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新媒體運營的10條建議,從術和道兩方面擊中運營痛點!
作者:Penny瓶子醬,來源:壹便士(ID:VPenny)
看過太多微信運營的文章,依舊做不好一個帳號,聽過太多的微信運營課程,卻沒有一個能幫助你實現10W+。這大概是很多新媒體運營編輯心中的痛。
然而,有些術還是要學,有些道還是要聽,即使短期內沒有效果。
今天,瓶子醬想從新媒體運營的“術”和“道”兩個層面來說10條建議。
新媒體運營之術:人人都可以復制了去執行
術有千萬,大道至簡,術可言傳,道唯頓悟。
以下說到的5個新媒體運營之術,都可以立刻學了就執行,可復制性很強。
1.多平臺分發
微信公眾號剛興起的前兩年,由于絕對數量還比較少,所以從0開始培育一個大號相對較容易,但時至今日,微信公眾號的總數已經是千萬級了,用戶注意力被嚴重分散,馬太效應日益明顯,贏家通吃,再想從0開始做一個10W+的公眾號很困難。
當我們沒法在微信公眾號這個平臺上獲得足夠的注意力時,就要想辦法將內容分發到其他平臺上,爭取讓更多的潛在受眾看到。
內容的多平臺分發很重要,即使撇開獲取流量的因素,也要考慮只依賴某一個平臺的潛在風險性。曾有不少大號因為各種原因被微信封號,帳號被封會給運營者造成極大損失。如果注重內容的多平臺分發,則失去某一個平臺還有其他平臺。
因此,多平臺分發的最主要優點有二:多渠道曝光,吸引潛在用戶;分擔潛在風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現已開放的媒體平臺)
2.運營引流
雖然前面提到了多平臺分發,但事實上微信公眾平臺依舊是新媒體的主陣營。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更加關注的都是微信公眾號的圖文閱讀數據和關注數據。
那么,除了砸錢做活動增粉引流之外,有沒有什么新媒體小編就可以做的不費錢的運營引流和增粉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調查數據:微信圖文的平均打開率在10%左右(甚至更低),10W+閱讀數的圖文有80%以上的閱讀數來自于朋友圈,也就是說想要漂亮的閱讀數據,就必須有大量的轉發分享。
所以腆著臉求轉發不失為一個快速提升閱讀量的好方法,只是刷臉求來的轉發分享不能持久。
另一個提升閱讀數的方法是加入大量的新媒體和微信運營群。不知道各位新媒體小編有沒有加入過or聽說過“微信閱讀點贊群”,這類群頗有一種新媒體小編聯盟的意味,群成員幾乎都是新媒體運營編輯,群內不禁止反而鼓勵大家分享圖文鏈接,群成員也會自發對丟進群中的圖文進行閱贊。
這種方法對提升閱讀量和點贊數還是有幫助的,只是對吸引粘性用戶來說幾乎毫無用處。
第三個低成本吸粉的方法是同類帳號互推。帳號互推的做法在公眾號興盛前期是非常流行的,效果也很顯著,發展到現在效果已經大打折扣了,但效果還是有的。
這種方法執行的關鍵是找到同類型且粉絲規模相當的帳號進行互推,如果是小號找大號,人家基本不愿意帶你玩兒;如果是不同類型帳號,粉絲屬性不同,推了也吸引不到人。
不過需要提醒一句:互推有風險,需要嚴格按照微信管理規范進行,不能惡意誘導關注,否則可能被封號。
厚臉皮求轉、加入海量新媒體群以及同類帳號互推是相對來說成本較低且易執行的3個運營引流方法。
做活動(抽獎、投票等)、地推掃碼、投廣點通等引流增粉的手段就不多說了,因為這不是微信小編一個人就能搞定的事情。
3.關于排版和頭圖設置
如果不是文藝號,那就不必把排版弄的太“花哨”,清晰明了最重要。大道至簡,有固定的排版格式和配色,字號適中(14、16號)能看清,行距1.5或1.75,不要在同一篇圖文里用太多第三方編輯器的“背景模板”。
正如男人穿西裝時全身上下的顏色不要超過3種一樣,同一篇文章里的文字顏色也最好控制在4種之類。
這種花里胡哨的配色真的要閃瞎眼。
統一頭圖
統一的風格很重要,如果你們的公眾號每次都是多圖文推送,那么使用風格統一有辨識度的頭圖很有必要,知名大號、資訊學習類的公眾號皆是如此。
統一的頭圖風格有以下幾個基本類型(快拿筆記下,這個是可以直接拿去用的“術”):
1)圓圖型
最常見的統一風格頭圖就是正方形中圓形部分顯示圖,周邊留白。
2)文字圖/文字圓圖型
按固定分類的文章制作統一的文字說明頭圖,這種格式也可以與圓圖型制作相結合。
3)圖片文字浮層型
同樣是圓形圖片和文字兩個元素的不同組合。
4)統一風格圖片型
如漫畫圖、扁平風格圖等辨識度較高的風格。
)頭圖添加統一元素
有些帳號則采用更加簡便的制作方式,直接在選好的頭圖上添加邊框等元素,形成統一風格,如知名時尚類大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就是如此。
關于統一的頭圖風格,不再展開多說,否則這一部分都可以獨立成文了。在此提醒一句,所有固定風格的頭圖制作即使展現形式有所區別,但說到底都是多種“舊元素的新組合”,這就是創意的生成!
