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觀察:奧美和華揚聯眾的HR人員, 一起聊聊廣告行業人才招聘
采訪/編輯:Viking.wong@dmunion.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數英網 | DIGITALING)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這句在《天下無賊》中的經典臺詞成為了目前各個行業內的真實寫照,然而相較于一般的傳統行業,廣告傳媒行業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尤為突出。在LinkedIn 2014年發布的《中國職場人士跳槽報告》中顯示,傳媒行業的平均在職時間(最短)僅次于商業服務、金融保險和互聯網這三大行業,也從側面的反應出了行業人才的流動性之大。
隨著本土廣告公司的逐步成長,國外創意熱店的涌入,品牌自身對廣告的認識和重視,造成了廣告傳播行業高頻率的人才流動。在4A修煉幾年之后高薪跳去本土或初創企業成為了部分人的選擇,企業的高薪挖角也成為了吸引廣告人才的另一股力量。這讓原本就人才缺失的廣告行業顯得更加捉襟見肘。
在本期的數字觀察中,我們分別與奧美Ogilvy和華揚聯眾的HR部門的同事聊了聊,來聽聽他們是如何看待行業內的人才流動現狀。
HR的角色
隨著廣告行業中業務的不斷細分衍生出了許多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從一開始傳統/數字廣告所需要的設計師,到數字營銷人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方面的人才等,對于HR來說篩選簡歷成為了一件棘手的工作。而通常在初選之后,會交由相關部門的leader進行更深入的審核。所以,HR并不是最終決定錄取你的那個人,但他們卻是把好最初關的那個人。
Q: HR在整個招聘過程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然后又是如何展開工作的?
黃靖@華揚: 在華揚聯眾,我們會要求HR對于業務有深入的了解。一般情況下,候選人都會經過HR一面才能決定是否要推到業務部門進行二面。
在人才的甄選過程中,能力、換工作的驅動力及性格三方面都是要重點考察的內容。HR會與業務部門緊密合作,提供關于人才的顧問式建議,以便于更高效地找到適合公司且可持續長久培養的人才。
Stella@奧美:對于候選人,HR部門會先做第一輪面試,對了解候選人與崗位的適配性做出綜合評判,之后把認為合適的候選人推薦給相關部門進行接下來的面試或筆試。在整個過程中,HR部門的同事都會跟進以隨時獲得反饋,從部門主管那里了解他們對候選人的印象與看法;同時,也和候選人聊聊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我們同時是用人部門與候選人的顧問。最終是否錄用的決定是部門主管與HR共同做出的,其中包括專業層面、個人特質方面以及企業文化適配性方面綜合的考量。
招人
周期——
與傳統行業所講的“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招聘旺季不同,對于廣告行業而言,全年都有可能處于人才貯備的階段。當公司獲得某項新業務時,HR部門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補給,以此來面對新增業務所帶來的人手不足。
渠道——
傳統的招聘網站,職業社交網站,校園招聘,新兵計劃以及公司內部推薦都是常見的招聘模式。在維持固有的招聘模式下,也會嘗試移動端和社會化媒體的招聘方式。對于多渠道的招聘模式,華揚聯眾黃靖表示“渠道間所處的媒介形式不同以及針對人群目標會有所差異,但相同點都在于最后一定會回歸面對面的交流。這在招聘這一環節中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考量——
對于廣告行業,人們總會有這樣一個認識“海外鍍金歸來,英文流利”總會被偏愛。但其實在當下國民學歷普遍提高的情況下,這類先入為主的認識正在一步步的被打破。如果前幾年我們還在用“4a背景優先”,“英語x級以上”這樣的要求來評判,那么現在已經是個“實力為王”的年代。
Q: 對于求職者的學歷、薪資、工作經驗方面是如何考量的?
黃靖@華揚:學歷是硬性衡量標準。但在華揚聯眾,我們更看重候選人過往的工作經歷和未來的發展。不會強制定在某一標準線,固化思維。至于薪資,我們也更看重員工可能為公司帶來的價值和經驗,相對開放。
Stella@奧美:我們在判斷一個候選人是否合適的時候,主要看的還是自身實力,會把他自身的實力與他應聘的崗位相匹配,接下來會考量其他一些諸如英文程度、4A經驗等可能輔助他未來發展的因素,但單憑這些所謂的“硬件”是無法進入奧美的。
另外,我們非??粗氐暮蜻x人與奧美企業文化的契合度。如果一個候選人能力很強,但他的個性特征與奧美尊重知識、尊重人、尊重創造力的文化是相沖突的,我們也不會考慮。
去與留
“他們是不甘寂寞的一群人,才會愿意投身到這個行業?!边@是當Stella被問及如何看待行業內頻繁的跳槽現象的回答,同樣也是廣告人的真實寫照。廣告作為一個充滿活力且不斷發展的行業,思維活躍、追求新鮮、充滿好奇是多數廣告人的天性,所以跳槽對于廣告人來多無可非議。另一方面,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業務衍生,品牌商也開始將數字,社交等業務inhouse,這些都成為了廣告人員流動的主要方向,想比較而言,這些公司也更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吸引人才的加入,同時,“跳”比“不跳”薪資漲得快的觀念更顯示出了這個行業僧多粥少的局面。
人力資源研究機構眾達樸信公布的《2014年廣告行業薪酬現狀》中針對廣告行業職類稀缺度的分析顯示,“2013-2014年廣告行業人才稀缺度超過 80%的職類有客戶營銷和創意;超過70%的有策劃和設計職類,超過65%的是藝術和媒介職類?!币韵率墙洈涤⒕WDIGITALING統計當前5個人才流動率相對較高的職位:
(資深)客戶執行
網站設計師
美術指導
(資深)文案
策略策劃
(來源:數英網DIGITALING招聘與各個廣告公司)
Q: 對于廣告行業相對較高的的跳槽頻率,您覺得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目前的狀況?
