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創業一次成一次?核心能力的復制!|火山大叔
這是火山大叔的第 12 篇原創文章—
老羅直播帶貨,能成嗎?
3月19日,老羅用一條微博宣告:他將進軍當下最熱的電商直播行業,開啟自己再創業之程,羅永浩這次能成嗎?
回顧老羅的幾次創業經歷:最開始做英語培訓不掙錢、做錘子手機最終賣身、做聊天寶掛了、做電子煙國家又禁、最近一次賣鯊魚皮材料,后續也沒了音訊。
十幾年間,他似乎總是走在“錯”的路上,屢敗屢創。面對市場,他更像是位一意孤行的“外行人”。
老羅決定做錘子,是看好移動入口端的賽道,又覺得友商們體驗做的太糟糕。后來事實也證明,老羅確實做到了,錘子手機在一些“小體驗”方面做的很出彩。
不過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老羅之前沒料到:在成熟的手機行業,最終比拼的其實是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渠道開拓等系統能力,在良品率面前,那些亮眼的“小創新”不足以成為顧客買單的理由。
不過,老羅如果要轉行做主播帶貨,不敢說一定能成,卻是更合理的選擇。
做出這個判斷的前提是:一家公司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創始人的核心能力與其項目成敗的決定性要素是否適配。
察覺核心能力
直播行業比拼的是語言表達、才藝、個人魅力、顏值、粉絲數等等,而這些(顏值也算可愛吧)恰恰是老羅個人所擁有的核心能力,這次做主播是在發揮老羅最大的優勢。
談到口才與個人魅力,80后出生的孩子最清楚。老羅最早走紅還在新東方做英語老師,憑借詼諧幽默且極具理想主義氣質的上課方式,廣受學生歡迎。其上課錄音精華,被學生剪輯放到網上瘋傳。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大家開始調侃老羅是講相聲的,和郭大爺有的一拼。
同時,老羅的帶貨能力也曾被驗證過。2009年,他在全國高校舉辦《我的奮斗》相聲勵志演講,其間推薦的十幾本冷門書,比如《美國種族簡史》、《引爆點》、《怪誕行為學》等,都直接變成暢銷書,甚至賣脫銷。
至于之前那些手機、電子煙、聊天寶項目,對老羅來說都是在打“擦邊球”,自己的核心能力沒能最大化釋放。
-
別說老羅跨行這么大了,就算你在同一個行業里連續創業,如果背后商業邏輯不同,失敗率也會很高。
大家都知道賈國龍的“西貝”做的很成功。但西貝這些年其實還做過很多子品牌的嘗試,比如燕麥面、麥香村、西貝Express、西貝超級肉夾饃,賈國龍在這些子品牌上的花費過億,可是效果都不好。
很奇怪是不是?按邏輯,都是做餐飲,多推一個品牌應該不難,要資源有資源,有人才有人才,要產品有產品,錢就更不缺了,不就是多復制一個新品牌嗎?
個人認為,這背后不是所謂客戶“認知”很難改變(都已經成立注冊新品牌了,不宣發沒人知道是西貝做的)。本質的區別在于西貝做的是“正餐”,后續做的一系列子品牌都是“快餐"。雖說同樣是餐飲,卻有天壤之別:前者是餐飲業, 后者其實是零售業。企業需具備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絕大部分營銷、運營、產品體系都需要再建。
再加上西貝是一家大航母,內部對新項目的預期肯定有更嚴格的高標準,項目一時沒有收到好的市場反饋,公司很容易失去耐心,降低投入 。
所以,判斷一個創業項目是否靠譜,我們可以先看創始團隊的基因:是擁有左右項目成敗的核心能力呢,還是僅具備一些次要的邊緣能力。
畢竟短時間內,一個人的內核很難改變,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成功概率會更高。
同時,創業者要特別警惕:別把偶然性成功當必然,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
也許過去成功的經驗只是搭上了社會的紅利、趨勢的紅利,把彎腰撿到的錢當做是憑自己本事賺到的。
這就好比一大企業的高管,在原公司混得風生水起,跳槽到另外一家企業,或自己出去創業不見得有多好是同一個道理,我們容易把企業的能力當成是自己的能力。
—
復制核心能力
我們見過很多牛人,創業一次就能成一次,哪怕前后看起來是兩個不搭杠的行業。
仔細分析來,他們大都在遵循同一個原理:在不同領域,做著自己同樣擅長的事。這叫“換湯不換藥”。
桔子水晶酒店的創始人吳海,就是不斷復制自己的典范。
