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財報解讀:如何打破虧損“魔咒”?
2013年是“互聯網+”背景下的在線教育元年,在互聯網+的背景下,2013年可稱為在線教育元年。這一年,以DaDa、VIPkid等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除了創業公司,互聯網巨頭們也紛紛在這一年殺入了在線教育。同年8月,百度推出的獨立二級域名百度教育正式上線;10月,網易又跟Coursera正式合作,建立了Coursera課程的中文學習互動社區。在線教育一時間成為了新的資本風口。
在2011年成立的51Talk,是最早開辟在線教育版塊的中國公司之一。然而早早起步并沒有為51Talk帶來實際的利潤。6月14日,51Talk發布了2019年Q1財報,51Talk在該季度凈營收3.23億元,凈虧損為0.633億元。
作為赴美上市第一股,51Talk的財務報表顯然不盡如人意,結合去年所公布的財務狀況,難免讓人覺得51Talk似乎中了難以盈利的“魔咒”。
“魔咒”纏身
51Talk一開始主打在線成人英語教育。2016年,51Talk青少兒的業務收益首次達到了總營收的一半,51Talk宣布正式轉型K12,專攻青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同年,51Talk赴美上市,成為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的赴美上市第一股。然而,51Talk近幾年的盈利狀況并不如它的名聲一般亮眼。
根據51Talk向外公布的財報數據,蛇眼財經對51Talk自2016年到2019年的營虧數據進行了整理。
2016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51Talk一直沉淪在虧損的泥沼里,無法脫身。
高額的運營成本是導致51Talk虧損的一部分原因。對在線教育企業而言,打響知名度非常重要。為擴大知名度,51Talk請知名明星做產品代言,大范圍鋪設廣告牌,冠名一些大型綜藝節目。據統計,自2014年至2018年一季度,51Talk的營銷費用合計21.21億元。2016、2017年,51Talk的營銷支出均超過同年凈收入。入不敷出,談何盈利?
市場競爭激烈也是一方面。在線教育的火爆,吸引了不同背景的參與者紛紛入場。新東方、好未來等線下教育企業迅速開啟線上業務;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為了覆蓋整個用戶場景,相繼推出線上教育平臺;DaDa、VIPKID等主打在線英語教育的企業也順勢成立。狼多肉少,競爭自然激烈。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51Talk堅持了以往“低價圈地”的主張,打出了“普惠式教育”的口號,與同行同臺競技。低價模式使得51Talk占據了國內一部分市場,但這也使得51Talk的利潤變薄,盈利之日更加遙不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菲律賓外教,阿卡索網的一對一課程收費比51Talk還低,一節課27元到38元不等,阿卡索網甚至打出了“一節課不超過40元”的口號來吸引客戶。這導致51Talk利用價格差來競爭市場的這一手段正在漸漸失去效用。
用價格差競爭市場導致利潤變薄,然后又被同行以價格差的方式搶奪市場。51Talk像是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如何走出這個死循環、破解虧損“魔咒”、實現盈利是令51Talk頭疼不已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市場下沉能否破除虧損“魔咒”?
在無數次的調研后,51Talk的市場分析團隊發現,在目前,在線教育尤其是在線英語教育在一線城市競爭激烈,供大于求;而非一線城市,由于地域限制、師資力量薄弱,對在線英語教育的需求很大,加之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的布局還未輻射到這些地區,供不應求。
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民素質普遍提升、非一線城市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家長受“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孩子的教育上所支出的費用比重逐年上升,非一線城市家庭在在線英語教育上的投資有趕超一線城市的趨勢。
深思熟慮之下,51Talk下定決心,開始戰略轉型,向低線城市滲透,走下沉路線。
2019年2月26日,51Talk在北京召開了以“More”為主題的2019戰略發布會。在這次會議上,51Talk宣布開啟“千城”計劃,并宣告制定了“1+2+1”戰略(“1”即2019年51Talk力爭覆蓋1000座縣級以上城市;“2”即貫徹“外教1對1+專業中教輔導”的教育理念;第二個“1”表示51Talk將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強化菲律賓外教的戰略地位。),進行市場下沉。
51Talk的CEO兼創始人黃佳佳稱,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K12人群,分布在全國各地,并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需求。而傳統線下教育模式以區域化為主,標準化程度較低,無法真正意義上覆蓋全國,難以滿足當下全國性、高標準的英語教育需求。在線教育的出現,打破了地域界限,能夠做到擴大覆蓋范圍。基于對教育分布不平衡、現實需求量巨大的洞察,51Talk堅定戰略轉型,將觸角延伸至低線級城市。
加之51Talk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低價圈地”主張,走普惠式教育的路線,“高性價比”這一特點對低線城市客戶很有吸引力,便于51Talk向低線城市進行滲透。
蛇眼財經認為,51Talk走市場下沉路線是有意義且具有可行性的戰略轉型,不但可以擴大51Talk的影響力,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而且,市場下沉對低線城市的資源重置也起到了重要意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線城市教育資源稀缺的問題。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市場下沉戰略是具備扭轉51Talk虧損局面的能力的。
從整個在線英語教育行業來講,市場下沉是大勢所趨。一線城市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大部分企業認為,非一線城市的在線英語教育還是一片藍海,逐漸向三四線城市進行滲透。
聚焦行業虧損現狀,在線英語教育的未來之思
市場下沉的背后,其實都有經營虧損的影子。在研究了國內在線英語教育企業的財務數據后,不難發現,國內的在線英語教育企業目前都處在虧損階段。流利說發布的2019.Q1財報顯示,本季度,流利說凈虧損0.67億元,其他未上市企業如VIPKID、DaDa都在吸引資本投資來支撐自身運營。
這是因為,在線英語教育的發展前期,運營成本高,研發費用高昂。在線教育發展到現在,市場已經開始走向成熟。在線英語教育企業雖然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讓人期待的是,根據51Talk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51Talk的虧損收窄43.8%,流利說的Q1財報凈虧損降幅高達58.9%。凈虧損收窄,這充分說明,國內的在線教育虧損狀況在逐漸好轉。
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實,K12群體將進一步擴大。再加上經濟的發展,人們更注重享受,出國留學、出境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加,英語的應用能力剛需化。在線英語教育也符合80、90后家長培養孩子用英語聽說讀寫的需求。
在線英語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長,對在線英語教育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教材內容方面。在線教育本身是以教育內容為核心的,教材的內容質量是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指標,目前,在線教育機構的教材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直接引進美國小學的原版教材;第二類是教研團隊根據美國的CCSS(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教育標準),自主研發的教材;第三類是一些知名出版社(牛津、劍橋)的出版教材。然而,這些教材都互有重疊。既然是在線教育,定然要與線下教育的內容區分開來,同時要與同行競爭者有所不同,做出差異。
其次,是教學模式方面。很多在線英語教育平臺在近幾年主推“一對一”授課模式,然而“一對一”使得學生失去了可以討論的對象,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一對一”模式相當燒錢,如在線英語教育,外教精力有限,可接收的學生是有數量上限的,這意味著需要擴大師資,增加運營成本。
然后,是技術層面。在線教育是寄身在互聯網上的,依賴網絡技術才得以實現。在教學中,在線教育也主張采用教學軟件去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目前一些企業在技術層面還存在網絡不穩定、APP閃退、播放不流暢、聲音模糊等問題,非常影響消費者體驗。
蛇眼財經認為,對于在線英語教育而言,應該回到教育本身來,深入研究教育內容和教育理念。內容是教育的根本,師資是教育力量的體現,而科技則是推動教育的輔助器。
文,蛇眼財經記者/崔典典,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