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徐陽:要革就革自己的命
原來的安踏,可能只是在 6000 個不同的地方,開了同一家店,賣了同一票商品。
——安踏CEO 徐陽
徐陽,絕對是今天各行業中,最強操盤手之一。
任始祖鳥中國區總經理時,從品牌定位、渠道、一直抓到品類。運奢定位+結構性調整渠道零售+商品IP化,一整套打法讓始祖鳥從小眾極客,有邏輯地擴張到城市黃金商圈。
不少門店坪效比肩奢侈品。徐陽的以億元店為單位的鳥巢計劃不僅成功,而且從上到下影響了行業零售改革。
關鍵,他只用了4年。
2023年初,徐陽被丁世忠召回,任安踏CEO。
始祖鳥和安踏,拋開集團這層關系單論品牌,完全是兩個商業物種。
一個奢侈品級,一個大眾化。一個是社交貨幣,另一個核心用戶群是學生和中年人。
但是剛過兩年,安踏在終端形象的脫胎程度不亞于當年的始祖鳥。
過去
如今
在一場論壇上,徐陽分享了全新的安踏渠道矩陣。
門店分級別,且各級又有清晰的品類傾向或人群。依此為Arena(競技場)、Palace(殿堂)、Elite(精英)、AES(標準)和AS(特色小店)。
這和以前依賴經銷商、千店一面的傳統安踏,截然不同。
“安踏,必須變小。”
徐陽是個很會總結方法論的人,而且常年和媒體打交道,有非常強的爆點意識,擅用反常識思維,提煉金句。 「安踏變小」就是他對安踏渠道改革的華點總結。
變小意味著更靈活,各類門店更有針對性。渠道端,千店千面,直接帶動了零售業態變革。
而且各類門店有不同定位,勢必會倒逼產品及運營做出調整。
道理很簡單,不可能讓5個級別的門店用同一種模式賣同一批貨。
來看徐陽是如何解決的:
抓趨勢:鞋、女子、戶外
從店效目標倒推運營模式:比如越高級別門店,要越發集中賣高單價產品,鞋和功能面料服裝。
線上線下渠道切開:
“線上直接匯報給我,單獨做貨,50% 的貨你有自主權;第二刀,電商切成傳統電商和興趣電商,傳統電商是人找貨,興趣電商反過來。所以這兩票貨不能一樣,折扣和商務模型也不一樣。”
商品IP化
以下將以安踏重點門店類型,舉例說明。
一、安踏SV作品集店:主打球鞋發售的子品牌
安踏SV作品集店(簡稱ATSV),絕對算是安踏渠道實驗的代表性成果。
為此,安踏不惜從李寧挖來鼎鼎大名的球鞋設計師周世杰,由他及企劃團隊集中運營。
主理人運營+以球鞋為重心的零售模式,讓該系列門店有非常強的子品牌感。
就很不安踏。
包括品牌形象設計,logo、英文名縮寫ATSV,也都在釋放類似的信號。
SV專屬LOGO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實驗室UCCA Lab設計
圖為周世杰
品牌內部也證實了這一點:
安踏SV作品集店等聚焦一種品類或特定概念的門店,在安踏內部被視為“品類品牌”
——來源界面新聞
另外就連該門店類型,再細分為白標、黑標,差異化運營。白標面積小,貨品精;黑標規模更大,門店分布也會更廣。
“三里屯SV“白標店78平方米的門店月坪效已經達到2萬元/平方米,整間店月店效超過155萬,保持這個水準,不考慮季節性和月度市場表現浮動,年店效已經超過1000萬元。”
整面鞋墻+潮流科技元素,是ATSV門店的標配
圖為黑標和白標店
自首家ATSV在北京合生匯開業以來(23年8月),安踏陸續在深圳、武漢、南昌、太原各城黃金商圈,開出超50家門店。
今年新開業的上海南京東路「ATSV幻巷」店,是該系列下旗艦級。
5層獨棟上千平的體量,加上與魔都高度適配的歐式中世紀設計,讓SV幻巷在人流量密集的商業街,不止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ATSV幻巷
門店規格的持續升級,也證明了渠道路徑的成功。另一組織變動,也再驗證了這一點:「ATSV幻巷」開業前,安踏正式將ATSV獨立出來,成立“SV事業部”,由周世杰擔任事業部總經理。
總結來看,安踏以門店為單位,驅動零售升級,同時充分釋放了安踏的產品科技力。安踏高端線、明星產品、聯名線等等,有效得到差異化、精品化運營。
