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可樂地圖,有你家鄉的嗎?
來源:跳海大院
現在躺在空調房里噸噸噸喝下快樂水的阿宅們可能不知道,2019了,半截入土的院辦膽敢問一句:在這個可口可樂風靡全世界的時候,或許你知道你老家還有一款風味迷人,當年敢向可口和百事挑戰的地方可樂嗎?
好吧,自稱00后的你肯定不知道。實不相瞞,要不是院辦那天在成都街頭冰柜看到了那瓶天府可樂,我也想不起來國產飲料的可樂分支,也曾經輝煌一時,斥還未貶值的人民幣無數。

有你家的嗎?
那時候美麗的少男少女都愛在公園喝可樂
西南名飲——天府可樂
院辦的00后狗友——一個被資本主義糖衣包裝的甜味碳酸飲料吞噬成長起來的小孩,他告訴我他第一次喝到天府可樂的經歷:“我媽那天買菜回來說給我帶了一瓶可樂。我一看包裝我以為她在逗我,天府可樂 是什么???”
就它,川渝00后有印象嗎?
喝了一口之后他懷疑他媽媽把中藥裝進了這個仿佛山寨可口可樂的塑料瓶子里——一股說不上來是黃振龍里摻了可樂,還是可樂里加進了本草綱目濃縮精華的味道,讓他永生難忘并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再也沒喝過第二口。
而在重慶——天府可樂的故鄉,在80后那代,天府可樂于他們,就像今天維他檸檬茶如院辦一樣不可或缺,桌上少了一瓶這樣的地方可樂,小朋友都大哭甩筷子不吃飯。
微博網友@都說眼睛不大 小時候飯桌上的天府可樂
1981年,天府可樂的機密配方在80年代中國八大飲料廠之一重慶的飲料廠誕生,狗友說天府可樂里有中藥味不是沒道理的,他們自己官方就稱全部原料都是天然中藥構成,研發期間還做了個小白鼠實驗,能抵抗黃渠霉素。
像不像你在化學實驗課上搞蒸餾
總之就是有一種雖然你在喝碳酸飲料,但意外地能喝出王老吉這種健康的感覺。院辦沒喝過這款快樂水,有人說沒可口可樂那么甜,氣也沒有那么足,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對川渝地區的朋友來說,天府可樂就是他們開始觸及快樂喝可樂的啟蒙老師。
哪個俊男靚女不想跟對象在海邊摩托車上喝天府可樂呢?
1927年,可口可樂打入中國市場。不僅讓上海當時最火的電影明星阮玲玉做代言,還找了不少名媛來拍海報宣傳。
民國時期的海報風都這樣
在城市被雙可占領包圍的情況下,當年的國產可樂也想沖破屏障,殺出一條自己的路子,除了小朋友嘴饞和當地居民的口口相傳,天府可樂也嘗試做宣傳,找來好看的美眉拍宣傳海報:
天府可樂90年代廣告海報
大街小巷走幾趟廣告車:
公園景點設幾個能量供給站:
這些都只是些小case,在1985年,改革開放還沒幾年那會兒,領導人到重慶視察嘗到了第一口天府可樂的味道——
“天啊,這才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
二話不說立馬入選國宴飲料,送稱“一代名飲”,這才是最鐵的廣告。對那時候的小學生們來說,放棄3毛的橙汁兒,用眾籌的方式共享這五毛一玻璃樽的天府可樂是最初的AA制快樂體驗。而這些對碳酸飲料的美妙初體驗,也奠定了他們對可樂的第一印象。
以致于在1994年,天府可樂跟百事可樂合資,鬧了一遭倒閉后,他們開始懷念當年刺激的中藥味口感和童年記憶。哦后面天府可樂從百事手上終于拿回自己的秘方和商標,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重回快樂水江湖了。
華南可樂の三分鐘熱度
提及華南可樂,院辦的第一反應是亞洲沙示,但我喊出這幾個字的時候,院里的幾個廣東院辦停住了手中的活兒,他們冷漠的語氣幾乎異口同聲——
亞洲沙示是汽水。
?可它深褐色的外表看著不就是可樂嗎?一個小時后,我在他們的白眼攻擊下收到了眾籌購買的一瓶亞洲沙示——嗯,是風油精味的可樂。
好吧,亞洲沙示不是可樂,但它可以說是廣州人民最愛的快樂水,是黑色的、姜味和陳皮味夾帶氮氣注入腐爛的(好喝)汽水。不僅如此,跟華南地區那些正兒八經在可樂地圖存在過的可樂相比,它確實是牛x多了,因為它為了給廣東人降火,做到了在汽水里加涼茶的配方。
如果亞洲沙示不算可樂,那華南地區還有啥能算可樂的東西?或許,你知道傳說中的 少林口樂 嗎?嗯院辦真的沒打錯字,真的是叫口樂。我甚至能理解這個起名,因為粵語的可樂跟口樂發音差不多。
這款經過小白鼠實驗以保健功能做主打牌的少林口樂誕生在廣東廉江,在電影風潮的幾年后應時勢而生,當年從影院里出來的小朋友都想離家出走去少林寺成為下一個李連杰,而尚未有能力出發前往少林寺的小朋友,你以為只能靠街角小賣部的少林口樂感慨一下江湖夢想?并沒有,少林口樂在那會兒還是高級貨,可比普通汽水貴得多。
每個小學生都想成為一身功夫走天下的小虎
誰能想到,少林口樂還沒隨著《少林寺》的江湖風風靡全國,它就已經隨著少林寺潮流的平息而沒落了。更慘的是少林口樂連個瓶子的圖片都沒流傳下來。
80后對華南可樂還有印象的話,那你應該記得還有一款叫 汾煌可樂 的跨世紀名物。
這款名可樂真實做到了三分鐘熱度,造勢極大:愣是花了1.2個億請來了成龍做代言,讓我們一起欣賞這1.2個億的廣告:
這條38米長的龍舟花了200 萬,那可是1998年!
