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抄襲Pokemon Go抄上蘋果下載榜首的《城市精靈Go》背后誰在操作
加速會注:AR手游《Pokemon Go》(又稱《精靈寶可夢 Go》、《口袋妖怪 GO》)在美國上線,引發了全球熱潮。在游戲發布的第一天榮登ios免費榜和暢銷榜雙榜第一的同時,國內一款名為《城市精靈 GO》的免費游戲榮登APP Store榜首,讓很多手游玩家感到迷惑,這又是什么鬼?和《口袋妖怪GO》又有何淵源?
來源:加速會
作者:李東春
國內外ios免費榜對比圖
《城市精靈:GO》剽竊創意,粗糙制作
《口袋妖怪 GO》是由任天堂、Pokemon公司、Niantic公司聯合推出的“在現實中捕捉精靈寶可夢”的AR手游,就在其今年3月份剛剛開始招募測試人員的時候,中國就剛好出現同款山寨《城市精靈GO》。這款《城市精靈 GO》的游戲已經先于《口袋妖怪 GO》發布。這是一款精靈養成類的手機游戲,基于地理位置打造的社交性游戲,同在現實中又在游戲中相遇,在游戲的世界中進行養成修煉,玩法和《口袋妖怪 GO》如出一轍。在《口袋妖怪 GO》上線后,更加可以確定這款游戲是抄襲了《口袋妖怪 GO》的玩法。
《口袋妖怪 GO》當時宣傳的概念海報:
《口袋妖怪:GO》游戲界面:
再來看一下《城市精靈GO》的游戲界面:
根據截圖可以看出來《精靈城市GO》和《口袋妖怪GO》一樣是虛擬現實相結合的玩法,但《精靈城市GO》的界面制作卻非常的粗糙。那這樣一款類似智力開發的小游戲,是如何登上APP Store榜首的呢。
《精靈城市GO》在IOS上的排名趨勢:3天從500名變身第1名
圖表數據來源:APP Store 數據平臺 ——ASO100
通過數據圖可以看出兩個問題:
1、《精靈城市GO》從7月6日才登上總榜且排名472名,從7月7日開始登上第3名,7月9日至11日排名第一。3天從接近500名沖到了第1名。
2、6月30日《精靈城市GO》曾短暫的沖到榜首,然后急速下降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如果這個搜索狀況來自用戶,用戶不可能在短短兩天內有這么大的搜索數據變化。此處真的讓人懷疑這個游戲有刷榜嫌疑,刷早了于是停下來,等到《口袋妖怪GO》上線以后再刷一次?
那正常游戲的排名趨勢應該是什么樣?(以《王者榮耀》為例)
對于出現這種情況,有兩點原因:
1、《城市精靈GO》制作團隊惡意刷榜,借《口袋妖怪GO》火爆上線優化關鍵詞,致使排名上升;
2、另一個是用戶需求,國內玩家想要體驗 《口袋妖怪GO》需要翻墻,所以在搜索時就會出現這個山寨版游戲,從而引起廣大網友的搜索下載。
基于上面的分析,排除第二種用戶對于《城市精靈GO》的需求原因。
小編認為,《城市精靈GO》的制作團隊肯定也之道此類虛擬現實游戲在國內的需求以及趨勢,那為什么抄襲制作的時候不用心去做,單純把一個殼子拿過來利用數據作假,最后玩家體驗游戲后還是留不住用戶。那這家公司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城市精靈GO》背后是怎樣的制作團隊?
通過《城市精靈GO》在APP Store下載頁面,小編找到了其開往人員網站(http://www.tanyu.mobi/)。《城市精靈GO》的制作團隊是深圳市探娛互動科學文化有限公司,同時小編還發現,這個公司制作團隊還研發了其他幾款游戲。
手機游戲《亞特蘭蒂斯》,只有安卓版本。下載評論區罵聲四起,基本情況都是游戲充值后無法登陸游戲。
《小小大眼萌》ios收費游戲(1元),下載量只有32。
還有一款以魔獸世界為背景的游戲《魔獸部落——軍團再臨》,上線時間比《魔獸世界》電影早半個月,但是下載評論并不好,評論反饋游戲服務器問題,充值后無法登錄問題等等。
那這些游戲背后制作團隊是怎樣的公司呢?這是官網的介紹,和研發出的游戲大相徑庭。
這是在深圳工商局企業信息查詢到的關于此公司的信息:
在網上查詢此公司相關信息也很少,發現在拉勾網上正在職招聘,融資情況是D輪以上。
這是個什么樣的公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通過它的游戲產品反饋,大家心里自然有桿秤。模仿抄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想去超越。人在做,天在看。光有外殼沒有內在的手游產品只能糊弄用戶一次,多了就不靈了。
其實在市場上這樣的公司、游戲很多,手游行業蓬勃發展良莠不齊。但隨著《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近日正式執行,國內手游產品開始步入前置審批的監管狀態。《通知》規定,7月1日之后在安卓和iOS上線的新游戲,必須先填寫版號。而此前已經上市的游戲,需要在10月1日前補辦版號。此規定被業內人士稱為“最嚴手游新規”,甚至還可能顛覆國內手游行業的現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