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Talks(微信號:wwh_33330533)
作者: 魏武揮
本文已取得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一、
以前我寫過一個系列,名字叫《大佬與大話》,專門收集大佬說的大話然后又反悔自打臉的事兒。
后來我發現收集大話這個事越來越難了。現在的大佬都開始謹言慎行,輕易不說大話了。所以這個專欄,就被我停了。
但輕易不說大話,并不等于沒有大話。
自媒體圈的大佬羅振宇最近就演繹了一把大佬與大話。
就在今年年頭新榜內容創業者之春大會上,羅振宇甩出了兩個鏗鏘有力斬釘截鐵的金句,氣勢磅礴,廣為傳播:
自媒體不要做廣告,以及,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融資。
但PAPI醬宣布,在接受他、真格基金與另外兩家投資機構的1200萬投資之后,決定在羅輯思維的幫助下拍賣廣告。
不過,在“大佬與大話”這個系列的每篇文章最后,我都附加一段話:
本專欄的目的并非是指責這些大佬說話不算話,或者是開空頭支票。我們都知道,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時間點變了,自然計劃要變。本專欄的目的就是 “復盤”,來分析一下這個時間點究竟怎么變了導致大佬們的話變成了大話。
二、
PAPI醬為什么會接受1200萬的投資?
這個問題的背后,其實是這樣一個邏輯:以PAPI醬目前的影響力,如果獲取企業營銷收入,一年賺個大幾百萬乃至上千萬,都不成問題。又何必切出股份,讓別人來分享利益?
這取決于“預期”。
比如說,石榴婆報告的預期:未來內容生產,應該沒問題;廣告收入這么做下去,應該沒問題。所以,預期覺得自己沒問題,自然不需要別人以投資的名義來分一杯羹。
PAPI醬不同。短視頻的制作難度比石榴婆報告大得多,因為短視頻有一塊成本比文字更大:創意成本。寫十年文章依然有人看的,相對于做十年主持依然有人捧的,多得多。
PAPI醬大火之后,無數人想成為下一個PAPI醬。每一個類PAPI醬的項目出現,無論有成還是小成,都會分流一部分注意力。短視頻是下一個風口的意思之一,就是沖進來的玩家將會如過江之鯽。
如何護住自己的既有陣地,乃至擴大,是PAPI醬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創投圈其實有一個比較陰的手段:用自己較高的估值(或投資額)去給其它項目融資制造難題。因為創業者通過對標,會抬高自己的項目,而很多投資人會謹慎,最終融資失敗。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會看到虛報估值和融資額的原因之一。
三、
PAPI醬這輪投資的估值,有些文章里用“3億”,但我打聽下來,大概是1-2個億之間,也就是PAPI醬切出了6到12個點。
這讓我想起了孵化器或者加速器的做法。
美國比較有名的YC,一貫被人視為孵化器,雖然創始人保羅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加速器。
YC的通常玩法就是,以一小筆資金(比如5萬刀)換取創業者個位數比例的股份。
其實五萬美元,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錢,創業者自己緊緊也就出來了。之所以愿意接受YC的投資,看重的不是錢,而是YC的資源。錢在這里,只是一個類似投名狀的作用。
保羅本身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也有著斯坦福校友的網絡,YC導師群里還有一些富于成功經驗的創業者或投資者。這些資源,對于創業項目來說,是極其寶貴的。
PAPI醬切出了不高的股份,得到的是羅振宇這個成功創業者和徐小平這個成功投資者的資源。羅振宇自身有不錯的眼球資源,其實他在互聯網圈人脈也很豐富。當年3Q大戰后的十場騰訊診斷會,他就是幕后推手之一。
羅振宇探索過不同的賣貨,想必是有不少做生意的經驗以及教訓,可以帶給這位與商業過往交集不大的PAPI醬。
至于徐小平,老牌成功投資者,雖然真格對投的項目估值都不是太在意,但人是實打實投出過幾個上市公司和若干明星項目的。
四、
第二個頻繁討論的問題是:PAPI醬為什么值得投資?
我們天奇的理念是不投網紅,因為我們覺得網紅變現很難。由明星而網紅易,由網紅而明星難。
但這只是天奇的理念,天下做投資的多了去,架不住有人就是喜歡網紅。
PAPI醬這個網紅還是有她的特殊性的。
她是正兒八經的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生,演藝有功底。
她也很努力。雖然PAPI醬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切入短視頻,并在2016年成為第一網紅,但其實人已經在網紅的道路上奮斗了很久,
有媒體扒出,五年之前,PAPI醬就開始在天涯上努力了,i黑馬稱“在天涯上就找到不少署名為papi醬的用戶在2011年拍的自己的一些照片”。
也許,正是功底+努力,讓羅振宇和徐小平覺得,值得賭一把吧。
更何況,多少人在那里說,短視頻就是下一個風口呢?
五、
更多人還關心這個問題:1200萬,值嗎?
1200萬投資,不算什么大數,不過由于:1、羅振宇、PAPI醬自帶流量光環;2、對于比較純粹的自媒體人獲得的投資來說,這還算個大數。
探討1200萬其實沒啥意義,關鍵是估值。10個億?3個億?1-2個億?我傾向于最后一種說法。在1-2個億估值的前提下,貴不貴?
支持的論據主要有兩種:
其一,頭部流量很值錢。對于主要以CPM計價的廣告來說,只有兩種廣告是真正有效的。一是被動但很難忽略的廣告,比如電梯廣告,也就是江南春一直鼓吹的生活場景廣告;二就是頭部流量。道理很簡單:稀缺。PAPI醬顯然是后者。
其二,即便是買粉絲,1200萬按照當下的價格,估計也就是買個百萬級別的粉絲(還是買的手法,也就是廣告,特別有效特別有創意的情況下)。以PAPI醬的粉絲量+用買粉絲的方式計算,值。
更何況,PAPI醬的合伙人是Angelababy的經紀人啊。
反對的論據其實是質疑她的持續生產能力,以及,持續走紅能力。
投資人莊明浩認為第一個問題不是問題,因為所有搞內容的,都會碰到這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貌似無解。
但這的確是一個真問題。因為歷史上發生過爆款游戲制作公司后續跟不上最后死亡的案例,也發生過電影公司由于一部大制作電影票房慘敗而瞬間破產的案例。
防范這個問題的方法其實只能是:分散風險。多幾個游戲工作室一起開工,多幾個電影公司一起拍攝,最終總賬是賺的就好。這是相對穩妥的做法,和風險投資的原理一致。
更關鍵的問題是持續走紅能力。
今天受眾的口味非常刁,你的內容生產水準并不見得下降,但受眾口味變了,或者看膩了,這就是對受眾口味的把握,這一點,坦白講,單打獨斗是不太行了。
那么,兩派觀點,我站在哪一頭?
站在貴這一頭。
原因很簡單,這么搞法,內容創業者胃口被抬高,我們以后投項目又要多出銀子了嘛!哈哈哈。
講真,早期投資的估值不能高,因為一旦天使輪a輪估值高,會導致b輪c輪之類相當難做。前頭講的YC,投的都是特別早期,估值給得很低,主要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如果覺得只需要這一把,那大概也沒問題。
六、
羅振宇在新榜內容創業者之春大會上甩出的這兩句名言。
自媒體不要做廣告。
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融資。
PAPI醬應該沒有到“萬不得已時”。PAPI醬準備進軍廣告。
羅振宇可能的回答是:我們是孵化,不是融資!
不過關于廣告,我倒是很好奇,他該怎么把話給圓回來。又或者,彪悍的人生,不需解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