此外,這部分只針對多圖文推送的公眾號而言,如果是單圖文推送,那么風格統一相對困難。
4.關于標題黨
如何寫一個奪人眼球的10W+的標題,已經被人聊爛了,瓶子醬不想再多說,且本心里我是討厭標題黨的。但事實上標題黨確實是一個吸引眼球和流量的好方法。
我不愿意去做,可這個技能還是需要掌握的。
舉個例子——
前幾天【壹便士】推送了一篇關于創意生成的經典書籍,因為秉承踏實的理念,瓶子醬就用了原書名做標題:《讀書: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結果反響非常一般,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英文標題都沒有點進去的欲望。
后來,瓶子醬將這篇文章發到今日頭條上時就換了一個標題,閱讀數和轉發收藏數驟增。
對比一下兩個標題:
《讀書: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
《新媒體人不可錯過的創意圣經,美國廣告教父經典之作!》
好吧,瓶子醬也承認,確實是后一個標題讓人更有點擊的欲望,這就是標題黨的魅力。
數字/數據標題、夸張手法、設置懸念、突出新奇點、自帶名人——這是常見的高效標題寫作5法。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這最好玩”,具體可自己琢磨,琢磨不明白后臺留言交流。
標題中帶有數字的文章總是會收獲更多流量和點擊量,曾看過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10W+微信文都采用了數字/數據標題。
瓶子醬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在數英網被加入精選,用戶收藏300+,采用的也是數字型標題:《如何用1小時完成3小時的工作量?get這些新媒體利器!》
誠然這篇圖文被“追捧”多半是因為內容很實用,切中了用戶痛點,但是這個標題也很給力,它同時包含了直觀的數字、一定的夸張以及懸念(到底是哪些利器?)。
所謂的“標題黨”是指充滿噱頭的標題和正文內容完全不相干。
因而關于“標題黨”需要明確的是——寫一個引人入勝的標題是錦上添花的事,好的內容是“錦”,好的標題是“花”,如果沒有干貨內容,就不要做標題黨,以免給讀者造成“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不好體驗。
5.KPI問題
相信絕大多數運營企業公眾號的小編都有來自KPI的壓力,boss要求微信圖文高閱讀量、高轉發量以及帶來高增長的粉絲。
但是,boss有時候也是需要被教育的,作為專業的新媒體運營編輯,我們掌握了扎實的專業技能后要“教育”老板,讓一些不懂行的老板知道10W+的爆款文對于普通人、普通企業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沒有任何其他漲粉渠道,就想讓微信編輯吸引10W+的粉絲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能0預算做出10W+,我為什么還要給你打工?自己做一個號,自己接品牌合作好了哎!”
