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一個品牌的印象,來自于一些記憶碎片的堆積。
比如可口可樂給人的品牌印象是幾十年的記憶碎片記憶堆積起來的;杜蕾斯在社交媒體上追了無數個熱點后給人留下了現在的印象。
這些記憶碎片可以是一個廣告,一段文案,一個創意包裝(可口可樂的經典瓶身設計就是品牌記憶碎片),當然也包括令人尖叫的產品體驗。
對品牌和產品來說,好的記憶碎片能讓人印象深刻。當它觸動人心之后,就能形成高效傳播,進而有效地將它承載的品牌身份和價值觀傳遞出去。新媒體場景下更是如此。
2011年6月,北京特大暴雨造成京城嚴重積水。杜蕾斯想出將套套在鞋子上防雨的創意。該微博一經發出,一個小時內轉發過萬。
那么,可以怎樣為自己的品牌和產品打造有力的記憶碎片呢?
妖文菌感覺麥當勞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做了許多不錯的中國風系列作品,給人留下了許多不錯的品牌記憶碎片。簡單分享一下。
原則:找到超級符號→嫁接給品牌→產生記憶碎片
「超級符號」是人們本來就記得、熟悉、喜歡的符號。超級符號往往蘊藏著許多文化因子,它可以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部電影、一個藝術品。當把超級符號跟品牌巧妙關聯起來以后,就能得到好的創意。
1. 日常相關的圖/文元素
麥當勞剛過完在中國的25歲生日。這20多年來,以麥當勞為代表的西式快餐被漢化得越來越厲害,最近新推的芝麻豬排堡上的兩片饅頭片說明了一切。
上面海報中,出現了挺多跟人們日常相關的超級符號。圖案有「饅頭片」「蒸籠」;文案有「饅火」「蒸」。這些日常元素對于中國人來說,簡直深入基因,圖文搭配一下子很直觀地道出了「中西合璧」的產品特征。
麥當勞在「生活日常」這個點上,走得特別深遠,在以微博為主的社交媒體上玩得挺多。
蒸籠、簸箕、茶盤、竹籃,這些造型袖珍生活用品(其實是藝術品),散發生活氣息。加上精巧細致的竹藝,輕松地就能勾起大部分人對故鄉的記憶。這個時候看到嫩綠的卡馬龍和誘人的咖啡,受眾的食欲應該很快就會上升。
2. 傳統節日時令
這個大家都懂,各家品牌也都在做,簡單說就是追節日熱點。雖然大家都在做,但是真正做出創意的其實并不多。
大薯
一種以馬鈴薯為原料,切成條狀后油炸而成的視頻
是現在最常見的快餐食品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
處暑
暑氣至此而止,薯氣卻愈發濃郁
處暑吃薯,送夏迎秋
趁著傳統節氣,抓住「暑」和「薯」同音關系,玩文字游戲。字里行間采用日歷文案形式,創意巧妙用心。
這么有心,七夕節自然也不肯錯過。麥當勞文案的情詩寫得真好。
喜鵲報喜 → 鴛鴦戲水
安家立業 → 男耕女織
抓回天庭 → 銀河兩隔
老牛相助 → 鵲橋相會
左上角的配圖依次看下來就是牛郎織女的完整故事。借助這個中式經典愛情,主打產品也進行巧妙植入。
中秋節這個月亮也很有創意。
3. 名著系列&經典故事
「超級符號」具有指稱性強,信息量大的優勢。多數時候一個簡單的元素,背后卻有著強大的文化屬性;這些屬性是根治于被這些文化澆灌長大的人們記憶深處的。用人話講就是:聽多了,看多了,一觸即發。
比如,不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經過怎樣的藝術處理,你總會在第一眼將他們認出來。認出來了還不算完,還會有很多感慨。
君子之交,辣味相投
歡聚一堂,其辣融融
英雄逐辣,一辣當先
有辣同爽,無辣不歡
老樹開新花,四大名著在作者的腦洞中滾一滾就有了新的解讀,而產品麥辣堡就成了這些解讀中重要的串場道具。gif的巧妙應用,給人強烈的立體感。
從小到大聽過許多故事。故事里住著的仙女、道人、書生、玉帝,對于他們的事情我們知道得很多,卻未曾想過有一天他們也會吃起麥當勞,關鍵是畫風還這么美。
仙女外賣
吃炸雞的老道士
趕作業的書生
玉帝爸爸去哪兒
青蛇白蛇永遠吃不夠的麥樂雞
這是麥當勞請微博插畫大咖@呼蔥覓蒜做的一套作品(全套作品為9枚,限于篇幅不全展示)。這些穿著清奇古裝的仙人們開始食用人間煙火,一個個還吃得那么香那么自然。
曼妙美麗的畫風,頗有共鳴的生活化場景,配上逗趣的文案,讓作品中仙人配麥當勞的設定一下子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很多人看了以后,在微博上說這是見過的最有藝術的廣告。
在社交媒體上,這種受歡迎的良心作品可以派生出多種玩法來;玩得好,粉絲的參與熱情是不低的。帶上超級符號的創意的力量有時候真的很大。
麥當勞是這樣玩的:除了單線展示之外,麥當勞還聯合作者分別在微博上發起#讓我們好在一起#的活動,參與互動的粉絲選出最喜歡的,帶序列號@麥當勞轉發,就送同款明星片。這個過程形成了有效傳播,這些作品一下子成了更多人的記憶碎片。
4. 猛抱強大IP的大腿
強大IP指的是一些能夠產生強大經濟效應和關注度的原創內容,包括綜藝節目、影視作品、游戲等。
這些內容在一定時期內會成為人們日常話題的中心,自然也是超級符號。抱住這些強大IP的大腿,整好了,說不定就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曝光,分分鐘將喜歡原作品的人路轉粉也是很常見的。
以上,就是妖文菌最近看書,觀察以及作業之后的一些小小心得。所以,「超級符號」大法,你get√了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