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特斯拉的先行者,貝塔佩斯的顛覆式創新為何破了產?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一直以汽車行業顛覆式創新者被大眾熟知。而在特斯拉之前,早已存在新能源汽車先行者——貝塔佩斯。貝塔佩斯早在2007年前提出新能源代替汽油車的想法,并獲得2億美元投資在以色列投入市場,為什么這個顛覆式創新產品沒有火起來,貝塔佩斯到底經歷了什么?(文章參考知乎孫志超)
2006年,阿加西在沃爾沃世界經濟論壇提出用可再生能源汽車代替傳統汽油車的想法,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2007年便成了貝塔佩斯公司,致力于找到一種解決方案,讓可再生能源汽車代替傳統汽油車。
可再生能源汽車有著先天的缺陷在于以電池供電,續航能力一直是技術突破點。貝塔佩斯早于特斯拉提出電池轉換站的概念,提高汽車的續航能力。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汽車制造成本過高,導致售價遠高于電動車。
借鑒于電話行業,消費者購買電話,擁有電話所有權,通訊與上網費用另外計費,通訊服務由運營商提供。這種拆分的銷售方式,讓消費者不需要一次性付所有的費用,僅需支付固定成本,而彈性消費單獨計算。貝塔佩斯提出將汽車與電車拆分銷售,消費者只需支付汽車的費用且擁有汽車所有權,電動車價格與傳統汽油車相當;電池所有權歸貝塔佩斯所有,消費者根據里程支付電池充電及更換費用,這種商業模式對于整個汽車行業都是前所未有的。
2008年,憑借超前的模式讓貝塔佩斯獲得2億美元資金支持,2010年在特拉維夫建立第一家體驗店,2012年再獲數億美元投資,貝塔佩斯在以色列與丹麥正式建立設施投入市場。如此超前的模式,解決了電池蓄電的問題,遺憾的是,僅有少數人購買了汽車,在投入市場的幾年間僅銷售不到一千五百輛。
2012年,貝塔佩斯CEO阿加西辭職,幾個月后下一任CEO被解雇,再下一任任期也不過幾個月,2013年貝塔佩斯申請破產。
這個特斯拉的先行者,早在特斯拉之前就已經把電動車的模式應用到市場,到底為什么沒火起來,為什么最終以倒閉收場。
投入資本過高,高估市場
可再生能源汽車在基礎設施投入巨大,主要是電池轉換站的建設成本,需要鋪設大量的轉換站才能在一個地區維持汽車的持續運作,如此高額的投入,低迷的銷售讓企業入不敷出。
顛覆式創新產品打破了原有業務線的生態平衡,損害了原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是每一個顛覆式創新的特性。原有業務線提供的產品已經大面積,普遍性解決用戶的某類需求,而顛覆式產品在一開始市場接受度并不高。
接受顛覆式創新產品需要拋棄原有的解決方案,對于可再生能源汽車來說,新的產品轉移成本過高。在投入市場初期,雖然提供了體驗店供意向用戶體驗,但是投入市場初期將一切重心轉移至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投入最高的部分,沒有通過灰度測試,驗證想法的可行性。
”沒有差異“的顛覆式創新
到了現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油車有著明顯的品牌車標差別,外形差別,車牌差別,一種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不是新能源汽車的識別性。但是貝塔佩斯并沒有,第一代的新能源汽車把原有的機型進行改裝,沒有特殊的設計,沒有品牌的差別,只是把驅動模式改為電動,。而在外部來看,一點差別都沒有。
另一方面,貝塔佩斯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汽車,但是沒有專注單一地域,沒有迎合單一市場用戶需求。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