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為筆,日本漢字紙雕藝術之美
來源:FLIPER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惯@句大概是國文課談及六書時的開場白,脫離了國高中課堂,這些文字的誕生脈絡,大概就剩中文系文字學時繼續深入認識了。一般人對于字體的樣態、排版,其中差異或許不甚敏銳,可以從數字時代的中文字型趨勢:設計、市場與銷售一篇對身邊字型有更深入了解。以及先前以刀為筆,在宣紙上劃出云霄飛車般華麗畫面一篇,肯定讓人們對于藝術家的巧手感到驚艷。
以下是日本紙雕藝術家 Mika .Y 用另一種藝術手法呈現漢字之美,精巧的紙雕藝術,一次滿足對紙張質感的苛求、對字體美感的渴望、對裝飾線條的迷戀。
讀音同「哪」,由雨、下兩獨體文所構成,意思是水滴。
看他字體下端雕出的漣漪是不是很傳神呢?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惯@句大抵是理解「文」字義的最佳例句。
「文」作為人或物的外在修飾,與質相對,這樣的設計真的充分了表達文的本意!
對羽毛的既定印象,該有的色澤、輕巧、精細,被刻畫得無所遺漏。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內容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蟲魚鳥獸莫不包含,
由不重復的一千字所構成,后成書法大家爭相書寫的字帖。
一開始鋪展的便是廣袤無垠的宇宙,與這一幀作品的星球軌跡遙相呼應。
看著它,頗有韋應物口中:「春潮帶雨晚來急?!沟姆諊赡苁菆鲆褂晷贝蛘?。
蒔花弄草,正是春日好光景阿!
彷佛毛筆入池洗滌時的墨暈,在水中漫延。
《說文》稱之為「萬物之精」,在古文中它可是長這樣的,
紙雕里也鑲嵌了許多晶光閃閃的天上之星,與古文有著同樣的妙趣呢!
極簡的線條輔以水珠,便造就了漣漪微泛,水光蕩漾。
更多作品可以請點擊作者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y1010/ (需要翻墻,大家懂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