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廣告熱潮,這些廣告有什么噱頭?有什么意義性?
Gap廣告中時??梢娡揪?/strong>
來源:evoketw
(由MONO 重新排版)
無論你是不是同志,無論你認不認同同志平權的觀念,全球社會有越來越多人關心同志權益議題。時尚品牌抓準話題性,主攻認同LGBT族群(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消費者,大打同志情侶牌,就算沒有真人情侶,也來描繪跨性別情節,表達對于性別平等的主張。在10位男性中有9位是同性戀、剩下一位是雙性戀的時尚圈中,當然不會錯過同志廣告熱潮。這些廣告有什么噱頭?有什么意義性?看了就知道。
現代社會大眾對于性別平等的開放態度,以及越來越多以同志為主角的廣告,讓人幾乎忘記20年前第一則以同志情侶為主角的廣告,曾經受過多么激烈的抨擊。1994年Ikea推出以不同類型消費者為主角的系列廣告,其中一則“餐廳”(Dining Room)廣告由一對同志情侶逛Ikea家具為主題,兩人像朋友般逛逛聊聊。廣告只先在紐約、費城、華盛頓三個城市播映,還得在過了10點之后的“非家庭觀賞時間”播出,竟然引起美國家庭協會(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攻擊抵制,還有一家Ikea分店受到炸彈威脅警告,想來確實過于激進。
史上第一部以同志情侶為主角的電視廣告由Ikea首發先聲
品牌和廣告商沒有因此對同志主題廣告卻步,引發效應反而激發更多創意,其中以情欲為手段最為直接。2010年,Armani Exchange在情人節播出三對情侶的親昵廣告,標語寫著“分享愛”(Share The Love),胴體半裸濕潤光滑、表情動作曖昧煽情,其中有一對是異性戀情侶、另兩對分別為男女同志情侶。廣告一播出,再度引起媒體監督團體OneMillionMoms.com指控:“廣告情色內容毒害孩童心靈健康?!笨棺h文還特別針對模特性別多加著墨。
Armani Exchange的情人節促銷廣告引來反同團體撻伐
其實Armani Exchange廣告已經算含蓄,少男肉體抓拍強者Bruce Weber大叔的作品,才是真正把玩想像空間與尺度邊緣的杰作。2012年為Abercrombie & Fitch拍攝4支以男子摔角運動為主題的廣告,以慢動作刻畫在年輕選手們香汗淋漓的肉體搏斗畫面,訓練之后的集體淋浴,還有一幕凝視熱吻,將純粹的運動訓練記錄,誘導聯想至男子之間超越同袍的曖昧情誼。其中一支影片標題“其他運動只需要一顆球。摔角則需要兩顆?!保∣ther sports require one ball. Wrestling requires two.)間接調戲了觀眾的想像力,臉紅心跳地佩服著大師功力實在了得。
除了咸濕路線,同志話題走向人權提升的嚴肅面向,也讓廣告另辟溫馨新天地,主打情侶之間的真摯感情。廣告向來清新的Gap,在2012年祭出兩男套入同一件T恤的“Be One”廣告,青春純愛看著舒服;Ray Ban的75周年“絕不隱藏”(Never Hind)的手牽手游大街影像,鼓勵同志走出衣柜、面對自我,亦極具代表性;還有Urban Outfitters女女輕吻廣告、意大利品牌MSGM 2014秋冬廣告,都無聲地為同志朋友們加油打氣著。
MSGM 2014秋冬廣告請男模女模親昵互動,廣告服飾也歌頌同志愛情
模特扮演動作實在不夠看,請真實名人情侶現身才有力道。2011年J.Crew廣告邀請品牌旗下設計師Somsack Sikhounmuong(現為Madewell創意總監)和男友Micah共同演繹新品。瞧瞧兩人在鏡頭前羞澀到連牽手都不敢,Micah單手抓著男友手臂,設計師本人連臉都只露一半,可能和同為同志的創意總監Jenna Lyons一樣喜歡低調些,還是把戀人的濃情蜜意留給小倆口吧。
J.Crew前品牌設計師Somsack Sikhounmuong(左圖左、右圖)和男友Micah(左圖右)一起為品牌廣告站臺
不過還是有名人情侶在鏡頭前大方曬恩愛,Gap在2012年尾請到大叔級歌手Rufus Wainwright和丈夫J?rn Weisbrodtare甜蜜相看兩不厭,眼中只有對方的表情,讓人不由自主戴起太陽眼鏡。2014年票選最受歡迎的同志廣告,也是由室內設計師名人Nate Berkus和未婚夫Jeremiah Brent為Banana Republic拍攝的廣告,滿是溫馨甜蜜。平時就經常見到兩人走在街頭,不是穿情侶裝就是玩親親,好感情在鏡頭前更是顯露無遺。新婚多年育有一子一女的演員Neil Patrick Harris和David Burtka搶在2014過年前,亦為英國品牌London Fog拍攝你儂我儂廣告。兩人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但放閃功力從不輸人,看兩人親密又自然的小動作,令人只羨鴛鴦不羨仙。
名人同志情侶光環大,(由左至右)David Burtka和Neil Patrick Harris、J?rn Weisbrodtare和Rufus Wainwright大方在廣告上曬恩愛
隨著多元成家的議題在全球發燒,廣告也走向同志生活的家庭面向。美國百貨公司J. C. Penney邀請同志家庭成員和下一代一同入鏡,2012年母親節首次將現實生活中的三代同堂女同志家庭搬上廣告,阿嬤、媽媽、女兒一同出鏡,即使現今也少有如此廣告創意,忍不住拍手叫好。同年父親節J. C. Penney加碼續邀同志爸爸接力演出,大受好評,而且該年度代言人正是同為同志的名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同志精神實踐得相當徹底。
美國百貨公司J. C. Penney貫徹同志精神,除了邀請Ellen DeGeneres擔任代言人,連續母親節和父親節都請到同志家庭擔綱演出
跟隨同志婚姻合法化在各國的抗爭興起,更多廣告創意著墨于婚姻大事,結婚相關產品也陸續緊抓話題拍廣告。臺灣有喜餅公司伊莎貝爾推出的牽手30年真人同志情侶<他他篇>,美國百貨Nordstorm賣婚紗禮服當然把新郎新娘們全都攬作伙,“The Ultimate Wedding Party”廣告中無論是何種性別結合的夫妻,皆一同開心熱舞。
美國百貨Nordstorm重視同志結婚市場,婚紗禮服廣告也有同志情侶現身
尤其是Tiffany & Co.在今年推出的訂婚戒指系列廣告,廣受各界重視,原因在于這是品牌首次邀請真人入鏡拍攝廣告。往常Tiffany & Co.廣告會避免任何真人露面,純粹讓首飾單獨呈現,將影像重點都放在首飾中,頂多只有手模戴著展示。這次竟開首例加入7組素人情侶拍攝廣告,其中安排一組紐約男同志情侶檔,代表了品牌對于同志婚姻的支持意義。在各大品牌的領頭作用之下,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廣告加入同志元素,但話題性終究會過去,同志人權是否能夠真的受到尊重,還有很多繼續努力的空間。
Tiffany & Co.在2015年推出的訂婚戒廣告邀請同志情侶入鏡別具代表性和意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