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客戶愿意花100W做視頻,但不愿花10W做支H5?
不知道,你在服務客戶時是不是也遇到過這類情況?
這情況,在今年可以說尤為凸顯,甲方為什么更喜歡視頻,而不是H5?這個問題,在小呆看來,可以從4個方面來思考:
1、H5還是太嫩了,很多人不認識
H5再有優勢,再有沖勁,他也還是個新鮮貨,出現時間,不過幾年,而視頻這類,出現多少年了?電視廣告出現多少年了?恐怕比我們大多數人的年紀都要大的多!
就像是你去街邊餐館吃飯,你肯定會選自己熟悉的餐廳,而自己不熟悉的,就算門頭做的再好看,你可能都會顧慮,萬一東西不好吃、不衛生怎么辦?
2014年前,幾乎沒人知道H5。當一切變的未知時,熟悉度就會成為重要參考標準,因為你知道這么做,會有什么樣的反饋和效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為新事物冒險,這樣失敗的概率太大了。
又像是PPT和keynote同樣是幻燈片軟件,雖然,很多人能意識到keynote要更好用和好學,但還是用PPT的人多,誰讓人家名氣大,存在的時間長呀!
所以,H5對于視頻來說,還是太年輕了。
2、H5的傳播力,好像不如視頻好
其實H5在傳播力層面,真不比視頻差,而且還能精確統計流量,這是傳統視頻完全做不到的。
但是,如果你從常識層面來想,就不是這么回事兒了,大家普遍會覺得,H5只能在手機上看,或者說,只能在微信里看,其實H5是可以在任何APP里看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但是,視頻不僅僅可以在手機里看,視頻還可以在電視、電腦、戶外大瓶上觀看,可以說,只要有屏幕,就能看視頻,屏幕與視頻共存!
居然視頻能展現的渠道比H5要多,我干嘛不做這個更有延展性的?
這個問題大家還沒有答案,但是很期待!
現在的移動設備,還沒有做到,可以再任意屏幕間相互聯動的層面,所以,H5在傳播力層面想碾壓視頻,可能還真的到5G時代了。
3、看視頻不費腦子,看H5費腦子
H5在剛出現時,就是因為他有著區別于視頻的互動性,才讓他脫穎而出,成為了內容傳播與設計的一個非常大的聚焦點。
但眼瞅著這幾年,大家一方面過度開發H5玩法和形式,一方面又玩命的產出各種同質化的H5,在這樣的內容轟炸下,再有好奇心的粉絲們,也都被刷成麻木的僵尸了。
現在來看,H5的內容和形式是有些開發過度了。
這就好比,你特別愛吃一道菜,如果連續讓你吃上一個月,你試試看?
交互是個好東西,但是玩多了,人就會膩,H5過去兩年,在交互層面真的開發過度了,你們發現了么?
現在,H5里的交互,真的開發過度了。這么說的話,還真不如讓我看個視頻吶,啥也不用點,也不用費腦子,我希望被你們安排,而不是讓我做選擇,真是累死了。
4、視頻是可以轉成H5的
其實,很多甲方會這么考慮,我做一支視頻,可以投放電視、戶外大瓶、還可以在朋友圈轉發,如果覺得在微信里轉發效果不好的話,我只要稍微把這個視頻加工下,安上一個打開頁面和一個落地頁面,他不就又是一個H5了么?
一石二鳥,真是又便宜又好用,我做了一支視頻,只要稍微改改,就又多了一支H5,這買賣絕對劃算呀。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我花大價錢做了一個超屌的H5,他可以轉成視頻去更多的媒體上傳播么?
答案是:不可以!
這么一對比的話,我干嘛要做H5,還是先做視頻吧,視頻的優勢還是更大一些。
綜合以上4點來說,這就是小呆理解的,為什么視頻在近期,要比H5更有市場的原因了,雖然視頻的造價要高于H5,但是,他給人的感受是,更管用、更廣泛、更穩妥、也更受歡迎。
很多甲方確實是這么理解的,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是現階段的一個普遍認知,而認知這種東西不存在對與錯,只在于你相不相信,但認知這樣的東西同時能決定從業者的命運,決定市場的走向。
究竟是做視頻好,還是做H5好?這應該會是一個永遠會有爭議的問題,不知道你會怎么認為?希望看過本期內容的你,可以給我們留言~
好了,這就是小呆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對你有收獲!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H5廣告資訊站(ID:H5-zixunzh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