他成功打造出國內第一家場景體驗式酒店:桔子水晶。從后現代、Pop culture、地中海復興等各類主題風格空間的營造,到房間內藝術品、20平米的房間還帶大浴缸、還有無線音響、燈光系統、家庭式影院等智能化體驗的融入,都是從顧客視角出發而精心釀造的。
老吳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更懂新一代消費者,具備場景體驗思維。
桔子水晶賣給華住后(逐漸失去了光芒),吳海再創業做了“魅KTV”,基本上就是把桔子水晶的場景體驗邏輯照搬到了傳統KTV上。
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實體店互動開創KTV行業的O2O模式,集酒吧、K歌包房、 私人影院、直播間一站式文化娛樂綜合場景,重新定義了KTV行業體驗。
一個酒店,一個KTV,看似相差巨大,但對吳海而言其實無需做太多改變:應用同樣的底層能力,把玩酒店的套路重新玩了一次。
一切輕車熟路,成功幾率自然會高很多。
國內連續創業成功更被人熟知的代表是:杜國楹。先后5次創業5次都成了。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小罐茶都成為知名品牌。
即便這些都是不同行業,背后實則都指向了他同一項核心能力:在老東西上搞營銷包裝。
和火山公司在同一個園區的合縱文化也是如此。“音樂+娛樂”是它的核心生產力,用這條主線,它孵化出十余個娛樂品牌,曾經的蘇荷、本色酒吧,如今的胡桃里、繁花、純K,還有酒店、音樂學院。
在敬佩他們能連續創業成功的同時,去發現和學習他們背后不變的核心能力會更有意義。
—
火山如何復制自己的核心能力?
關于如何復制自己的核心能力,我想以火山為例,簡單分享下自己的經驗:
- 清晰自己的優劣,強化最大優勢
我們從事品牌咨詢與設計行業13年,十分清楚自己的三個核心能力:敏銳的商業洞察,將想法設計落地,以及塑造好的顧客體驗。
在同行業,有人會有這樣經歷:看著自己服務過的公司,從0做到億,認為自己在其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于是一興奮,自己就出去開店了。事實他忽忽視了更重要的運營管理、產品開發能力,自然失敗率會很高。
- 找到與能力相契合的切入點
在對市場持續的追蹤研究過程中,經常能洞察到好的商機。如果我們的核心能力與該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相匹配時,就會主動出擊。
找在這個領域里可以扶持或賦能的對象,通過火山這張名片與他們建立合作。
- 在邊界線內發揮核心能力
火山在戰略方向路線和品牌建設落地上全力賦能,聯合投資公司在資金上支持,創始方負責項目的具體落地運營。
對火山而言,我們發揮了自身的優勢,并未脫離原來的本行。只需劃分好邊界,不越界。把自己項目當成客戶,專注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整個過程,火山相當于一種變相的種子投資。從火山至今賦能孵化的三個項目來看,現階段均已達預期,算是成功的。未來三五年,我們會把商業洞察和項目落地能力持續的復制下去!
PS:歡迎好項目、好創業者聯系我們(尤其連鎖類)。
—
總結
在自己原本的核心能力體系下,把他復制到另一個更廣闊的領域,這就是可持續成功的一個重要秘密。
畢竟,成功都是復制出來的。
< 完 >
本文收錄入火山即將出版的新書《品牌體驗戰略》,如文章對您有啟發,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
延伸閱讀:營銷模仿:跟大品牌學營銷,錢可能打水漂
火山.品牌定位與體驗設計
—
火山,中國獨樹一幟的戰略定位體驗設計咨詢公司
以體驗思維賦能商業,從戰略營銷、顧客體驗、到品牌設計的落地,幫助企業精準定位的同時,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與體驗,助力企業快速增長。
—火山品牌體驗戰略—
部分服務客戶
比亞迪、萬象城、宋凰、思貝克、御碟坊、奈雪的茶、百歲山、AEON永旺、科翰教育、彩田幼兒園、慢錢 ...
—
中國.深圳南山區華僑城OCT創意園美林大廈三樓
3th Floor, Meilin Building, Oct Nanshan, Shenzhen, China—0755-26603092 / www.huobrand.com
—
商業咨詢聯系:南叔13923425200(同微信)/song@huobrand.com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