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太空的「NASA」才是宇宙第一大IP!
喜歡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在很多人的少年時期,都是最神秘、最酷的存在。
NASA 把履帶牽引裝置借給《阿波羅 13 號》劇組拍攝
《星球大戰 7》劇照
《機器人總動員》的主角瓦力,原型是 NASA 研發的空間探測器
而最神秘最美最驚心動魄的圖片,也幾乎都來自 NASA 之手。比如為了慶祝圣誕節,NASA 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假日花環”。
圖源:NASA
比如擁有 80 億年歷史、50 萬顆恒星、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最亮的球狀星團之一 Messier 3……
圖源:NASA
不過,如果 NASA 只是這樣認真履行本分,那根本不值得毛毛拿出來講給大家聽!
偷偷告訴你,別看 NASA 平時這么正經,其實背地里做了多少你們不知道的“不正經”之事!
它不僅舉辦 NASA 百年火星挑戰賽,邀請大眾利用 3D 打印設計火星環境下的居住地方案;還是社交媒體經營的一把好手,光明正大地成立了單獨的社交媒體團隊,至少在 14 個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了 500 多個賬戶,坐擁 Instagram 4 千多萬、Twitter 3 千多萬、Facebook 2100 萬左右的粉絲。
NASA 擁有4千多萬粉絲的 ins 賬號
更驚人的是,它超級跟得上潮流,耐克、宜家、Coach 等等潮牌、奢侈品牌、家居品牌都來排著隊求聯名。營銷也是玩得倍兒棒,和 Google 在網絡上創造視覺宇宙,自己也上線全新的系外行星旅游局網站,以全景 360 度的形式呈現外星世界……
如果你對 NASA 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太空計劃,并開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的政府機關,那真的是要被時代拋棄了。事實上除了各路品牌爭搶著和 NASA 聯名發生關系,作為地球上最知名組織之一的 NASA,也一邊探索著太空一邊把自己玩兒成宇宙超級大 IP。
一、社交媒體玩出花兒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說到新世紀的社交媒體大神,在 NASA 面前,杜蕾斯完全都要靠邊站。自帶話題屬性的體質,讓 NASA 隨意發個照片就能收獲成千上萬點贊,登上全世界頭條 so easy。
這個政府機關到底憑什么能成為社交媒體寵兒?毛毛還真得好好給大家扒一扒。
1、第一人稱講好故事
當然,NASA 本身就擁有天賜的美妙內容庫,但如果它像其他政府部門那樣高高在上,即便再好的內容都難以讓大眾為你駐足。
許多 NASA 的行星漫游車和太空探測船,經常以第一人稱在社交媒體上發聲。
舉個例子,2008 年,“鳳凰號”(Phoenix)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對比只是硬邦邦地發個新聞,NASA 絞盡腦汁想要通過一種不一樣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這件屬于全人類的大事。
NASA 給“鳳凰號”開的推特號
NASA 這個機靈鬼索性給“鳳凰號”在 Twitter 上開了單獨賬號,并用第一人稱讓“鳳凰號”來給大家播報自己登陸火星的故事:
“開始進入大氣層,真的好緊張,我正在歷經恐怖 7 分鐘。”
“降落傘一定要順利打開呀,我的訊號仍然可以傳到地球,太驚人了!”
“降落傘開了!!!!!”
“我登陸了!!!”
“歡天喜地!痛哭流涕!我到了!”
一開始 NASA 還擔心這樣做會被太空科學界罵傻 X,結果這控制在 140 字內的第一人稱的推文,突然間出乎意料地引來所有人的回應!
對比“鳳凰號”登陸火星這件本身就很酷的事情,大家更樂意談論“鳳凰號”的推特賬號。坐擁幾十萬粉絲、太空第一個推特“名人”——既認真工作也享受樂趣的“鳳凰號”就此誕生。
這種第一人稱講故事的方式,讓遙遠的 NASA 瞬間活了過來,就象是你身邊的一位老朋友,時刻與你八卦它的工作、生活。
2、粉絲經營從不敢掉以輕心
無論是活生生的宇航員,還是太空探測器等等,NASA 都會針對自己廣泛的研究領域,開設對應的社群賬號。
宇航員可以發布自己的飛行近況,探測器可以“聊聊”自己的即時動態,更高效、更近距離地撩撥粉絲的 G 點。
“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推特賬號,最近公布自己因一場火星沙塵暴而“窒息死亡”
3、小編個個都是段子手
互聯網有一句話“NASA 里的年輕人,都是開了掛的存在。”你沒看錯,因為這群神秘人分分鐘給你玩直播刷牙、直播吃飯、直播種菜等等。以往高高在上的太空話題,越發深入日常生活。
不僅如此,為了講出好故事,這群“小編”一方面會趕往現場,針對科學家的研究內容進行大量訪談,自己先吃透人家的工作內容,再將這些一手采訪資料,轉化成上到 70 歲老者下到 3 歲小孩都能理解的內容。
前段時間“停更雙微(微博+微信)一抖(抖音)”的話題炒得沸沸揚揚,但這在 NASA 看來根本不是啥問題。因為社交媒體團隊每天早上都是雷打不動的內容編輯會,除了決定當日要發布的內容之外,還得想好哪些賬號可以根據內容來個互動,力求讓每一則推文的存在價值發揮到最大!
