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誠:U遞為什么會火?
這兩天,一款叫做U遞的軟件刷爆了朋友圈,這家公司也因為這款軟件吸粉無數,系統一直卡頓,處于超負荷狀態,比起前幾年的打車軟件,其火爆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U遞是什么?
它的開發商厚納科技文化公司的解釋是這樣:U遞是厚納公司傾力打造的集合“寄快遞享補貼+三級推廣返傭”的綜合平臺,U遞首創快遞寄發拿補貼模式(即你發快遞、我給補貼),將快遞與用戶緊密連接,用戶只需在APP操作下單,便可每單快遞享受補貼返現;除此之外,用戶還可利用自己的人脈圈子推廣賺取傭金,通過賺錢+省錢的模式,最終為用戶實現“多賺好省”!
有點像當初的滴滴、快滴,打車軟件連接的是用戶與出租車和專車,這款軟件連接的是寄快遞的與快遞公司。
以滴滴為代表的打車軟件,最初成就了出租車司機,最終卻顛覆了出租車這個行業,特別是專車和順風車推出,嚴重沖擊了飽受詬病的出租車行業。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U遞很難顛覆快遞行業,因為快遞需要很多基礎設施和人員,當初京東自建物流體系,可燒了不少投資人的錢。
U遞推出幾天就刷爆了朋友圈,甚至不少人建群培訓,教人怎么去推廣,他們都寫好了教程和文案……這是當初滴滴所不能比的。
那U遞為什么會火?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解讀:
1、解決了兩個核心痛點
1)普通人寄快遞拿不到折扣,即使是公司也要談才能把價格降下來;
2)叫快遞不夠便捷,需要打電話,或者需要到一些查詢軟件里查周邊快遞。
U遞,平臺下單,快遞上門取件,手機一鍵支付,折扣30%~100%。所以,對于之前我們見到的單純查詢快遞、單純搜索周邊快遞的軟件,有很大的改進。
2、飽受爭議的三級分銷
每邀請一個人成為U遞會員,你都得7元返現,比如你的100人是你邀請的,這100每人邀請30人,30人又各自邀請10人……合計30000人*7元=21萬 (三級分銷理論上都是這樣,看起來挺美,其實哪有這么容易。)
三級分銷一直飽受爭議,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三級分銷本身不違法,但也有人利用三級分銷圈錢,微信上個月全面封殺了類似的三級分銷微商城。
三級分銷一方面飽受爭議,另一方面又有存在利益誘惑,所以用戶才會努力的去推廣,不斷刷朋友圈,甚至組建團隊教他們如何去推廣。
滴滴打車當初是送優惠券,打車省錢而不是賺錢,所以U遞推廣賺錢的模式,迅速席卷整個朋友圈。
特別是很多微商,他們身邊也有很多微商,甚至有些微商團隊數千人,他們對快遞本來就存在巨大的需求,所以推廣這款產品能幫他們省錢,同時又能賺錢,所以他們會不余余力的去推,有人兩天就掙了一萬多。
微商是推廣U遞主力軍,而是都是免費、自發、拼命的去推。一款產品做到這個地步,也是絕了!后文再分享,U遞是如何不花錢無數微商無償為其賣命的。
3、愿景描繪的很誘人
據稱:
U遞2.0版本出臺同時,要在全國建立3000家社區周邊微倉,一年內達到30000家。微倉的功能是你把貨放到微倉中,工作人員負責打包,填單,省去高昂的倉儲和人工費用,徹底解決你的需求。
U遞3.0版本增加提成功能,你以下的A?、B?、C?級以內的所有小伙伴,只要發快遞,你都有提成返現。
還是從產品層面和模式層面分析。
產品層面,確實幫用戶解決了很多問題,就像我們公司,需要自己倉儲,需要有人填單發貨,需要倉儲費和人員工資,巴不得有人能夠把這一塊業務分出去。
模式層面,還是利益的驅動,很多人會不余余力去推廣,因為一旦自己推薦了幾個大客戶,發的快遞多了,自己躺著也能分錢(至少理論上可以這樣)。
所以,我們可以把U遞的成功總結為兩點,一是產品的成功,而是模式的成功。
我們講U遞模式的成功,不只是它用了三級分銷模式,還有資源整合的成功。
它的模式比當初滴滴的模式更具有魅力,為什么呢?
