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九門,看南派三叔的IP變現之路
最近朋友圈一直被一部網劇刷屏,那就是超級大IP《盜墓筆記》的前傳——《老九門》。先不論和原著的貼合性,這部劇可以算是近幾年網劇市場比較良心的一部,無論演員和劇情都可圈可點,上線31天播放量破40億,不得不說又締造了一個收視神話。
收視火爆的《老九門》,也是南派三叔對IP變現的又一大嘗試。在《盜墓筆記系列》變成一個超級大IP后,三叔的變現之路一直沒停過。
先有五毛特效的《盜墓筆記·網劇》,后有一塊五特效的《盜墓筆記·電影》,又根據盜墓筆記前傳衍生出《老九門》這一新IP,還拍了網劇,簡直玩的不亦樂乎,這次我們就從這部《老九門》中,看看三叔的IP變現之路到底要怎么走。
三叔第一變廣告植入
廣告植入一直是IP變現的重頭大戲,《老九門》收視火爆,最大贏家應該是“東鵬特飲”、“新養道”、“探探”、“愛錢進理財”、“香飄飄”、“加多寶” 這幾大廣告商。這次老九門使用了“廣告貼”這一形式,讓劇中人物演情景劇,軟性植入廣告品牌。
其實這種廣告形式我們應該不陌生,06年的《武林外傳》,包括之后的《龍門鏢局》都已經對這種玩法輕車熟路,這次《老九門》頻繁使用廣告貼,每集20多分鐘的時候必然跳出一個模仿米高梅的標志,接下來是一出情景劇,推出廣告品牌,套路極深,不少觀眾直呼“廣告比正片還好看”。
而愛奇藝視頻更是喪心病狂,它在視頻左下角加了一個永遠點不掉的廣告位,讓“香飄飄”和“加多寶”陪你度過每分每秒,持續曝光量雖高,但網友紛紛表示“礙眼”、“打死也不會買這兩家的產品”,反而弄巧成拙。
廣告植入一直是IP變現最大方式之一,包括之前《盜墓筆記·網劇》被吐槽的紅牛,還有《盜墓筆記·電影》中的京東白條。
如何讓廣告變得更有趣,更易讀,才是現在各個商家和IP所有者看重的問題,他們萬萬不會為了你的看片體驗而終止植入的。
像老九門這種廣告貼,一般來說沒什么問題,但真到了劇情緊張的時候,突然跳出來這么一個逗B廣告,應該不止我一個人想把制片方打死,包括三叔自己,對于廣告植入都這么說:
三叔第二變附屬產品
之前花千骨火爆銀屏的時候,同名授權手游《花千骨》,一個月流水12億。一個IP火爆后,周邊產品會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同樣的,這次輪到老九門霸屏,同名手游《老九門》也順勢誕生,三叔和知名博主天才小熊貓輪番上陣廣告轟炸。
周邊產品不僅手游一個,三叔另一部IP大作《藏海花》,已經被改變成舞臺劇,登上了上海人民大舞臺。
一個IP的火爆會帶動原作品的銷量上漲,此次《老九門》霸屏,三叔的“盜墓筆記”“大漠蒼狼”“藏海花”等文學作品重新迎來一波高潮,在之后一個月里,三叔要舉辦30多場線下巡演簽售會,到時又將掀起一波“盜墓狂潮”。
三叔第三變(衍生IP開啟新一輪造勢)
一個IP大火大熱之后,都會衍生出更多IP。就像《盜墓筆記》衍生出前傳《老九門》一樣,《老九門》大火之后,更多子IP肯定相繼出生,我們可以猜一下會有什么,比如《張大佛爺和二月紅不得不說的秘密》《半截李斷腿記》《吳老狗和他的狗場》《八爺如何靠忽悠發家》等等,不停裂變,屆時又是一輪又一輪的IP熱。
一盜十年,當《盜墓筆記》四個字成為經典的代名詞,三叔連帶著這本書都成了超級大IP。之后的作品,就像《大漠蒼狼》《黃河鬼棺》《老九門》《藏海花》先不論內容怎樣,且聽到“南派三叔”的名號,幾千萬稻米就愿意為他作品買賬,這些都是盜墓筆記的衍生IP。
最后來評評這部劇
相比于之前《盜墓筆記網劇》的3.7分,這部《老九門》豆瓣評分5.8分,算是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對我這種原著黨來說,劇情顯得比較拖沓,在演員方面,這次陳偉霆和張藝興可以說符合我心中張大佛爺和二月紅的形象,演技可圈可點。特效就不用講了,大家都懂,天朝特效都是五毛到一塊之間。
從《盜墓筆記·網劇》開始,三叔一直在把IP變現,包括剛出的《盜墓筆記·電影》,還有《老九門》等等,網上大多都是吐槽的聲音,求三叔別再毀書了。誠然,三叔這些影視作品并沒有滿足我們對于原著翻拍的期待,包括三叔自己對于《老九門》這部劇只打30~40分。
一方面,三叔不是編劇出身,一直處于練手進步階段,雖然拿自己的大IP練手實在有點魯莽;另一方面,盜墓題材的影視劇其實中國并沒有先例,結合中國廣電的審批機制,我們幻想中拿著黑驢蹄子大戰千年老粽子,尸蹩吃人,人蛹等場面審批很不容易通過;最后,特效技術和我們想象中差的太遠,導致看劇時候很容易出戲。
但是我覺得,三叔在影視劇方面還算是個新手,給他足夠的時間,能寫出盜墓筆記的人,水平差不到哪去,畢竟剛過一年,三叔作品的豆瓣評分就提高了2分。
如今三叔這IP變現之路是越走越遠,商業味也越來越濃,我只希望,他別忘了我們這些原著黨,他還欠我們一場真正的盜墓盛宴。
原文來自:公眾號“跟著90后劉亞運學營銷”微信號(liuyayun980)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