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企業新媒體運營現狀:73%粉絲不足10萬,僅有23%收益大于成本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作者:場妹家族
新媒體的力量從來沒有如此強大過。
過去的 2017 年,網易云音樂的樂評專列成了教科書級別的營銷案例,局部氣候調查組為百雀羚做的長圖廣告刷爆了朋友圈。
這一年,海爾、支付寶、杜蕾斯、丁香醫生等品牌繼續通過新媒體擴大影響力,這一年是微信公眾號的第 5 個年頭,也是微信小程序上線 1 周年的日子。
不管是運營微信公眾號,還是借助新媒體的形式為企業的產品和品牌服務,新媒體和企業越來越分不開。
不同行業、不同地域、規模各異的企業,做新媒體的情況到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通點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呢?
地心引力工場歷時 1 個月的時間,調查訪談了接近 1000 家企業,生成了這份《 2017 年度企業新媒體運營現狀調查報告》。
這些企業既包括 500 人以上規模化的公司,也有 50 人以內的初創企業;既有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互聯網企業,也有非省會城市的傳統公司。通過對這些企業運營新媒體的現狀分析,我們找到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也對于企業新媒體接下來的發展趨勢更加清晰。
以下為報告內容: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作者:場妹家族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