產品-零售業態-渠道—子品牌,構成了單位內的正向循環。SV子品牌的成功,會進一步帶動安踏品牌的發展。
只須對比過去的安踏,更能看到渠道路徑的有效性,此前:
大眾化的反饋并不能代表一線城市甚至海外市場,客群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某種程度上,終端的反饋導致了產品端的創意無法落地實現,其實并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去做。
——周世杰
二、從SKP旗艦門店到千平大賣場
在安踏渠道矩陣金字塔中,SV還只是第二級Palace(殿堂),再往上還有Arena(競技場)。待看完絕對TOP的Arena,再來看同為Palace的其他門店。
最高旗艦店級競技場Arena
首店開業于巴黎奧運會前,落地沈陽。2751平的臨街四層獨棟,在整個東北三省商圈都算奢侈。
頂配旗艦店的定位,決定了競技場Arena的貨品邏輯:高客單價+重點品類+強科技性、功能性。具體有籃球系列、跑步、戶外、以及奧運系列、女子等。
在此基礎上,該店也成為安踏專屬空間——
奧運會前后,該店從外立面到內容陳設,透出濃濃的奧運氛圍。冬天,羽絨服是決定營收的重點品類,安踏在該店落地與羽絨有關的藝術展覽,同時借以裝置、影音內容,傳遞冰雪文化。
安踏羽宙
前不久,深圳也落地了競技場Arena。相比沈陽店,新店集中于籃球文化的表達,仍有奧運系列產品及相關元素,但是弱很多。
更國際化,更先鋒。空間設計也更加呼應店名Arena詞源,有大量的羅馬柱、呈現各種競技的運動雕塑,讓本能的體育競技精神,重現于現代競技場。(Arena源自拉丁語 harena ,原意為沙子,指古羅馬競技場中用來吸收血跡的沙地。)
在運營創意上,深圳店有更沉浸的運動體感,就說用中庭一整個區域做籃球場,就夠奢侈的。
與上文SV作品集并列的還有眾多門店,包括palace500、palace300、ANTA GUANJUN、ANTA ZERO、安踏要瘋盒子、安踏女子店和安踏少年店。
第二級 Anta Palace
Anta Guanjun
主打高性價比戶外
文章只選取0碳概念店ANTA ZERO討論。
ANTA ZERO
門店經權威機構認證為碳中和店鋪
對該店我是有印象的,緣于去年底奢侈品時尚媒體LADYMAX發布的一篇合作稿,作者是圈內數一數二的媒體人——唐霜。稿件圍繞ANTA ZERO舉辦的一場可持續運動大秀展開。
ESG、環保可持續,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主題。安踏也立下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并推出包括“風暴甲”“空氣甲”夾克、馬赫4代跑鞋在內經過碳中認證的產品。
再落地超500平的專屬概念門店,聯合可持續平臺canU辦大秀,將可持續理念與時尚結合,足見0碳在品牌敘事層的重要地位,及安踏長期運營的決心。
中國代表團領獎裝備實現50%+碳減排
如果多說一點,就連舊物改造、將積壓庫存再設計辦大秀這種玩法也并不稀奇。是時尚圈、潮牌的環保基操,頭鐵又漲價不斷的巴黎世家、始祖鳥也都玩過。
ANTA ZERO可持續運動 走向街頭秀場
但是只要肯爬過墻頭看世界,學習其他行業的思路,再整合著呈現,怎能不算創新。前幾年的李寧就是例子。
況且今天什么都吃過看過的安踏(或者說徐陽)連「運奢」都能孵化出來,遑論放大幾個敘事議題。
超級安踏
這絕對是個新物種。
有多新,不少人把它比做本國迪卡儂、運動界的宜家。
不同于上述門店的配貨邏輯,超級安踏幾乎覆蓋了全品類——“多元運動場景+單一場景全鏈條產品”,且售價低于常規門店的30%+。
在安踏的定義里,超級安踏是大賣場模式的體育目的地門店,主打一站式購齊+性價比。從冰雪到拳擊,從戶外到游泳,從乒乓球到羽毛球,從成人到兒童…包括歐文系列球鞋都悉數在內。
全品類運動賣場
圖源:華麗志
徐陽及超級安踏團隊接受華麗志采訪時,提到:
“安踏其他門店與超級安踏的最大區別就是,安踏在人流最高的地點開店,在最旺的時候搞活動,而超級安踏能夠自己帶人流進來。”
