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庫財報探秘:奢侈品電商是場跑不完的馬拉松?
根據麥肯錫《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中國年輕人買走了全球1/3奢侈品,“80后”和“90后”年齡段是購買主力。隨著中國千禧一代消費能力崛起,明星藝人帶貨購買力增強,奢侈品電商被看成是下一個藍海市場。
2019年6月13日,奢侈品電商寺庫集團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未審計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總銷售額(GMV)超過22億元,同比增長97.1%,實現了連續11個季度持續增長;一季度平臺活躍用戶快速增長達30.5萬,同比增長89.6%。
但是從營收來看,其營業利潤為2140萬元,同比下降8.1%。凈利潤為1580萬元,同比下降39%。寺庫普通股股東應占凈利潤為人民幣1420萬元,同比下降44.7%。
寺庫2019年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可謂是喜憂各半:雖然營收和用戶處于繼續上漲,但整體的凈利潤在下滑。眾所周知,奢侈品屬于暴利行業,對于寺庫而言,利潤下滑的背后未來該何去何從?
寺庫奢侈品電商生意未來的三大支撐
一,推出法寶——庫店
2018年6月,寺庫推出社交電商品牌——庫店,模式和現在勢頭強勁的云集微店類似,同樣是采取招募大量店主和利用社交無限裂變的方式進行推廣營銷。區別在于,庫店可以承接寺庫的供應鏈,經營奢侈品,擁有良好的品牌聲譽。
自6月份庫店正式啟動至今,用戶群體不斷增加,月交易額近千萬元。社交電商的裂變模式的確引發了用戶的急劇增長,這一點從寺庫發出的2019Q1財報中也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度,寺庫(GMV)超過22億元,同比增長97.1%,平臺活躍用戶快速增長達30.5萬,同比增長89.6%。
盡管增速很快,庫店不只有線上的形態,還與線下門店相結合,這也是庫店和別的社交電商最大的差異點,也是庫店推出的意義所在。
二,營收和高凈值用戶量增長
近年來寺庫不停地舉辦各種活動,擴大了自身知名度,吸引了眾多用戶,促進了交易總額和用戶數量的增長。雖然從2018年的用戶增長速度來看,其增速正在放緩,但從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商品交易總額為22.065億元,同比增長97.1%。寺庫憑借2700萬的高凈值用戶、64.3%的訂單增長率,成為國際奢侈品大牌的首選合作對象。
寺庫能夠獲得眾多行業巨頭的青睞,主要與其所有的高凈值人群精準圈息息相關;超過2700萬的高端用戶,甚至平均客單價高達上千元,這與眾多精品大牌的目標用戶高度粘合,活躍用戶的不斷增加,是寺庫掌握合作“優先話語權”的一個重要砝碼。
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其中八零后、九零后消費者占到中國奢侈品買家的71%,愛馬仕、Burberry、Gucci、路易威登等國際頂級品牌,也開始向慢慢線上開拓。作為奢侈品電商的領頭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寺庫的訂單量和用戶率還將繼續增長,從總體訂單和用戶量說,奢侈品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三、“跨界”策略,業務版圖不斷擴張
自2012年以來,全球經濟呈現疲軟現狀,富人財富縮水。然而,亞太經濟區的活動依然突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奢侈品快速增長的主導市場。全世界25%的奢侈品是中國人購買的,新富階層的涌入支持了中國奢侈品消費的熱潮。保守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量將超過日本等奢侈品購買國家,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以奢侈品起家的寺庫,似乎看好趨勢從神壇“跨界”到了普通大眾,近期動作頻頻:先與眾信合作逐漸打通出境旅游,又與金融巨頭玖富成立合資公司,進而多次助力藝術市場,實現藝術領域的“破冰”;致力高端消費的寺庫集團,正一步步拓展其它跨領域的參與度。
寺庫將參展的全球知名畫廊作品,同步到線上平臺,繼而以寺庫商城小程序、寺庫APP、寺庫藝術APP等多端口前期宣傳。此外,寺庫和很多平臺一樣實現了積分折扣、庫分期、O2O大額支付,這是向金融服務邁出的一步,這些方式都是為寺庫推動藝術品走向市場化的一股強勢助力。
凈利潤下滑背后,寺庫奢侈品電商也潛藏著危機
寺庫集團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未審計財報顯示,營收處于繼續上漲,用戶量在提升,但整體的凈利潤在下滑,寺庫奢侈品電商仍然潛藏著危機。
現在的寺庫,雖然緊緊的把握住了高端消費人群,并且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延伸,將自身平臺和用戶生活黏合的更牢固。但是如果寺庫的營收和融資不足以支撐后期輸出的話,那么一切布局的結果將不容樂觀,更會讓投資者產生相應的質疑,更何況,目前整個市場假貨泛濫一直是困擾電商行業的一個因素。
