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腦洞 | 什么樣的廣告能刷屏朋友圈?
最近,自媒體運營者跳出來說文章的閱讀量都有20%、甚至50%的銳減。微信朋友圈的用戶進入了疲怠期,什么樣的內容才能贏得用戶,朋友圈對“廣告”接受度還有多少?
來源:黑馬營銷(微信號:heimayingxiao1)
筆者想說的只有四個字:內容為王。Social時間碎片化,要搶占用戶注意力或許要“出奇制勝”。就在昨天,筆者的朋友圈滿滿都是南都。10月15日,南都出現了兩個奇葩的懸念廣告,一個奇葩老中醫“求職信”,另一個只有兩個字“很冷”……
看了這兩個廣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只能說,現在的廣告主除了土豪,還高冷。
“很冷”的幕后金主還沒有揭秘,但是“老中醫”卻露出了端倪。在廣告版面右下角有灰色的字體寫著“林S木業”。認真研究了下廣告的內容,整體看似卡牌,大大的寫著“求職信”字樣。 失業老中醫一臉高冷,畫風極丑。而“對癥下藥”和“出奇制腎”的技能讓人啼笑皆非。雖然是個懸念廣告,這種繞了幾個腸道的表現方式確實槽點滿滿……
就在今天早上,林S木業的天貓旗艦店出現了這個↓↓↓
看到這里,懂的人估計也猜到了八九,盡管謎底在10.19才揭開,可以肯定的是林S木業為雙11戰役打響了頭炮。“老中醫求職信”怎么接,靜待后面的大招。
這個廣告,被筆者的朋友調侃為“南都史上最丑的廣告”。確實又丑又冷,但這種事件營銷的方式還是有許多品牌想放手一搏。其實,近幾年來,國內外也出現了一些好玩的“事件營銷”,不同的事件創造價值或者解決消費者真正的痛點,成為口口相傳的案例。
一、反向操作,強而有力的急迫感
忠言逆耳,同樣的說話反轉來說,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最近在倫敦,從早上出門開始,一路上都會“偶遇”這種觸目驚心的大字報,電話亭、地鐵站、取款機……極具警惕性的黃底黑字,字體時而碩大清晰,時而模糊扭曲,讓人不得不注意。
離開后就永遠別回來!
倫敦有600萬個攝像頭。避開滑鐵盧橋上的那個。
Could you go on the run?
Hunted.Starts Thurs 10 Sept9pm
你開跑了嗎?獵殺行動,就從9月10號星期四下午開始
其實,這是倫敦Channel 4為即將播出的恐怖真人秀劇集Hunted《獵殺行動》做的大膽宣傳,這些無孔不入的大字報提前把緊張刺激的真實感帶到了大眾身邊。相信,看到這樣的廣告,你也忍不住會拍照,發個朋友圈嚇嚇朋友。
二、營造專屬感,“個性定制”想失敗都很難
人最難拒絕的就是”和自己有關”的東西,如果是遇到專屬自己的定制服務,那TA就會乖乖就范,開心地掉進品牌的溫柔陷阱。
最近,可口可樂聯合谷歌、Clear Channel、ICUC,把時代廣場的戶外大牌給承包下來,做了一場讓人激動不已的“你名字里的故事”行銷互動。參與活動的消費者可以向活動官方推特加上關鍵詞COKEMYNAME發送自己的名字,可口可樂則會找出你名字背后的意義或者是有趣的小故事,寫成文案,發布到時代廣場的戶外大牌上。
同時,屏幕對面還藏匿著攝影頭,它會拍下你名字出現時刻時的廣告大牌,然后發送給你。然后此時,你就可以盡情轉發朋友圈盡情炫耀啦!很酷炫很驕傲有木有?
三、以本傷人,不止促銷的促銷活動
促銷夠狠?消費者還是覺得不夠不夠的。所以,有的土豪就“以本傷人“,給消費者貨真價實的優惠更能得到青睞。
雀巢曾展開了一場氣勢相當強大的宣傳活動:We Will Find You。他們在一些巧克力條的包裝中隱藏一塊GPS芯片,只要你足夠幸運買到它,撕開包裝后,便會激活該芯片并將位置信息發送給雀巢的控制中心,然后,就等著收1萬英鎊。
無論是愛與不愛雀巢巧克力產品,誰能不愛錢呢?
如果贈品比我買的產品貴,不發朋友圈也對不起自己……
本文部分案例選自TOPYS 文/淺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