滴滴的模式,大家肯定還記得當初跟快滴火拼的時候,燒了幾億美元補貼司機、補貼乘客;還有大家熟知的借貸寶,為了推廣也燒了幾十億……小公司想做這樣的平臺,也沒辦法做,哪來那么多錢去燒?
所以,即使你想到了滴滴的模式,你也沒辦法去把它做成功。
但是U遞不同,因為它根本不燒錢!
沒錯,它根本不需要燒錢!
首先,用戶注冊之后,要充值29.9元成為會員(半年會員),然后再能去邀請別人注冊,然后拿到三級返利。所以,每進來一個用戶,先交了29.9,用這個錢去補貼邀請人的獎勵,這29.9分成三份分給用戶,也還剩8.9元。
其次,寄快遞補貼30%~100%,因為寄快遞首先是按原價收,在此基礎上補貼。那么,這個平臺是可以和快遞公司談,拿到一個巨大的折扣,而且U遞可以把打款給快遞公司的時間延遲,形成巨大的現金池!所以,即使給你補貼,U遞平臺也不虧,即使前期補貼力度大一點,因為你交了會員費,而且半年到期還會再交,也可以分擔一部分費用,基本是可以不花錢的。
再次,產品解決了用戶巨大的痛點,同時加上三級分銷的利益誘惑,幾千萬微商都可以免費成為他的推廣員,即使不用明星代言,即使不花錢做廣告,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取海量的用戶。
所以,草根創業,U遞的模式絕對值得學習。在初期,一定要在產品上下足功夫,解決用戶最迫切的需求,再是整合資源,而不是燒錢。燒錢的模式,成功概率小,代價很大。
我們再分析:U遞死掉的可能性?
首先,U遞會不會被查封?三級分銷的模式有點擦邊球的嫌疑,但是目前用三級分銷模式的企業很多,包含中糧等大企業,所以,被政府查封叫停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U遞會不會應為捐款逃跑?完全沒有必要逃跑,圈了海量的用戶,用戶的價值遠遠高于圈到的現金,因為三級分銷模式,分掉了圈進來大部分資金。它的成功,一定是先積累海量用戶,后續求變的巨大可能性,而不是眼下的那點小錢。
再次,U遞被干掉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BAT這樣的企業進場,開發一款同類產品,大肆燒錢。這個情況過去太常見,不管是打車、還是當下正火得一塌糊涂的視頻直播,大佬首先是相當自己也開發一款燒錢玩,玩不過了在投資別人做的好的,基本都這個套路。
我認為,接下來U遞被模仿的可能性極大!
誰最有可能來干這事?
我覺得當今的物流企業,干這事的概率非常大,而且他們的成功率也更高。
U遞最終也劍指物流行業,建立“微倉”的想法,處于物流行業的生態圈。如果物流公司自己來干這事呢?如果我是物流集團的老大,我會想,為什么我們不可以自己搞一家這樣的公司?
就像馬云的戰略,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菜鳥……物流企業完全可以成立這樣一家公司,而且物流公司有更多的資源來促成這件事。U遞主要是整合資源,走的是輕資產模式,不具備做好物流和倉儲的基礎(至少基礎不如物流公司那么好)。
所以,我預計,物流公司接下來了能會(想)嘗試做一款類似U遞的平臺,反正不花什么錢,要是能拿幾億出來花花,那U遞可能會捏幾把汗。
但錢不是決定性因素,要看U遞目前領先了多久,如果大佬趕不上U遞,那就入股或收購吧。
對于我們一般人的的意義在哪呢?
對于我們來說,如果有發快遞的需求,確實是很受益的。如果沒有快遞需求,想推廣來賺錢,可以嘗試但不要抱太高的期望,那些賺幾萬的因為她身邊有很多需要發快遞的人,推起來容易。如果你要推薦給不發快遞的人,是有難度的,所以,不要被三級分銷給迷惑了。
【陳信誠:專注互聯網營銷。本文原創,如需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