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旅迅
原淘寶旅行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推出新獨立品牌“去啊”,及獨立域名alitrip.com(詳見新聞)。據阿里的介紹,“去啊”的品牌意涵是:“只要決定出發,最困難的部分就已結束。那么,就去啊!”而濃縮成發布會現場的一頁PPT,則是:“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
不料,這一句并不奇葩的表述,竟然引來了整個中國在線旅游圈的集體戲仿與致敬。好一場久違的狂歡!
存在即是合理的,對于這場狂歡,我們可以比較明確地找到其成因。“去啊”和行業里另一主角“去哪兒”,無論在字還是音上,都太過于相近。從品牌轉播角度上看,這是可以指摘的。而事實上,據發布會現場參與者介紹,去啊旅行總經理李少華(花名忽必烈)在臺上宣講時,還真的說成了“去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
第一只為這場狂歡風暴扇動翅膀的蝴蝶,正是作為“當事方”的去哪兒。他們表示:“人生的行動不只是魯莽的‘去啊’,沉著冷靜的選擇‘去哪兒’,才是一種成熟態度!”將“去啊”和“去哪兒”兩個品牌拎出來,制造沖突。而接下來跟進的旅游品牌,也基本延續了這個路數。
攜程當仁不讓地接過了下一棒的。它把老對手和新威脅一道黑了一把,最終突出了自己。
在業務層面,淘寶旅行改為“去啊”,絕不僅是一個品牌更名,也是在戰略和資源上的發力。淘寶旅行升格為阿里旅行,阿里航旅事業部升級為事業群,攜程、去哪兒都難免為之側目,甚至暗暗背脊發涼。就此,攜程方面還專門對環球旅訊記者表示:“攜程獨特的綜合優勢不可復制,特別是在服務和技術方面,而‘去啊’模式其實是攜程等OTA的渠道,和去哪兒是直接競爭關系”,略壞地把球踢給了去哪兒。
當環球旅訊記者詢問兩張圖片的出處時,攜程表示這是“表達良好愿望”的員工“個人行為”,而去哪兒公關對于圖片出處則坦言:“一條一條(線索)找了好幾個人,每問到一個人都說是別人先發的。”
不過既然是狂歡,太較真就不好玩了。好吧,創作在繼續。
相比有競爭關系的去哪兒與攜程,途家的心態就放松很多。他們的公關負責人唐挺大方地向環球旅訊記者表示,上圖是自己的即興原創作品:“都是旅業的小伙伴,獻給好基友”。
接下來,愛旅行、在路上、看準、游心、周末去哪玩、百程都加入了隊列。其中百程思路反轉,顯得清新有趣。
新興中檔酒店品牌亞朵,作為酒店業的代表,反應迅速地加入了活動。
名字討巧的我趣旅行,也調侃起了“去啊”和“去哪兒”。
“名不見經傳”的“捷藍易行”連圖都不用了,但有之前的內容做背景,它的文案也顯得很有意思。
麥兜旅行則拿“去啊”的卡通代言人麥兜來“借花獻佛”。
隨著“戰爭”不可遏止的蔓延開,其呈現出的創意、文案和美工水準,越來越精彩!口味也是越來越多元。
比如,當差旅管理類公司覓優商旅加入,話題就延伸到了……報銷。
姍姍來遲的同程,奉上了同題三張,視覺上看似洋氣,但其實整體的創造力差了些。
春秋旅游的雙圖,畫面風格和諧連貫,但在文字排版上面,最重要的信息——自身品牌——不太顯眼了。
“找大巴”則懂得顯示出logo,讓人比較容易看到、記住——但除此之外,圖文安排比較倉促。
海玩雖然很好的表現了自己,但他們避開了要巧妙地酸“去啊”等同行一把的“交戰規則”,還把“去啊”的“啊”打錯了……
租車公司也殺了進來:
剛剛被騰邦國際收購的欣欣旅游網,作為B2B2C平臺,業務上廣結善緣,不與人爭,因此畫面恬靜,不帶戰斗意味。但它的設計里,忠實于同行的配色,如去啊的淡藍,攜程的深藍,以至于讓自我品牌與同行品牌在顏色上混在一起,沒能突出。這個毛病其實上面很多家公司犯了,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百度和“走客”則沒有犯上述毛病,做到了敵我分明:強調自家的logo配色,“去啊”什么的壓根就不給上顏色。
來來會的創意堪稱巧妙,視覺效果也干練。
途牛斜刺里殺出,氣勢還是挺強的:
驢媽媽制作出了事件截至目前,水平最高的一組作品。
意料之中的,某些旅游圈外的品牌也不甘寂寞了。無疑,這場風潮正在漫過旅游圈,擴散到整個互聯網領域。
通過這一難得的借力打力的群體營銷狂歡事件,可以窺見阿里的體量之巨,以及中國在線旅游界的勃勃生機。當環球旅訊記者問“去啊”旅行總經理李少華對這場熱鬧怎么看時,他說:“網絡就是這樣,這不挺好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