NASA 擁有3千多萬粉絲的推特賬號
12 年來,NASA 的 Twitter 擠入全世界最受歡迎的 Twitter 賬號之一,坐擁 3 千多萬粉絲(社交媒體好手美國總統特普朗是 5900 多萬);instagram 粉絲也有 4 千多萬,Facebook 則是 2100 萬左右……
你看,NASA 的工作真的不只是發布宇宙間漂亮的照片而已,它想方設法打破自己與大眾之間的那面墻,把社交媒體玩出花兒,讓晦澀難懂的科學、神秘的宇宙變得更“好看”。
二、超級跟得上潮流
除了自己努力又認真玩兒社交媒體,這些年 NASA 的 Logo 跨界使用申請持續激增,對比以往的一個月三四個項目,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品牌負責人登門提申請。
NASA 這個原本和潮流完全不沾邊的政府機構,自此便愈發頻繁地被置身于各種現代的潮流符號之中,不僅在玩具、家居品牌、潮牌、奢侈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更遍布在各年齡段的年輕人的 T 恤、運動衫、甚至紋身上。
1、LEGO × NASA:給我一塊樂高,還你一個宇宙
俘獲大小兒童的玩具品牌 LEGO 樂高,一直作為最有價值的消費品牌之一出現在各大影響力的列表中,這次也拋開我們熟悉的救火車、貨車,挽著 NASA 的小手把自己送到了天上去。
推出了與真實火箭比例為 1:110、完成后達 1 米之高的阿波羅 11 號,以及可拆解的一整套飛船等等。
2、IKEA × NASA:從太空獲取地球生活解決方案
當國家在研究太空技術時,“愛搞事”的宜家也趕來聯手 NASA,把自己的設計師扔到美國猶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站里參加火星太空員的訓練,藉助太空生活極端的環境,以期尋找更好的地球生活解決方案,順手推出了將于 2020 年上線的名為“RUMTID”的系列太空家具。
3、Nike × NASA:在月球上行走
聯名熱點當然少不了潮鞋大腕兒 Nike,為了慶祝 NASA 探月計劃 50 周年,Nike 以探索太空旅行為設計靈感,打造了名為「Nike Air Force1“NASA”」以及「Nike Huaracche“NASA”」的聯名鞋款。
4、Coach × NASA:把太空穿在身上
別驚訝,NASA 和 Coach 也組 CP 了。在 NASA 的時尚潮席卷之下,從裝飾著星星圖案的手袋、到帶有 NASA 名稱與標志的配件、襯衫、夾克、毛衣等等,Coach 在 2017 年與 NASA 合作推出的 Coach Space 系列,同樣成為了年輕人的 Fashion icon。
三、正經事情沒少做
別看 NASA 把“不正經之事”玩得倍兒棒,其實做起正經事情也一點都不敷衍。
和 Google 在網絡上創造視覺宇宙,通過人工智能分析了航天局的大量檔案,編目超過 15 萬張照片并整理相應的故事,對于科學愛好者來說,它就像一個永遠免費開放的宇宙博物館。
除此之外,NASA 自己也上線全新的系外行星旅游局網站,以全景 360 度的形式呈現外星世界。
偶爾也喜歡給大家帶去來自太空的禮物,比如在 SoundCloud 平臺推出的音頻專輯,記錄了宇宙飛船在太陽系中航行時所捕捉到的聲響……
于 1958 年 10 月開始運作,NASA 在去年剛過了自己的 60 歲生日。這六十年來,NASA 一直試圖讓我們理解并保護我們依賴生存的行星,引領著我們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
圖源:NASA
在此之外,NASA 在營銷方面、品牌塑造方面也毫不遜色,超級懂得如何使用社交媒體來“上頭條”;戲路越來越寬的它對潮流的影響也不斷發酵,更變成了流行文化的重要指標。
但唯一不變的是,NASA 在我們的心里仍舊是未知的神秘、潮酷的化身。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