不少公司已經開始招聘了,豌豆莢,百度,人人,等。餓了么也有,如果你對餓了么的「產品設計師」職位感興趣,可以直接評論或通過微信(icojumpin)聯系我。目前大家對于「產品設計師」職位定義各有不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會分享餓了么對「產品設計師」的職位定義。
產品設計師是否合理
也許有些設計師會想:「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完全是做不一樣的事情,讓交互去做視覺是不是不合理,界面的質量怎么能夠得到保證,讓視覺設計師去做交互,交互質量怎么得到保證呢?
在決定開始「產品設計師」這個職位后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結對子(哈哈),其實就是在做設計的時候會讓大家一起參與,偏交互的提出交互意見,偏視覺的提出視覺意見,互相切磋,教學相長,需要時我們會再布置一些書籍閱讀和功課,此外我們還明確了產品設計師的職能,讓大家有方向的成長。
我覺得各位設計師先別急,這也許并不適合于所有的設計團隊,每個團隊都有自己面對項目的不同,同時對一些大公司來說說權責分明并不是件壞事。
但是想想在國內「交互設計師」也是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也并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職位,大多數有經驗的設計師都是通過自學來完成轉型的,同時整個行業仍舊在發展,每個時代對設計的要求都不一樣,從以前的低標準的美工,到后來交互設計概念的出現,再到移動端大行其道后的各種轉場的設計以及流行輕界面重信息結構的表現,都是全新的東西,力所能及的多了解點總沒錯,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本就沒有明顯的邊界,不要把自己框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