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開業,探究迪士尼背后的營銷手段
千呼萬喚,動工建設5年之久的上海迪士尼終于開業了,不管你想吐槽里面的食物太貴,還是想抱怨人太多太擠沒看頭,都阻止不了全球媒體雙手奉上價值不菲的免費廣告,阻止不了下雨天人們的熱情,以及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園區的背景……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眾
誰讓人家是迪士尼呢?!不過難道它生來就有這樣的魔力?
提到迪士尼你馬上會想到什么?米老鼠、高菲、唐老鴨三劍客?白雪公主和七矮人?還是阿拉丁、小木偶……
不管你想到的是啥,他們無一不是從電影中走出來的角色。那么,他們又是如何走進你的心里的?
實際上,始于電影的迪士尼,是電影故事催生了整個帝國的運轉,這個帝國除了影視娛樂還包括: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絡,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迪士尼生態。
打造故事人物成帝國代言人
迪士尼無疑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故事創作和人物塑造能力,他們會通過嚴格的篩選和演員訓練,制作出打動人心的動畫人物。然后在商店中出現,在迪士尼樂園中出現,只要觀眾喜歡了,恨不得要為一切買單。相反,如果一部電影和角色都不能深入人心, 意味著迪士尼什么都得不到。
《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
在迪士尼內部,有一套虛擬人物管理體系,將其電影角色細分為不同的消費群體市場,比如擁有鋼鐵俠、美國隊長等人物的漫威主打成年男性市場,而公主系列則覆蓋女性市場。
迪士尼公主全家福從左到右:《阿拉丁》茉莉,《白雪公主》白雪公主,《花木蘭》花木蘭,《睡美人》奧羅拉,《灰姑娘》灰姑娘,《風中奇緣》寶嘉康蒂, 《公主與青蛙》蒂安娜,《美女與野獸》貝兒,《小美人魚》艾莉兒,《長發公主》樂配
這些聞名全球的動漫明星之后悉數出現在迪士尼樂園中,上海迪士尼樂園也成為了這些強大IP的聚集地,童話世界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是迪士尼帝國,也是迪士尼樂園最好的代言人。
上海迪士尼樂園擁有全球第一座匯聚所有迪士尼公主的城堡
衍生消費品持續刷臉
大多數國產電影做衍生品都是純粹為了做電影宣傳,但迪士尼電影人物授權和衍生品卻是盈利的重要來源,衍生品成為整個帝國的“刷臉神器”,不斷強化消費者對電影人物的感知。
根據迪士尼自己的官方統計,2014年一年迪士尼就在中國銷售了 12 億件衍生品,差不多相當于每個中國人人手一件,這是何等效果的“刷臉神器”啊。
或許人們喜歡迪士尼樂園,就是因為從前用過的一個米老鼠的包包,小朋友穿過的一件《冰雪奇緣》艾莎裙。。。
《冰雪奇緣》的裙子一年能賣4.5億美元
各大品牌爭相借勢
能夠獲得迪士尼這種品牌的授權,仿佛就擁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能使企業獲得快速成長或者知名度。不管是小品牌,還是像樂高、優衣庫、阿里巴巴這些大牌,都非常看重迪士尼的品牌力量,紛紛借勢,希望搭上迪士尼的車。
樂高說,去迪士尼一定要帶上樂高人仔啊
文化傳播從娃娃抓起
趁著開園預熱之際,去年12月,迪士尼中國聯合阿里數娛推出數字娛樂平臺——迪士尼視界。訂閱內容包括迪士尼與皮克斯廣受歡迎的電影和動畫劇集、游戲、電子讀物、歌曲、迪士尼樂園最新資訊等等,主打兒童市場。
讓孩子從小到大接觸迪士尼文化,的確是迪士尼觸達消費者的一個聰明且長遠的做法。
事實上并非世界上所有迪士尼樂園的運營都很順利,法國巴黎迪士尼樂園就一直經營慘淡,到目前也只是微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自己典型的歐洲文化,對迪士尼人物并不感冒,缺乏內心認同感的情況下想讓人買單就難了。
而日本是個對動漫文化充滿特殊感情的國家,全民愛卡通。東京迪士尼度假區被譽為海外最成功的迪士尼樂園。這些都是前車之鑒啊。
東京迪士尼度假區
2003年的一篇訪談錄中,時任華特迪士尼國際電視公司總裁賀博德說:迪士尼是一個講故事的公司,我們最終訴諸于故事而不是商務或技術。因為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用我們的故事與我們的顧客緊密相連。
好的營銷總是潤物細無聲,當迪士尼的故事影響了全世界,全世界的人也會幫迪士尼口口相傳成就口碑,上海迪士尼樂園,無疑會成為這個口碑生態中的獲益者之一。
最后上張晨報記者昨天從前方發來的排隊照,恩,內內覺得還是避開高峰,避開下雨天比較好!
轉載本文請注明文章來源:微信一品內容官(ID:content-officer)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