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過喜茶!1城開出140店,茶顏悅色如何躥紅?
作者 | 蘇秦
來源 | 首席營銷智庫(ID:iyingxiaotong)
僅在一城,就開了140余家線下直營店,誰能做到?茶顏悅色,給了我們答案。
這幾年,經歷了了茶飲的井噴式爆發,喜茶隊伍排成長龍,幾個小時的等待“只為這一口茶”是常態;奈雪之茶的“軟歐包+奶茶”也成為了很多人的消遣新方式。
而在茶飲市場漸漸回歸理性的今年,茶顏悅色依舊“高燒不退”,火熱程度,遠超喜茶、奈雪,沒有走出長沙,卻在各地都出現了山寨,甚至在韓國,被合法注冊商標,成為了“正版山寨”;茶顏悅色,儼然成為又一個現象級茶飲品牌。
(圖片來源茶顏悅色官網)
絕地求生
遍地開花
“坦白說,茶顏就不是在一個偉大創業理想下誕生的,起初就是個失敗很多次之后有一個謀生的手段。”談起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往往認為是“機緣巧合”下的選擇。
(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
呂良,本科文憑,廣告策劃出身,創業做餐飲以后,做過雞爪,也加盟過奶茶店,都沒成功。因為自己喜歡喝茶,但覺得傳統茶沖泡比較麻煩,口感也比較單一,希望做出一種咖啡工藝的茶,于是自己開始了茶飲創業之路。
那時風靡大街小巷的飲品店,都走和COCO類似的風格,可愛、卡通。他坦言“我不想跟他們一樣,而且我知道我跟他們一樣,一定死,因為做不過他們。”
因此呂良一開始就確定了要走“國風”路線,沒想到,做了幾年以后,走著走著,發現原來(國風和茶飲結合)這是個風口。
“本身中國風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而且我們的發展,正好趕上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勢。”呂良說,“這不是我能猜中的,還是有運氣成分。”
茶顏悅色的初心,是想做“一杯有溫度的茶”,將中茶西做,將傳統國風,全方位融入品牌之中。而這無意之舉,在現今的茶飲市場,開辟了特色鮮明的國風茶飲細分品類,成功實現自我定位。
骨子里的中國
讓國風滲透進產品
茶顏把年輕人對文化的理解看得很重。一個產品或場景做出來,要去找消費者的共鳴。因此,在產品打造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如何將國風融入其中,并且以比較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出來。
國風視覺設計
Logo以團扇、佳人、八角窗等傳統中式符號組成,一下就與時下奶茶logo拉開了差距,在市場上有了較高的辨識度。
(圖片來源茶顏悅色官網)
茶杯的包裝設計,搭上國潮順風車,以故宮博物館名畫IP搭配別致詩句組成。
茶顏悅色每年都會花費十幾萬向博物館購買IP,來支撐體系化視覺系統。中式國風氣質的完美融合,實現了其市場的獨特視覺占位。
國風點單牌打造
產品命名方面,紅茶系列被命名為“紅顏”、綠茶系列則是“浣紗綠”,堅果豆類混飲料有了“豆蔻”的美名,花茶被譽為“花間詞”江南韻味,古風詩詞,氤氳心中,將文化打造成為了消費選擇偏好。
國風體驗空間
茶飲之外,開辟了中國風茶飲體驗空間,讓茶飲文化也變成可觸摸的體驗式場景。
一片桃花源、一方水簾洞、一個竹林煮茶空間,古香古色的格調,可以駐足小憩,可以小坐看書,當然也可以來一杯茶顏。
從內到外產品的打造都透露出一股濃濃的國風,因而受到年輕人的熱情追捧。
小而極致
恰到好處的定價
細心喝過茶顏的人會發現,茶顏的容量要比市面上其他奶茶少,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個邏輯很奇怪:少怎么還會是火爆的秘訣呢?消費者不應該更少選擇它嗎?
這也是顏茶在定價策略上的一個小心機,在保證真材實料的基礎上,怎么把價格降下來?不難發現,茶飲并非牛飲類飲品,很少有消費者會因為多50ml或者少50ml而影響購買選擇。
因此茶顏選擇了一定程度上縮減單杯量,降低成本后,也成功將產品價格控制在14—18元這個區間。
在市面上的奶茶動輒20、30元的時候,這個價格無疑極具競爭力,踩在了讓人能輕松支付的心理安全區位,讓價格絲毫不成為成交阻礙。
密集布局
營造區域特色渠道
茶顏悅色的渠道策略也非常獨特,它用了密集開店式打法。
一方面,茶顏悅色在長沙開店非常密集。中心商圈以及人流量密集處,大量開設直營店,十米一家,一街十店,毫不夸張。
如此高密度的布局,有哪些考量?
首先大大減少了排隊等候時間,營造良好的消費體驗,增強品牌好感度;
其次提升了品牌曝光率,高密布局,增加茶顏與消費者的接觸頻次,當你想要喝奶茶,它會率先浮現在消費者腦海中,并且可以隨地買到;
最后,便于協調和管理,尤其在品牌創業初期,很容易遇到管理瓶頸,密集式布局,讓管理和監督更有效便捷。
另一方面,茶顏悅色前期保持了高度專注,穩扎穩打逐步擴大市場。
這是營造一種地域文化,讓本地消費者有一種“只在長沙才能喝得到的茶”的優越感。
同時,這種“長沙才有的茶”,刺激了外地消費者的好奇心和消費欲望,雖然這讓茶顏屢屢陷入山寨風波,甚至被山寨到了韓國,但一次次風波過后,卻也進一步推動了茶顏悅色的知名度。
互動推廣
讓客戶成為“自來水”
茶顏悅色的推廣,走起了反商業套路,沒有代言人,沒有大咖、沒有密集廣告。可見的物料,大約就只有一張點單牌,但它又以各種方式,和消費者頻繁地進行互動。
沒有廣告來告訴消費者喝茶技巧,全程員工講述,“一條、二攪、三喝”。這不是他們不會做喝茶指南,目的只是為了增加互動。他們偶爾還策劃活動,比如去年十月,茶顏悅色在微信上傳了自己的表情包:茶小顏的日常。
這套表情包上線后,茶顏悅色不僅在線上進行了推廣,線下可憑下載表情包領取“豆本”。
茶顏悅色的公眾號、官方微博,這些年輕粉絲聚集的地方,維護得都比較走心。每篇文章內容、排版都和品牌調性保持一致,和粉絲的互動也很接地氣,與粉絲同樂。
最還有殺傷力的大約還是服務推廣,夏天有專門供應的十滴水,風油精和防打腳創可貼,這些細節上的用心互動,讓人心頭一暖,成了“自來水”,口碑由此傳出。
“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更是一次大膽又成功的“服務&推廣”嘗試。
很多用戶被感動,不少粉絲會曬自己“免費求償”的經歷來點贊。從現實操作的角度講,店員失誤難以杜絕,以此維護口碑,形成良性互動,讓失誤成為推廣素材。讓“自來水”漸漸變成“死忠粉”。
在茶飲市場亂象橫生的時候,茶顏悅色,開辟出了“中式茶飲”這一獨特的細分品類,同時,在后續運作中,堅持做好茶,堅持不盲目擴張,堅持真誠對待客戶,無招勝有招的營銷手段,讓它牢牢占據了長沙茶飲第一寶座,將影響力漸漸擴展到全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