一,假貨泛濫,奢侈品電商信任成本高
“包”治百病,沒有什么是一個奢侈品包包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個”,這句話耳熟能詳。不過如今假貨高仿滿天飛,可真正讓消費者放心的商家卻越來越少,近日發布的《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2019》顯示,客戶買到假貨的可能性超48%,LV、Gucci、香奈兒位列假貨排行榜前三。
現在的消費者也已經越來越理性,商品的品質無疑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特別是90 后和00 后會在自己可以負擔的起的前提下買自己認為最好的、最能保證品質的東西。
要客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購買力主要集中在千萬以上凈資產的核心消費者,占人口千分之三的400 多萬名中國要客2018 年貢獻了62%的奢侈品市場消費額。這一群體偏好境外購物,如何讓這些高凈值人群,擁有信任度讓消費穩步上升,是目前拉動內需、振興國內消費市場的關鍵點。
二,稅率改革,優勢降低
社交電商的強勢無疑也引發了巨頭的加入,唯品會做起了和愛庫存、好衣庫一樣的生意,阿里巴巴、京東和蘇寧不約而同地做起了拼團。
奢侈品電商寺庫在2017年9月2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上市第一股。作為中國國內知名的奢侈品在線銷售平臺,寺庫也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和阿里巴巴等平臺出現正面對決的局面,行業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同時,奢侈品跨境電商同時還面臨稅改,2019年1月1日《電商法》一落實,寺庫針對稅改政策,調整價格。原來需要繳納22%-26%不等的一般貿易綜合稅,調整后只需要交11.2%的跨境電商綜合稅,到手的商品價格會大幅降低。再加上全球奢侈品品牌正在努力消除全球價差,現在,不論自營模式,還是買手制的奢侈品電商平臺,都失去了原有價格優勢;垂直奢侈品電商生存空間看起來不大,這一系列問題在奢侈品領域更是被無限放大。
線下始終更占優勢,奢侈品電商是場跑不完的馬拉松?
《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者數字行為報告》統計顯示,電商純線上購買行為僅占奢侈品購買行為比例約12%。奢侈品觸達目標人群的主陣地仍在線下,與一般消費品不同,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看重體驗感,即便線上平臺日趨成熟,線下門店仍是奢侈品的主要購買渠道。
2018年許多奢侈品牌加快了線下門店的改革步伐。愛馬仕于2018年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開設了新旗艦店,根據愛馬仕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表示,新旗艦店的開幕,推動了亞洲地區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此外,Celine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翻新線下店鋪,除了更新店鋪,Celine還將在全球范圍內大量新增并遷走一些店鋪,同時對一些線下門店進行擴張。
麥肯錫認為,在未來線下渠道將會繼續起著主導今后的奢侈品銷售的作用,未來幾年的線下門店年均增長率將達到6%左右。因此,盡管線上策略是用來滿足年輕一代支付習慣,并且接近年輕消費者的捷徑,但線下去掉在未來仍然將是購買奢侈品的主要戰場。
《2019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人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達到1457 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42%,其中國內總消費增長17%,回暖趨勢明顯。2019年1月1日,作為我國電商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規《電商法》正式落地并實施,電商的市場勢力發揮優勢,奢侈品品牌對電商的營銷模式已經漸漸認可了。
當下很多奢侈品品牌開始投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懷抱,這對于平臺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也是國內奢侈品電商突圍成功的關鍵。可見,國內奢侈品電商市場未來注定是個大蛋糕,消費升級和新一代消費者崛起,奢侈品電商未來值得期待。
文,蛇眼財經記者/胡曉玲,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