這是多數被無理KPI要求后的微信小編內心OS,要敢于婉轉地將這個OS用嚴謹的邏輯和客觀的數據支撐向老板表達出來。(不會表達的,后臺留言瓶子醬教你一套說辭)
無理的KPI可以也必須拒絕,但是合理的KPI還是要想辦法達到,具體方法不外乎上面提到的多平臺分發、多手法運營以及活動。當然,這其中也會涉及一些行業內幕和黑色操作手段。(具體黑活兒私聊,不便公開討論)
新媒體運營除了上述簡單易學的操作層面的技巧,還有很多理論性的、不易操作的原則。
“術”可以偷師,可以簡單快速地掌握,而“道”則需要在實戰中慢慢摸索,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可以簡單復制粘貼就實現的“道”。
新媒體運營之道:在不斷的實戰探索中找到
關于新媒體運營,瓶子醬最看重的道有三點:1.定位;2.選題策劃;3.精準內容。
1.定位
定位自不必說,無論是企業公眾號還是個人自媒體,如果你連自己到底想輸出什么、想對公眾傳達什么都沒有弄清楚,那么這個帳號不可能運營好。
“專一、專業、個性、不跟風”是自媒體定位的關鍵。
做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時最忌東一茬西一茬,今兒說企業新聞、明兒借勢高考、后兒談明星八卦。“借勢營銷”絕不是最好的運營手段,不是說你做公眾號就一定要跟風追熱點,而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標受眾想看什么,“專一”遠比跟風踩熱點強。
“專業”主打的就是某一領域的垂直用戶,當推送的干貨具有不可替代性時,你就贏了。
“個性”對于大多數個人自媒體號來說不成問題,畢竟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行文偏好,但對于企業公眾號來說就相對困難,這點需要編輯團隊在一開始就確定好帳號基調。
毫不夸張地說,大約80%的企業微信公眾號都半死不活的原因都是定位不明。
2.選題策劃
定好了位,知道要輸出某一方向的內容后,具體到執行層面來說時,到底每天發什么內容還是個問題。對于企業公眾號來說,編輯團隊一起開選題策劃會很重要,做好定期的推送計劃,選擇合適的話題,是定位之后必須考慮的。
這點和定位相反,對于企業來說,因為有編輯團隊的存在,“人多力量大”,所以選題策劃的角度和內容都更豐富,而個人自媒體帳號則受限于一個人的心力有限,往往會產生選題匱乏的狀況。
這種時候多刷微博和新聞,多關注行業趨勢和熱門話題就很重要了,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流中總有那么一兩個會給你選題的靈感。
3.精準內容
其實,“精準內容”是和定位、選題策劃一脈相承的,在確定了帳號定位后,要分析目標受眾的用戶畫像,找出他們喜歡什么,然后針對TA的偏好推送內容,這樣才能達到高點擊率和高轉發分享的目標。
打個比方,因為瓶子醬的關注者很多都是從數英網過來的,而吸引你們的多是瓶子醬之前寫的那篇《如何用1小時完成3小時的工作量?get這些新媒體利器!》,所以可以粗略得到一個“用戶畫像”。
然而事實上【壹便士】的主要定位是推送新媒體和social營銷相關的內容。雖然“新媒體運營”和“social營銷”這二者本質是重合的,可實際上操作時仍有很多區別的。
從事新媒體的人(微信編輯和運營者為主),不一定對營銷理論和社交媒體傳播案例感興趣。同樣的,做social營銷策劃的人對微信圖文排版什么也會興趣大減。
以前幾天瓶子醬推送的《讀書: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為例,這本書真的是超級棒的營銷創意書,可是推送后的效果并不好,瓶子醬也把這篇文章丟到兩個新媒體運營群中,如石沉大海,一點兒波瀾都未起,群成員對此毫無興趣。說明這篇內容對于新媒體運營者來說,并不是切中痛點的產品。
這就好比“高考”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熱點話題,但是并非每一個自媒體帳號都適合去借勢,一個聚集了一群只關心idol動態和八卦新聞的粉絲的娛樂帳號,為了踩熱點推送一篇祝福考生or高考作文段子的圖文顯然是不精準內容。
除非是TFBoys要高考了,你再借勢高考才合情合理又精準。當然咯,瓶子醬也看到有娛樂八卦帳號推送關曉彤和高考的內容,這也不錯,因為重點還是聊關曉彤的明星八卦,高考只是表征。
新媒體運營的另外兩個“道”是對微信小編而言的。
4.修煉內功
新媒體運營,尤其是微信公眾號運營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新興崗位,未來這一崗位是否會持久存在尚且存疑。所以,從微信小編的自身發展來說,除了瓶子醬之前提到的微信運營“五術三道”,提升個人職業技能才是真正的“王道”。
以瓶子醬淺薄的職場經驗來看,微信小編在小編之后的發展道路大致有這幾種:
1.專業的內容生產者;
2.專業的運營人(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等);
3.專業的營銷策劃及創意人。
如果你熱愛內容,那么專心、用心寫好每一篇微信稿很重要,除了埋頭寫作,也要適時訓練寫作技巧和擴大知識廣度與深度。
如果你擅長做各種吸粉活動,或者經營粉絲群,那么你可以考慮做更專業的活動運營或用戶運營工作。
如果你和瓶子醬一樣對營銷傳播感興趣,那么則需要積累更多的專業營銷知識和傳播理論,向著專業的營銷策劃或創意人邁進。
如果你想繼續做新媒體運營的事,你的目標是做新媒體運營總監,那么以上各個技能都需要掌握。
5.明確職業規劃
在學本領時可以多接觸、多學習和多面發展,無論是寫稿子、做活動、運營社群、策劃營銷,這些知識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積累,包括PS修圖制圖等簡單的美工活兒。
但是職業發展方向和自己的偏好要明確,這一點瓶子醬也無需多說,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自己會權衡好。
以上5點關于新媒體運營的“道”,加上前面的5個“術”,構成了我所說的10條新媒體運營建議。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壹便士(ID:VPenn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