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民吐槽”到“引人深思”,新氧做對了什么?
提起新氧的廣告,七爺腦海里浮現的畫面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此前,新氧這支電梯廣告因其“洗腦”的畫風和傳播的價值觀引發眾怒,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吐槽。
七爺也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吐槽這樣的廣告形式,然而,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還沒過幾天,七爺在網上沖浪時看到新氧新出了一支廣告,蔡康永和馮唐兩位學術界大佬圍繞什么是美、美商、醫美進行了深入探討,畫面質感高級。
馮唐說:“美是成功的加分項,我只給三種人花時間,好看的人,好玩的人,又好看又好玩的人。”蔡康永覺得:“美就是宇宙存在的原因,不是道理,不是物理,就是美。”兩位學術界大佬都不約而同地站在了美的一邊。這一次,新氧不僅是宣傳品牌,還試圖打出口碑,而網上也出現了許多支持的聲音。反差感吸引消費者持續打造話題度
這次的廣告和之前對比,無論制作水平、立意還是價值觀,都高了不是一個階段,高級的畫面,引人深思的論點……這樣的畫風不禁讓人懷疑,這真的是新氧的廣告?新氧怕不是有兩個市場部呦!
但仔細一想,新氧這波操作似乎有跡可循。從小到大,我們看過的廣告沒有一千也有一萬,但是真正能夠讓人記住的卻寥寥無幾。市場這么大、競爭那么烈,知名度才是品牌生死存亡的關鍵,品牌想用最小的代價贏得超高的知名度,就必須有一定的“犧牲”,而涉及社會話題的營銷就像是一種“險中求勝”的推廣策略,正如新氧此前的洗腦廣告。
新氧先用15秒的洗腦廣告在電梯和人人視頻投放,主打認知,通過魔性的“整整整整”的文案,用重復式地洗腦把一塊錢花出了十塊錢的效果,以 “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讓消費者幾乎在短短幾秒就記住了品牌,雖然被吐槽很無腦,但卻在市場上成功地鋪滿了聲量。因此,被罵也好,被黑也罷,至少新氧收獲了大票討論和曝光。
通過洗腦廣告成功讓品牌出圈后,新氧再通過蔡馮深度對話來拔高品牌審美。
視頻中,有蔡康永和馮唐兩個高知形象做背書。很多人心中都有對美的追求,新氧新廣告通過一個更理性的方式將很多人內心的想法展示出來,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心智,把用戶認知帶入另一個思維層面,引導消費者理性的看待醫美。
理所當然的,新氧的這支廣告也成功引發網友的大量討論,微博上#蔡康永陷入顏值爭議#的話題達到了八千多萬的閱讀。
一系列的操作,不光持續增加了品牌的討論熱度,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強化了品牌的利益點,豐富了品牌形象。前后兩支畫風完全不同的廣告,從病毒洗腦到美學的探討,從最初的功能區隅到現在的情感區隅,從功能消費升級到場景消費升級,新氧的這步棋,看似鋌而走險,其實一切盡在計劃中。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波操作的結果不算壞。圍繞美學的“探討式”內容引導消費者的思考
現代社會對于整容與變美的價值觀并不統一。
一方面,許多支持整容的媒體都在宣傳,你應該活成什么什么樣、你應該改變、你應該擁有XXX,這類的觀點時時刻刻都在刺激著你的欲望,讓你產生焦慮感,想要通過整容讓自己變好。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不贊成整容的觀點認為,這是一種走捷徑的方式,代表著虛假、甚至欺騙,各類整容騙局的案例以及種種對于整容臉的吐槽,讓想要嘗試的人猶豫不決。
快餐時代,人們往往是被動的,在這樣的夾擊之下,出現了“支持整形”和“不支持整形”這兩種思想群體,在微博、知乎等各大平臺都能看到對于此類問題的探討,由此形成的社會輿論,也一直持續到現在,理性的對這個問題思考下,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很少還能有人保持獨立思考。對“整形”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認知。
新氧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邀請到蔡馮兩位高知早早的建立一個初始價值觀。廣告里對于醫美的看法,保持著一個很理性的態度,馮唐認為好的醫美不會破壞自然,蔡康永也覺得,自然當中最微妙的部分,就是不斷的演化,我們自己在追求美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容許我們自己慢慢的演化。
讓社會對于變美與整容的態度變得更理性和正面,也是新氧這種醫美行業品牌非常重要的一點。
但新氧作為國內醫美第一股,本身就極具話題的爭議性,這次又選擇從“要變美”這樣一個容易產生沖突的問題切入,受到關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雖說新氧的這支廣告并不是最優秀的,但絕對是有話題度的,能夠創造或者激發話題,就會幫助品牌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當品牌能夠成為消費者談論的話題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再回顧新氧的第一波電梯廣告,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討論更多人罵,七爺也沒忍住罵了一波,現在看來是正中下懷,中招是打死都不會認的,但是希望新氧能夠付一下廣告費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廣告營銷界】(ID:iyxcom)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