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事件的熱點,到底該不該跟?
答案:不該。
當追逐熱點,或者所謂的借勢營銷成為一個標準固定動作的時候,它存在的意義也就沒那么大了。還有所謂的跨界營銷、所謂的倒計時海報,也都面臨這個問題。
每一個借助優衣庫事件進行傳播的品牌,都是愚蠢的。
來源:老金扯淡(微信號:socialab)
一個社會熱點出現,要做如下的斷定才能采取該有的動作。
1、是否是正向的,優衣庫事件明顯是隱私權被侵犯,更不可能是優衣庫為虛擬穿衣做的營銷。
2、是否和品牌相關聯。有一個朋友說現在的熱點營銷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我非常認可。生硬地把熱點和品牌關聯到一起,不如不做。
3、是否合理合法。很多品牌在明星熱點出現的時候,直接用明星肖像,是侵權的。在法制的國度里,這一次失誤會導致巨大經濟損失。
4、受眾的情緒是如何的。網絡暴民是存在的,即使有些事你做的是對的,話語上歧義,也可能導致一場品牌的災難。
5、時間點很關鍵。雖然說互聯網唯快不破,但不能因為快而降低品質。一般的熱點,不能在六小時內關聯上就沒有做的必要了。
按照上述的小原則,杜蕾斯沒有做劉翔結婚,也不會做優衣庫事件的緣故就很清晰了。
替那些被催促客戶說:“來,這個熱點快做一下”的傳播國內工作者說幾句。
1、很大程度上,抓熱點這事因我們而起,當初我們把抓熱點做為重要的傳播手法之一。杜蕾斯、可樂、京東等都因此收獲了一些傳播紅利。“受眾總去朋友所在或者熱點發生的地方”這原則沒錯,但品牌如何和熱點結合是一門大學問。當然,我們也犯過一些錯誤。
2、不是每一個熱點都要抓。
3、熱點只是傳播里的小甜點,千萬不能當作正餐來吃。
4、甲乙雙方應先制定好對熱點捕捉的標準,有正確的三觀。
5、寧可放過不能犯錯。
匆忙寫的,不很謹慎,表達態度,而已。
ps:現在的微博熱搜“杜蕾斯”上榜,是大家再問杜蕾斯小編起床了么?我有點哭笑不得。到了重新審視社交網絡傳播的基準是什么的時候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