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感同深受-現象背后的本質(下)
你聽到的一夜暴富的故事背后大部分都是厚積薄發
這世界除了中彩票和賭博外幾乎所有的一夜暴富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厚積薄發。所謂一夜暴富的故事大部分是通過媒體和口口相傳包裝出來的,要么主觀要么無意識的忽略了這些暴富者過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蟄伏、努力以及失敗的經歷,沒有這些過往的經歷打底機會來了也不會讓你有一夜暴富的可能。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公眾喜歡聽一些傳奇的故事,經過包裝后的一夜暴富也特別容易讓人相信與神往。這也是為什么買彩票和賭博特別容易上癮的原因,那么多游手好閑或者喜歡做夢的人希望通過搏取一個極小概率去成就一夜暴富的奇跡。
賺錢靠主業,敗光靠副業
上周我們寫過浙江一個口罩企業女老板創業故事,我和她面對面交流過,有一些話記憶深刻,其中她說過這么多年她堅定的做自己的主業,不去做副業,才有今年的成績。長期堅持主業,可以獲得時間上的復利,短期或許不如一些風口上的副業賺錢,比如房地產、金融甚至倒賣口罩什么的,但如上一段提到的,當機會到來時,長期堅持主業的人一定會被機會眷顧。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靠主業賺錢,靠副業敗光。為什么?你在主業上積攢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于副業,而且還特別容易讓你產生一些錯覺,誤以為自己擅長領域的成功一定可以復制,或者自己的判斷和決策一定能在別的行業發揚光大,這是典型的自信心爆棚的表現,就是自負。堅守主業,在主業里建立無可匹敵的壁壘,甚至可以傳代。
沒有感同身受
今天下午和朋友喝茶說到了這一點。有一個詞叫“鄰避效應”,百度百科的解釋鄰避效應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等鄰避設施)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而激發人們的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強烈和堅決的、有時高度情緒化的集體反對甚至抗爭行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我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之類的話,我不否認真的有人會與你一起悲傷和快樂,但大部分時候的真相是這只是說說,甚至就是個禮貌用語,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都一樣。最簡單的例如,你看到有地方對湖北同胞歧視,你會很憤怒,你會對同胞的遭遇感同身受,但如果你家隔壁的房子被湖北人租了,說不定你是第一個抗議的人,為什么?因為住在你家隔壁了,你沒有了感同身受。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還沒開始就想到以后就永遠不會開始
什么是悲觀主義者?消極主義者?什么事情還沒開始做就否定態度,永遠不會主動推進一件事,一直在做否定別人。無論是創業還是工作,都會面臨不確定,面臨挑戰,積極的人永遠是先干了再說,至少也是邊干邊復盤,消極的人永遠在強調困難,但卻給不出解決辦法。生活中一定有這樣的人存在,能遠離一定遠離,千萬不要讓這樣的人影響自己。
歡迎加微信入虎哥群交流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