黃靖@華揚:首先,華揚聯眾的離職率算是廣告行業中較低的。目前造成廣告行業離職率較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廣告公司之間的人才大戰,除此之外,互聯網行業、傳統甲方也會對有一定廣告行業背景的人選情有獨鐘。
Stella@奧美:從行業特征來講,一定是非?;钴S的人才會加入到這個行業。他們的接受程度很高,信息廣泛,從行業內資訊到科技、社會話題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喜歡去挖掘新東西,也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新事物吸引,所以跳槽對于他們來講是去接受一個挑戰。
另外,廣告傳播行業是一個面臨巨大變化的這樣一個市場,技術、互聯網、人們的溝通方式等等,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深深影響著這個行業。對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講,他突然有很多很多新的機會,在行業內也在行業外,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對于傳播行業的人來講,他有更多的信心走出去看看。以前,他如果不在agency做,最多跳去甲方;但現在僅因為一個好的idea就自己去創業也不是件難事。
Q: 您對于花費了高成本培養起來的新人,一旦成熟之后跳槽的情況怎么看?
黃靖@華揚:對于成熟后的員工離職,公司也會給予足夠的理解。且由于之前的精心培養,即使有員工離職,對于公司的美譽度也較高,并且他們也愿意在不同的角度繼續幫助公司。
Stella@奧美:我們也會想這個問題,“花了那么多的成本和人力,值得嗎?”因為奧美在業內是以培訓豐富出名的。但對我們來講,我們如果能為這個行業輸送優秀的人才,也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希望接受過奧美培訓體系培養的人,能夠拉動整個行業人員的作業向更好地方向。同時,我們也樂于保持開放的心態,給員工機會去外面學習新東西。大量曾經跳槽的員工最后還是會回到奧美。這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正面的。
根據在線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良好的收入、個人發展前景、員工獲得的尊重”是求職者對于企業最重視的三個要素,通常也是留住人才的因素。談廣告公司如何留人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回歸到“招人”的問題上,為何大型的廣告公司更吸引人才?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奧美的新兵計劃,華揚聯眾牛犢計劃實習生還是DDB的“LaunchPad”,他們有一系列完整的流程培訓、輪崗,甚至是實戰,讓新人在這樣一個完善的體系下,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對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有一個初步的評估?!皬娜藛T的篩選、到后期的培養至最后的轉正,每階段都會有專門的如HR、業務部門導師、業務部門總監全程負責”,黃靖說。
“奧美針對不同的職位序列和專題都會有相應的系列的培訓,來跟進員工在專業領域的成長。從新員工培訓開始,大家就不斷有機會接觸不同公司的知識和信息。同時,我們還會定期的舉辦講座或沙龍,請奧美亞太區甚至全球資深精英來傳授知識分享經驗;也讓員工了解這個行業的一些潮流技術變革,包括行業外社會上一些前沿的、新鮮有趣的話題。同時,奧美還有一個在線的網上大學,員工們可以挑選相關課程進修,完成學習和考試。”Stella表示。
Q: 公司是否會為員工制定合適的激勵計劃,在留住人才方面會做出哪些努力?
黃靖@華揚:華揚聯眾每年都會有常規的績效評估,評估結果與升職加薪的機會直接掛鉤。但要知道,除薪酬激勵之外,其他的激勵方式也同樣值得關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激勵會高于直接的經濟激勵。華揚聯眾對于留住人才的努力,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在每一個日常工作與生活的細節中,不論是對員工的成長關懷或是職業生涯規劃都會時刻站在員工角度思考。這也促成了華揚聯眾穩定度的長期走高,并且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Stella@奧美:績效管理是幫助長期穩定員工成長的重要一環。年度的績效評估,360績效反饋與日常非正式的績效反饋都會對員工的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也對員工的晉升漲薪等有直接的影響。當然,只有這點是不夠的。我們對員工的尊重與關愛也體現在讓員工感覺他們在奧美被很好的照顧。
除了提供有競爭力的員工福利之外,公司自身會營造輕松的企業氛圍,豐富的企業文化活動,各種員工俱樂部和興趣愛好小圈子都可以讓員工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歡的東西中去,從不同角度激發員工生產出創意。同時,我們確保員工在奧美能不斷獲得知識方面的吸收——在這兒可以隨時獲得最棒的案例分享,最好的資源。同時我們也善用強大的集團背景,調動奧美網絡內各種資源幫助員工去服務他的客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