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個錦囊妙計,文案狗分分鐘上陣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這是文案狗系列第三篇。第一篇是《學會這個看家本領,文案狗分分鐘上天》,第二篇是《學會這個拿手好戲,文案狗分分鐘上位》。
上陣的將軍要攻城掠地,除了擁有高超的本領,還有謀士的錦囊妙計。如果把案子比作一個陣地,文案就是將軍和謀士的合體呀。有勇有謀,才是一個好文案。
今天的錦囊妙計是:聯想!聯想!聯想!
聯想是一種由此及彼的思維方法,具有相似性或是具有對比性的事物之間,最容易引發關聯性的想象。根據產品的特性與具有相關意義的事物建立聯系,可以使廣告創意不落俗套,可以激發受眾主動地參與到創意想象之中,共同完成對廣告作品的解讀。
聯想,這個錦囊妙計,一共有5個小計謀。
第一,接近聯想
第二,相似聯想
第三,對比聯想
第四,因果聯想
第五,強制聯想
現在,讓我們來略施小計拿下高地。
第一、接近聯想
兩個事物在時間上,空間上和經驗上相接近,由一個事物的知覺和回憶,會引起對另一個事物的聯想,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
望梅止渴,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即看到梅子的時候,腦中所有和梅子相關的感受會被調動起來,想到梅子的酸甜味道,自然會促使唾液的分泌。
案例1:Baruel鞋子除臭劑廣告。
當你的腳上穿著一堆咸魚時,估計大家都會離你三尺之外吧。我們的想象路徑大概是這樣,咸魚——臭鞋子臭——難聞氣味——去除鞋臭——Baruel鞋子除臭劑。
案例2:治打呼嚕廣告。
如果睡你旁邊的打呼嚕,等于旁邊睡了一頭豬。豬睡覺——吵——打呼嚕——睡不著——治呼嚕。
第二、相似聯想
由于事物間的相似點而形成的聯想,也稱類似聯想。由某一事物的性質、形狀和內容想到與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現象,進而產生某種新設想。如:屎殼郎與耕作機。
案例1:水果廣告。
利用水果的形狀跟性感的部位的相似性,香蕉和大腿,蘋果和胸部。從而體現我們的水果很性感,很性感的哦,讓人垂涎欲滴。
案例2:交通公益廣告。
車禍現場的相似場景,拒絕疲勞駕駛。
第三、對比聯想
對于性質或特點相反的事物的聯想,因對比關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種聯想。對比聯想反映出事物間共性和個性的和諧統一,事物在某—種共同特性中卻又顯示出比較大的差異,從而形成比較強烈的對比。
比如,膽小如鼠和膽大如虎,熱情似火和冷漠如冰 ,門可羅雀和門庭若市。
案例1:百事可樂。
一個地板都踩爛了,一個光亮如新。百事受大家歡迎,可口可樂無人問津啊,百事這招夠狠夠漂亮。
案例2:舒膚佳。
火災和細菌都是很危險的。滅火器的低頻救人工具,舒膚佳是一個高頻救命洗護用品呀。
第四、因果聯想
由一種事物的經驗聯想到另一種與它有因果聯系的事物。
因果聯想是一種辨證關系,因為某個原因得出某個結果。兩者之間存在起因與結果的關系。可以反過來推論,這個結果是因為某個原因造成。
案例1:動物保護公益廣告。
老虎為什么要冰封起來呢?因為快要滅絕了呀。保護動物,迫在眉睫,不然以后見不到生龍活虎了。
案例2:拒絕酒后駕駛公益廣告。
開車為什么能四平八穩?那是沒喝酒呀。為什么會出事故?我沒醉,老板再來一打啤酒呢。
案例3:豐胸廣告。
為什么排隊中間隔了那么多?哎,都是大胸惹的禍。
第五、強制聯想
運用強制性連接方式產生創造性構想的方法,先選擇欲改善的焦點事物,多方羅列與焦點無關的事物,然后強行列舉事物與焦點對象結合。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事物強制地揉和在一起而形成的聯想。
案例1:反對辦公室騷擾的公益廣告。
辦公室臺燈跟辦公室騷擾的形狀想結合。
案例2:可口可樂。
利用籃球的條紋和可口可樂的瓶子形狀結合在一起。
有一首詩在廣告界廣為流傳:
石沉大海了,
能浮起來嗎?
可以,能夠!
只要有好的創意。
把產品比作一塊沉入海底的石頭,文案廣告的目的就是讓產品浮出海面,讓大家目瞪口呆。聯想就是那個浮力,讓想象動起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