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淘寶吃貨江湖的九大幫派,請及時就“胃” | CBNData報告
“料理就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幸福。”——史上最年輕的特級廚師小當家
作為第一代舔屏黨們的童年集體回憶,這句話猶如一道中華美食的解鎖口令, 魔幻麻婆豆腐、國士無雙龍須面、黃金比例燒賣、火焰餃子、彩虹粥......
分分鐘腦內操作了波“報菜名”。
不過,這“小當家”若到現代來開個直播,估計還紅不過現世代的吃播紅人們,你問點解?
因為這年頭的吃貨不僅僅是嘴刁,更是吃得個性、吃得獵奇、吃得顏值,還成群結隊吃成各方地頭“舌”。
2019年4月16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淘寶吃貨發布《2019淘寶吃貨大數據報告》(下文簡稱CBNData《報告》),基于CBNData消費大數據,以淘寶吃貨(線上食品消費人群)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他們的消費行為,還原“吃貨”人群畫像,繪制極具中國特色的人間食色地圖。
CBNData《報告》線上食品消費市場概覽顯示:
① 2018年線上資深“吃貨”近3億人,盡顯“足不出戶吃遍天下”吃貨心;
② 豐富的線上食品品類,不斷增強了“吃貨”的線上消費粘性,越買越多、越買越頻;
③ 零食、方便食品受“吃貨”追捧,線上消費規模增長勢頭最盛;
④ 華東城市“吃貨”剁手力最強,低線城市奮起直追,三、四線城市“吃貨”增幅接近30%;
⑤ 女性是“吃貨”主力,人數占比近六成,且消費黏性更高,男性“吃貨”則穩步增長;
⑥ 80前、80后、85后“吃貨”戰斗力旺盛,90后則吃的品類更多元,彰顯嘗鮮獵奇心態;
⑦ “吃貨”的八個標簽:熬夜、懶人、地域特色、烹飪、老字號、顏值、網紅、小份裝。
基于以上“吃貨”圖鑒及線上食品消費現狀,CBNData《報告》還出品了「中華地域特色零食圖鑒」、「零食咸甜陣營」、「辣不怕圖鑒」、「臭味相投圖鑒」、「生鮮賞味地圖」、「潮流水果手冊」、「酒精分布圖鑒」、「節氣食物圖鑒」以及「境外解鄉愁美食榜」九份吃喝指南供“吃貨”們參詳,更有吃貨必備神器大放送哦。
“吃貨”自測表
老百姓的生活可沒有攝像頭,能不能吃,會不會吃,過了以下八條大數據檢測才算過關:
1)越夜越餓,95后領隊夜饞貓:午餐前和晚餐后是廣大“吃貨”們的食品下單高峰期。而晚上10點后更是90/95后夜貓們的天下,尤其在半夜0點到凌晨1點,95后“吃貨”的下單比例顯著高于其他代際。
2)2倍速追劇與加速度美食更配哦:隨著懶人速食的流行,方便速食在整體糧油米面的消費占比增長明顯。
3)想吃正宗地方特色,從來不求伴手禮:方便粉面通過線上平臺將各地特色小吃輕松呈現給全國吃貨,2018年廣西螺螄粉登上1800萬人的餐桌,酸辣粉及其他特色粉面也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吃貨。
4)求“材”有道的當代“中華小當家”:線上生鮮消費金額和消費人數增速均高于整體食品,并且人數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從不同品類來看,一二線城市偏好生肉和冰激凌制品,而三四五線城市偏好海鮮和新鮮水果。
5)懂得經“時代”認證,讓味蕾有保障:老字號食品店鋪以其久經時間考驗的地道工藝和匠人精神備受吃貨熱捧,五芳齋粽子、知味觀艾草青團、稻香村京式糕點最好賣。
6)擁有網感驚人的舌尖:受社交媒體的影響,網紅食品線上消費增長顯著,90/95后受“網紅、抖音同款”商品影響尤為明顯;2018年他們搜索最多的網紅食品是辣條、生日蛋糕和零食禮盒。
7)聚“睛”會“食”的視覺系:顏值經濟突破品類界限滲入食品品類,線上“高顏值零食”的消費在三年內呈爆發式增長,消費增速超過400%,此外糖、酒、餅干是吃貨們在線上最關注顏值的三大品類。
