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策數科:京港合作共迎金融科技創新浪潮
11月27日,由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聯合投資推廣署、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共同舉辦的“京港金融科技合作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華策數科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新昌作為大數據領域專家、香港企業家代表參會,并圍繞內地與香港金融科技合作共贏的話題展開討論。
近年來,以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蓬勃發展,不僅突破了傳統金融業技術應用的限制,更打開了諸如數字銀行(開放銀行)等全新的應用場景。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內地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金融科技應用的新場景、新需求層出不窮,已成為尖端技術的理想“試驗田”;而香港作為亞洲乃至全球的一大金融中心,在金融市場、體系的成熟度和開放度,以及金融監管制度的完善程度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
在此背景下,內地與香港的金融、金融科技機構開展合作交流也成為必然之舉。
本次交流座談會,來自北京、香港的金融科技研究機構和管理者分別分享了兩地金融科技發展的現狀、優勢和前景,同時邀請到華策數科首席執行官張新昌、小米集團金融科技總經理姜永強、愛保科技首席執行官劉偉等多名金融科技企業管理者,共同探討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科學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監管。
擁有超過20年數據科學、數字建模經驗的張新昌針對“大數據科學在金融領域的分析與應用”的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消費人群,每天能夠產生海量的社交、交易數據,對于大數據領域的從業者而言無疑是珍貴的寶藏。而大數據公司的職責正是將這些數據進行合規應用,讓數據成為服務用戶本身的“資源”。
然而,如何讓數據應用“合規”,卻一度成為困擾行業的難題,此前更有相當數量的大數據公司“越界”應用大數據,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數據黑產猖獗等嚴重后果。
數據的合規應用,一方面需要推動更加全面、系統的數據收集、整合與流通,連接“數據孤島”,讓數據成為真正有價值的資源;而另一方面又需要確保個人信息不被過度收集、泄露和違規應用。對此張新昌表示,對大數據資源的開發,既需要盡快建立更加全面、完善的監管法規予以保護,同時還可以通過創新的金融科技應用的引入,將有助于移除大數據身上的“枷鎖”。
例如,5G與物聯網的結合,將推動更高效、更全面的數據收集與整合進程;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有望為大數據的合規應用、化解數據侵權與數據黑產提供重要的幫助。多學科、多領域的技術應用融合,正在成為金融科技賦能行業的一大趨勢。
隨著監管日趨完善,以及行業對數據合規應用的迫切需求下,包括華策數科在內的眾多金融科技企業正步入對尖端技術進行深度開發和應用場景探索的階段。而內地與香港的優勢互補,也必將在金融業務模式、場景開發、人才交流和技術進步方面,掀起創新的浪潮。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