換言之,超級安踏從起點就埋下賣貨基因。而對于用戶來說,誘因也很直接樸素:一站式購齊+省錢。
團隊還表示,2025年超級安踏將再開出160家。如果這一數字達成,該門店類型將達到200+。
有意思的是,5個月前(24年8月)徐陽接受采訪時,還不愿對超級安踏透露過多,僅克制地將其形容為門店實驗,稱還在貨品調試中。
“太廉價、太優衣庫、太不專業。”他尖銳地評價了部分門店。
“它沒有我們最近推的PG7旅步緩震跑鞋的399元。它缺了專業性,它純粹是低價。”
而在他的規劃里,超級安踏是要改變行業規則的大殺器。在價格和專業性上,都要有絕對的優勢。便宜不等于不專業。
近半年的時間里具體發生了什么,我們還不清楚,但是能通過對比早期超級安踏和最新門店之間的區別,對徐陽口中的大殺器為什么可能成立理解更多。且有理由預測超級安踏還在進化中。優勢會更明顯,短板或者你我顧慮的部分會越少。
到了理想情況下,超級安踏能將一站式購齊-省錢-專業性,這個不可能三角跑成型,形成門店模型。
三、大眾定位,品牌向上
老實講,研究完超級安踏我才明白,徐陽曾說的“大眾定位,品牌向上”是什么意思。
徐陽接受晚點采訪談到(23年10月),安踏門店平均客單價能到 670-680 元。晚點敏捷反問道:
《晚點》:不是說大眾定位嗎,怎么客單價還變高了?
徐陽:大眾定位、品牌向上。不是價格向上,是客單向上,連帶率向上。
你買 3 雙襪子,一雙襪子 10 塊錢,連帶率 3,客單價 30;你買 3 件衣服,我們平均件單價是 200 塊錢,一共 600 塊錢;如果你買 3 雙鞋,我們平均件單價 400 元,客單價就是 1200。
這三種貨品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多賣鞋,我的客單價就可以往上走。
現在的安踏,夏天幾乎只有兩種衣服,圓領 T 和翻領 T。以后夏天怎么做?賣夾克。
始祖鳥夏天店里幾乎不賣 T 恤,永遠在賣防風夾克。風殼不是皮膚衣,皮膚衣在消費者認知里只值 600 塊錢,始祖鳥的風殼要賣 2000,所以商品的 IP 很重要。
接下來安踏的商品矩陣里要有 IP,每個商品要有自己的名字。明年夏天我們會推出 “空氣甲”。一件 T 只值兩百塊,一件夾克再便宜都值得三四百元。安踏的研發能力可以做到,它的效果和 Gore-Tex 一樣,我們用高端的科技去賦能大眾市場。
所以大眾定位不是只有便宜,而是平替。
「大眾定位也是品牌的定位,同時品牌向上」在很多marketing人心里,這幾乎是個只能貼在PPT、出現在演講中的場面話。實現的難度,幾乎和解釋一個悖論等同。
但是今天的安踏實現了相當部分。通過渠道路徑,安踏變小,不同人群走進了更適合自己的那類安踏門店。
想起來徐陽在多次受采訪時都曾提到,自己是市場營銷專業出身,而在他之前安踏三任CEO,丁世忠、鄭捷、吳永華都是銷售背景。(以前那個經銷商時代,這是必然)
至于安踏現在為什么需要一個頂級的marketing。徐陽曾說:“我們喜歡從人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渠道里面去買不同的產品,以不同的價格,所以安踏不可以用同一個渠道、同一票貨、同一個價格面對不同的人。”
“大眾零售是做貨,考核商品的動銷率、售罄率,而高端零售是做人,關注消費者進店的體驗,并且越大眾越做貨,越高端越做人”。
人人人,又是這個人群命題。「大眾定位,品牌向上」這個難題,通過細分人群得到解決。渠道路徑+門店單位是那個具體方法。
回頭再來看如今的安踏,潮流高端如SV作品集也好,大眾平替如超級安踏也罷,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安踏。它多變的形象或許還不能被普遍買單,產品專業性這個價值也被相對化到讓人下意識存疑,但好在還有時間這個衡量維度。
今年只是安踏大考的第三年,進化仍在繼續,我們可以保持觀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