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周|如何表述品牌觀點?這里有四個案例
文|燒腦廣告(shukewenzhai)
十月末十一月初,在雙十一的猛烈攻勢下,不少品牌雙線并行,輸出了對于價值觀的思考。
在競爭激烈,營銷同質化的今天,如何傳遞出品牌的獨家思考?
這里有四個案例值得參考。
No.1 陌陌
不管你多少歲,社交帶來的壓力,你都能在這個這條片子里找到。
燒腦點評:在社交電商高歌猛進的另一邊,是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無處不在的社交壓力。被邀請砍價,被要求蓋樓……陌陌聚焦了當代種種社交恐懼,并以一種戲謔的方式去詮釋它。
比如拒絕貼標簽,是以拔火罐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呈現方式與現實形成了幽默的反差,也讓觀眾能夠秒懂社交壓力到底有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作為一個主打年輕人社交的平臺,陌陌一直是反當下社交的。不僅有老話常談反標簽,反人設話題,也有因保持距離而帶來的壓力,不偏向某一種,也不做出明確的判斷。在對消費者畫像進行了精準而細膩的描摹之后,陌陌卻并沒有強烈地“要求”用戶一定要怎么做,而是提供了多種開放的討論機會和另一種可能性:與其人海沉浮,不如網海沖浪,陌陌是另一種輕松的選擇。
社交網站的崛起,讓溝通變得越來越便捷,也越來越不容易,消費者越來越希望保有一定的社交邊界,陌陌系列短片,對用戶需求的回應。
No.2 聚劃算
如果不是深處互聯網行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12月24日是程序員節。
燒腦點評:程序員不是穿著格子衫的時尚絕緣體,不是人們眼中錢多禿頂的中年危機代表,他們的成就本就不應該局限在人們世俗中所看重的那些。在這個以回饋和感謝程序員為主線的節日里,聚劃算以一句#你不必懂#,說出了程序員對普通人的意義。
那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程序和堪稱黑科技的便利皆是由看不懂的代碼組成,而正因為程序員的存在,所以我們不需要懂。
不去定義程序員的樣子,也不用去反對大眾眼中程序員的樣子。聚劃算用一組素人故事,拉近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科技成就和普通程序員的關系,表白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程序員,也讓大眾看到了阿里程序員的力量。
這不僅是一次溫馨十足的對內關懷,也是一次誠意滿滿的對外品宣。
No.3 耐克
韓寒出演了耐克的新廣告,讓人有點找不到頭腦。
燒腦點評:耐克和廣告圣地w+k向來喜歡以中國城市文化作為核心創意點。繼上次“甭信我,服我”之后,耐克在上海輸出了“夠來噻,才腔調”的創意。
與北京的胡同氣質不同,本次,耐克聚焦在上海的海派精致上。第一支視頻發生在鋼筆店里,店主愛答不理地向顧客介紹 “腔調筆”,顧客則滿心殷切愛不釋手,而正當這筆交易即將達成時,畫風一轉,韓寒穿著賽車服從天而降,說:“腔調,是買不到的。”
筆是用的,不是用來裝的,腔調,也不是能買到的。不得不說,讓作者、賽車手、導演、上海人的韓寒說出這句話,十分合適。
作為官方短片的第一支,鋼筆篇的結束有點太過迅速,但我們已經短短幾分鐘里,看到了耐克即將鋪開的上海百態和“腔調”所指。后續視頻即將出爐,如果詮釋上海腔調以及連接到品牌?
相信以耐克的水準,不會讓我們失望。
No.4 滴滴
論熱點的反應速度,還看滴滴。
掃碼觀看
燒腦點評:在《野狼Disco》火遍全網時,滴滴火速找來原唱,借勢出品“安全帶Disco”MV,將行車安全融進洗腦循環里。
視頻以情景劇的方式展開,在爆笑的人物設置和原作的動感節奏里,交規、法規、滴滴的關懷,對行業的責任心也不知不覺地傳遞給消費者。而這也不出意外地引發了人民日報等官方喉舌的關注,各地警方官微,相關消防機構也加入到滴滴發起的#安全帶disco挑戰賽#中,和滴滴一起,共同呼吁行車安全問題。
《樂隊的夏天》大熱之后,請歌手做MV的營銷方式由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但做原創難大爆,蹭熱點難執行,滴滴本次的執行力度令人稱道,不僅迅速抓住了熱點,更在行業機構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在“萬物皆可野狼Disco”的翻唱潮里,你有沒有記住以安全帶出位的滴滴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