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的豐巢會放棄二次付費嗎?
01. 業委會:你不會的PR稿,我教你寫
誰也沒想到,5年前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家頂級物流公司投資成立的豐巢,被一群居委會的叔叔阿姨碾壓了。
本是頂著主角光環出生,活成了大反派不說,PR稿還寫得稀爛。
通篇渾水摸魚,基本上是把大家提出的問題重新解說了一遍,不解決居委會和業主的任何訴求,企圖用官方語言迷惑人,頗有些掩耳盜鈴的喜感。
大量使用抽象字詞或太明顯的答非所問都是非常不專業的行為,這相當于再一次把話筒遞還給提出問題的人,給他們解釋你這篇文案的權利。這種情況下,一旦需要溝通的人群很多,那肯定要翻車。
反觀中環花苑業委會的反擊,還沒有進入正題,它就已經贏了。
開頭明確告訴豐巢,任你巧言令色,可不得人心。無論行商從政,民心向背才是常勝不敗的關鍵啊臭弟弟。
拿捏住這一點,業委會開啟手撕白蓮花的模式,連續五發暴擊直接帶走豐巢。
First blood
別裝了,你沒那么窮。
Double Kill
一部分業主正在被你們強制服務。
Triple kill
你們的不作為和不專業導致了現狀。
Quadra Kill
你豐巢過河拆橋,我業委會打你還要挑日子嗎?
Penta Kill
想賺錢可以,按我們的規矩辦事。
沒有什么抽象的用詞,字字說到要害上,這位大佬的行文邏輯和文筆足以開班了,建議豐巢公關朗讀并背誦。
02. 快遞送上門不是應該的嗎?
2019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布《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其中第二十五條明確,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
超時收費最令大眾抵觸的地方在于,默認了快遞行業中二次收費的合理性。
也就是說我給快遞公司10塊錢,讓他們幫我把東西送到地方,結果他們不送上門(不排除送不上來的情況),在沒有征得我同意的情況下放在一個第三方機構那邊,沒及時取,第三方還找我要錢,憑什么呢?
我花10塊錢就是想送貨上門啊,如果不能送上門那么在我花10塊錢的時候,快遞公司提前告知了嗎?
第一,超時收費是隱性的快遞成本,第二,免費時長不合理,第三,有人在被強制服務,這是大家不滿的三點。
豐巢不光收業主的錢,還收快遞小哥的錢,根據新京報的新聞,一位快遞小哥每周自掏腰包付50塊錢的快遞寄存費。
但快遞小哥用豐巢能提高工作效率,若是每件快遞都送到家,那跑來跑去的時間成本恐怕是50塊錢難以覆蓋的。
所以怎么想,冤大頭都是業主,豐巢還跟他們賣慘,怪不得被人業委會重拳出擊。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順豐、三通一達共同組建的第一支代收快遞正規軍菜鳥驛站也不好過。
在這里可以給大家透露一下代收快遞行業的財富密碼:在菜鳥驛站旁邊開個小超市,這個人流量帶來的盈利是隔壁的好幾倍。
03.互聯網公司跟“二次收費”鎖了?
因為二次收費被罵的公司,豐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去年全方位運營最成功的IP《陳情令》在播出臨近結束的時候狠狠薅了一把羊毛,最后六集的點播創造了1.56億的收入,購買人數520萬。
在買了VIP的基礎上還需要另外加錢才能提前看到最后六集,于是VIP急得當場罵街。
雖然大家都罵得挺狠的,但身體很誠實。
到年底的《慶余年》就沒這么好運了,平臺依葫蘆畫瓢推出50元超前點播的服務,哪成想盜版泄露了,并且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以平臺“吃相難看”為由,默許盜版行徑。
雖然盜版是不對的,但面對一群鞋子衣服隨便買,視頻會員找人借的消費者,平臺也沒轍。
上個月,九大視頻平臺以及兩大音頻平臺被消保委拉去約談,明確提出了內容多項收費的問題,要求確保會員服務透明、公平、誠信。
二次收費在游戲行業中是常態,絕大多數DLC都是要付費的。
還有搶票軟件,會有加速包、VIP會員、優先出票權、安心搶等買掛二次收費的服務。
在互聯網公司,二次付費將會變成各個細分領域的趨勢。
消費者跟他們所購買的產品之間永遠隔著這么一個中間商,總有人愿意開掛(提高效率、節約時間、滿足心理需求)。當開掛的人多了,二次消費就有了它的合理性,也就成為常態。
04.未來所有服務都躲不過二次收費
對于快遞行業來說,他們是線下面對面交付的服務,按理來說不應該會有中間商出現。
但由于業主們生活時間的不確定,打破了這種線下面對面交付的模式,為了應對這種不確定,提高雙方的效率,才引入了豐巢和菜鳥驛站這些第三方,因此豐巢的存在是絕對合理的。
它敗就敗在將這種看似簡單的合理性強行加于業主之上,沒有尊重業主的想法,強行要求人家開掛,可人家有比開掛更直接的辦法——不需要什么第三方,直接送到家門口。
走的人多了才會有路,現在路還沒走出來豐巢就悶頭往里沖,自然是要被路上的荊棘扎傷的。
使用科技提高社會的運行效率也是大眾的需求。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一書中提到,英國政治經濟學家李嘉圖發現,當進行社會分工和交換的時候,創造的價值反而更高,能產生1+1>2的效果,這也說明了為何從古至今貿易是創造財富的重要源泉。
“同一市場中增加的、交換的人數越多,市場越大,創造出來的增量就越多。所以自由市場本身就是個規模經濟。”
通過自由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讓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無限下降,讓人們的需求得到進一步的滿足,我們就在現代化的路上更進一步。
在此之前,如果價值增量有限,資源分配不合理,都會經過一個不斷迭代、自我完善的過程。
在新物種進化成熟的那一天,我們對二次消費的敏感度也會隨之降低,就像游戲中DLC付費成為常態一樣,最終,我們還是會用“存在即合理”來解釋這一切。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