8)隨時隨地隨手掏食:小份裝食品成趨勢,訂單量逐年上升,其中小袋裝的肉干、堅果等零食尤其受到歡迎;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也促使小份裝米面雜糧、糧油調味品涌現,吃得新鮮放心。
地頭“舌”江湖
正所謂“吃貨”的世界也有江湖,過得了以上八條“吃貨標簽”,才有資格進入選擇門派的環節。從酸、甜、辣、咸、臭的味蕾劃分,到生鮮、水果、酒精的品類之爭,更有節氣、鄉愁等特色美食幫派,等五湖四海的“吃貨們”前來入門。
①甜咸之爭見分曉,辣臭勢力見壯大
黃河以北愛甜,長江一帶吃咸;廣西人因螺螄粉登頂,北京人湖南人“聞臭而來”
論地域零食口味之爭,CBNData《報告》揭曉,中部和西部地區偏愛咸辣味零食;酸甜口味分布則“兩極分化”,嶺南地區和北方省份更偏愛酸甜味零食,上海則夾在“咸味擁躉”江浙之間,堅持對酸甜味零食的追捧。
不過“酸甜”派擁躉者上海“吃貨”們,同樣也是花心的代表。上海作為非傳統食辣地區一員,與北京、浙江成功pk掉傳統吃辣省市,成為最愛在線上購買辣味的省市!而在傳統吃辣四省江西、湖北、四川、湖南中,江西吃貨以最高的“人群滲透率”勇奪頭籌。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如今淘寶上臭豆腐、臭酸筍、螺螄粉、臭鱖魚等帶有強烈氣味的食物也在不知不覺中“火熱”起來。從數據來看,廣西人民當仁不讓成為全國最喜“臭”的省份,臭味食品的人群滲透率穩居全國第一,其次則是北京、湖南。
②“鮮”為人知的“海”派與“果”味
海產大勝江、湖;百香果獨“布”天下
吃貨的味蕾往往難以預測,從鮮美的海味到新鮮的果味,沒有什么“鮮美”是不為“吃貨”所知的!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內陸地區的吃貨對海鮮極為講究,從吃法繁復的大閘蟹到營養豐富的海帶均有涉獵;沿海地區的“懶人”吃貨們則對蝦仁、魚丸等海鮮制品更為喜愛。
從線上水果消費來看,儼然成為了百香果的天下。此外,從近兩年富含VC的水果尤其受到廣大吃貨的歡迎,保持加速增長趨勢。榴蓮、車厘子、草莓是最消耗吃貨“金力”的高冷水果,實現車厘子自由的省份數量尤其稀少。
③吃貨江湖中的“太極/無影嚼/詠春/醉八仙”
“吃貨”圈里的沖動派、觀望派、時節派、嗜酒派
-沖動派“無影嚼”vs觀望派“太極”:
正如天下武功總是生生相克,面對不同的食物品種,“吃貨”們也盡顯不同的應對“招式”。CBNData《報告》顯示,對于零食和糧油米面類等日常生活類食品消費,“吃貨”們更容易當日加購下單,對該品類產品盡顯消費的沖動一面,可謂是“無影嚼”一出,誰與爭鋒。
而對于如綠茶等時令商品,“吃貨”們則會將應季問題考慮在內,以至于商品更容易在購物車中靜置等待,以便應時下單;而在養生滋補類食品消費上,“吃貨”們則會考慮多方面的進補益處以及口感狀況,以至于下單行為尤為慎重,刷了一套好“太極”。
- 嗜酒派“醉八仙”& 時節派“詠春”:
有人暢飲不挑時,也有人重儀式感,靜候佳時進佳食。如CBNData《報告》所示,一、二線城市吃貨在喝酒上更加偏好輕松娛樂場合適用的啤酒、洋酒及較淡的果酒,而三、四線吃貨則對白酒和紅酒偏愛有加。在三、四線城市酒類消費中,山東城市在白酒消費上遙遙領先,占據五席。真真是“吃貨”江湖薈萃,聯袂上演一套“醉八仙”。
相比之下,臘八粥、清明果、粽子、月餅等節氣食物則為“吃貨”們帶來了舌尖上的儀式感,猶如詠春拳的“寸勁”之道,滿腹食欲厚積而薄發。
- 民間高手 & 海外游俠:
江湖不缺門派,民間不缺隱世高手,在“吃貨”的世界亦是如此。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吃貨講究追尋最地道正宗的味道。
而遠赴境外的“吃貨”亦不會怠慢了自己的味蕾,傳統中式料理自然要常掛“嘴”邊。其中,方便速食、肉干鹵味等食品則是最佳撫慰。如海底撈的自熱火鍋、螺霸王和好歡螺的螺螄粉均成為海外游子們思鄉之情的精華“胃”給。
最后為廣大“吃貨”朋友們奉上吃貨必備神器!不論是想找到心儀的“挑”食輔導員,還是想“食”成一派化身吃播紅人,這份薈萃內容達人、人格化店鋪、食品類商家、速達運力的“劃重點”秘籍,定能助你“淘吃天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