結果上市第二年,這場浩浩蕩蕩的電視廣告宣傳就花了工廠1999年一年的純利潤。到了新世紀新現象,汾煌可樂倒閉了。(是不是又中了成龍代言啥啥不行的廣告界詛咒?)
成龍:關我p事
雖然華南的這兩款地方可樂看著名不見經傳,也沒起啥振興中華的作用,但小火車往北稍稍,在華東地區,有兩款可樂在當年正試圖干掉可口跟百事。
華東可樂巨頭之爭——非常vs幸福
誕生于上海的幸福可樂 和出身于杭州非常可樂,雖然不在同一時期銷售,卻先后在華東地區各領不知道多少代風騷。
這紅白相間的設計和Lucky Cola那幾個字怎么這么熟悉:(
改革春風吹滿地的79年的某個晚上,在人們都還沒意識到什么是電視廣告的情況下,幸福可樂在籃球比賽的間隙插播了一條廣告。這條廣告找不到了,但你還能經常在政治題上見到它:
那是中央電視臺的第一支電視廣告,那時候又沒幾個電視頻道,銷量可想而知。那個年頭,家里面沒冰箱可以,沒有幸福可樂不可以。
上海街頭的幸福可樂海報(做廣告設計的朋友快看看
一時間,全國的大街小巷,都堆滿了幸福字樣的瓶子,比當年那些大字標語來得激勵多了。
同樣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的非常可樂,在創始之初就反復強調這一理念,甚至把它印到了瓶身上。
你想不到娃哈哈還有自己的可樂吧?
它的崛起歷史簡直可以說的上是可樂中的華為,被帝國主義資本家戲弄后依然銷售至今,院辦搜羅了淘寶評論,發現大多數購買的朋友仔都是來尋找回憶的,00后的院辦表示童年沒有接受過戰狼可樂的灌溉。
幸福可樂叫lucky cola可以理解,但是你非常可樂叫什么future cola啦!
一個80后的老年人院辦回憶說,當年上大學軍訓的時候,一學長追軍訓隊伍里的一個學妹,學妹說想喝可口可樂。那個學長買來了非常可樂,只因為比可口可樂便宜五毛錢,嗯,便宜。雖然看到非常可樂的學妹還是笑著接了過去。但最后學妹還是跟另一個愿意為她多花五毛錢買可口可樂的學長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談戀愛真的只是五毛錢的事情
相比于華南地區的少林口樂、汾煌可樂,華東地區的版本在味道上明顯更接近我們熟知的可口和百事,然而華北地區的可樂卻像是在挑戰我們的味覺極限。
嶗山神仙水背后的嶗山可樂
還記得幾年前風靡一時的嶗山白花蛇草水嗎,院辦至今都沒法忘記,那年畢業旅游跟狗友去青島,玩啥大冒險輸掉的那天,被白花蛇草水支配的恐懼讓我這輩子都不敢踏進青島的土地。
嘖嘖嘖上頭
好吧,其實也不是大家說的那么難喝(比大家說的還要難喝),一款飲料因為難喝而火起來,即使是在被櫻桃味可樂和人參味尖叫教育過的院辦心目中,用“神仙水”來概括依舊難掩它的魔幻,對不起,它屬于有害垃圾。然而嶗山礦泉水有限公司,居然早在嶗山白花蛇草水誕生之前的1953年,就做了可樂!
按照他們的尿性,果不其然,配料表豐富到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上個世紀到公園喝嶗山可樂的少先隊員
雖然白花蛇草水那會兒還沒出世,但沒有影響到嶗山可樂在天然嶗山礦泉水(傳說中的健康水)的基礎上,添加十多種中草藥成份和豐富的二氧化碳成為中國的第一款碳酸飲料。
“獨特的配方,使得口感清爽微甜,
芳香宜人,耐人回味。”
ok,一整瓶嶗山可樂下肚,打出來的嗝都一股中藥的味道,本來是肥宅限定的快樂水都變得健康起來了。擁有調香師資格證的院辦拿出初中做化學實驗的科學嚴謹態度小心煽聞后發現——前調是海拔1132米之巔流淌下來的滾滾山泉,中調是到水面就破裂的氣泡,后調傳承五千年的中藥香氣和咖啡話梅味,咳咳。
院辦的青島朋友告訴我,魯菜出了名的咸,里面的中藥可以降壓,院辦表面?????常年寫稿造成頭禿和一級高血壓的院辦,掏出某寶默默買了一整年的量(不是
總之,寫完這篇國產可樂,院辦的桌子上已經堆了不少可口可樂的瓶瓶罐罐,只有碳酸汽水的沖擊才能讓我想起當年喝下第一口可樂的味覺記憶。
而在漫長的時間線里,被淘汰沒留下來的國產可樂,還有啥黃山可樂、中國可樂、九星可樂、銀鷺可樂、奧林可樂、粵冠可樂、昌寧可樂、鴻潤可樂、仙津可樂。其中還不乏有些啤酒廠開得挺好,想搞點可樂玩玩——四川的藍劍可樂和阜陽啤酒廠出的五星可樂。
雖然院辦的身體已走過半百的一半,到了逼迫自己吃沙拉戒糖還要做瑜伽早睡的階段,但還是會忍不住在某一個想要放松的瞬間,買一瓶可樂,搖瓶擰蓋,當碳酸氣體噗嗤沖擊我的頭的時候仿佛在說:醒醒吧你。再仰頭喝一口,味蕾充滿記憶與爆爽,管他什么可樂呢,快樂就行。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跳海大院(ID:meerjum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