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錢進“炒老板栗”走紅, 看金融品牌如何玩轉跨界營銷
提起跨界營銷,人們往往想到品牌或品牌間滿天飛的腦洞:什么賣炸雞的推出了個指甲油,做視頻網站的推出了款男性內褲,賣冰箱的推出了個“冷宮”……消費者在被吸眼球的同時,也因品牌的敢玩、有趣,從而萌生好感……
而最近,贊意互動幫助互聯網金融品牌愛錢進策劃了一場有趣有深意的跨界營銷,將其與著名栗子品牌金栗圣玩到了一起,推出了款叫“炒老板栗”的產品。而且還不是概念栗,有網友證實,北京東四的金栗圣總店真的排起了長隊,開始售賣這款栗子。
而社交媒體上,也有很多企業CEO、職場KOL在發博發圈評論。連外賣平臺上也已經有賣“炒老板栗”的網店。短短幾天,“炒老板栗”一下子從線下火到了線上,成為了“網紅栗子”。
從互聯網理財到栗子,跨越金融、食品兩大行業,無論怎么看都很遙遠。但在網絡上,網友對這一次跨界營銷創意的評價卻是出奇的一致,有70%的網友都覺得這是一次至少80分以上的嘗試。通過復盤愛錢進“炒老板栗”的創意思路,倒推下怎么樣的跨界合作才算是好的跨界營銷創意呢?至少應該滿足以下3點:
1、創意有趣意外、內容合理具體
無論之前彩虹合唱團的《感覺身體被掏空》,還是愛錢進此次跨界聯合推出的“炒老板栗”,他們的創意思路其實都是在將一個普世的現象(加班&辭職),嫁接到了一個跨度極大的表現形式上(交響樂&炒栗子),以此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然后通過具體的內容(“炒老板之前,吃個炒老板栗冷靜一下”、“炒老板栗來一粒,不怕老板身邊的小麗”),和一套合理的邏輯(這個我們在第3部分解釋),讓它能成為被大家接受的新生事物。
跨界營銷最本質的核心是“創意”,愛錢進以“跳出品牌看品牌、跳出行業看行業”的顛覆傳統思維,大膽借鑒、嫁接在炒栗子上面。當人們面對新奇事物時,就會額外留意,如果這個新事物合情合理,人們很愿意把它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形成傳播——
“做金融的怎么推出了栗子,好有意思,分享給我的好友”
“炒老板和炒栗子原來也能攪和在一起,哈哈哈哈哈哈”
2、創意能為品牌建立更立體的身份標簽
作為一家互聯網金融品牌,愛錢進雖然產品端依靠大數據風控科技已經做足差異化,但面對行業普遍強調“安全”的市場形勢下,還是需要一些全新的身份標簽,提升消費者的認知。
而跨界營銷對于品牌的最大益處,正是在行業同質化十分嚴重的時候,為品牌建立差異化的身份標簽,提升品牌的立體感和縱深感。
愛錢進基于“炒老板”這一逐漸流行起來的職場現象,跨界聯合推出“炒老板栗”,并通過陳默這種職場大V作為溝通渠道。一方面快速鎖定目標人群(職場白領),另一方面也通過栗子的傳播,在職場圈層中幫助愛錢進建立“用了就敢炒老板”的身份標簽,幫助品牌實現差異化。
這里多提一句,愛錢進在建立身份標簽的渠道上,一直都是力求精準垂直。2016年下半年愛錢進曾高調贊助網絡綜藝《十三億分貝》,汪涵、大張偉、撒貝寧每期都會口播一句“本節目由唱歌有調,賺錢有道,用了就敢炒老板的賺錢APP愛錢進聯合贊助”。通過年輕人喜歡的節目與他們溝通,以建立“用了就敢炒老板”的身份標簽。
3、創意有深度,落腳點回歸正能量
無論是通過內容形成自傳播,還是通過傳播建設品牌身份標簽,跨界營銷最后的目標一定是為品牌帶來認同感和好口碑。而創意的厚度,落腳點是否能夠回歸正能量,決定了跨界營銷是否可以完成最后一步的成功。
愛錢進推出“炒老板栗”,并不只是給消費者帶來驚喜,在“炒老板栗”創意的背后,有著基于職場的洞察,和一整套推理邏輯:愛錢進發現,有很多職場人,往往會因害怕犯錯、害怕出頭,畏手畏腳不做嘗試,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壓力和自以為復雜的職場關系,長久以往,很容易會身心俱疲且進步緩慢、得不到發展,不斷的萌發辭職的念頭。但往往礙于經濟能力和專業素質水準所限,要么工作上一遇到瓶頸,就會怨婦般內心爆發離職念頭,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抓不到機會;要么就是一言不合就離職,重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換工作就像刮季風——一年兩次一次半年陷入“辭職-不適應新工作-辭職-不適應新工作……”的死循環。
愛錢進推出“用了就敢炒老板”的概念,強調是“敢”,而并不是真的鼓勵大家辭職。愛錢進想告訴大家,工作與理財一樣,都是需要一定周期的累積。職場上想要如魚得水,除了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積累,還要不斷積累人脈資源、專業素養、思維模式等等職場資本,遵循 “復利曲線”——積累產生質變。
總結下“炒老板栗”整套跨界營銷創意思路:
①制造意外、有趣的跨界營銷創意“炒老板栗”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②通過邏輯合理、符合品牌調性的創意形式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形成社交媒體上的自傳播→③基于洞察,讓消費者get到品牌在創意背后想要表達的觀點,引發人們思考→④通過正向的價值觀獲得消費者共鳴,提升品牌的認同感和好感度。
正因為這樣一套完整的思路,才讓愛錢進的“炒老板栗”在推出后,快速在社交媒體上形成傳播,迅速走紅,并巧妙地以跨界營銷創意傳遞了愛錢進的品牌深意。
總體來說,愛錢進的“炒老板栗”是比較成功的跨界案例。更重要的是愛錢進以一次跨界營銷傳遞出鼓勵年輕人積累能力和理財資本的價值觀,不得不說是一個雙贏的營銷案例。
互聯網金融行業營銷不能一直停留在走心講道理的套路上,走心固然重要,但大膽嘗試新形式更能激發用戶的互動和參與感,比如這個跨界網紅“炒老板栗”。無論是去年的《奔跑吧兄弟》合作,還是今年的《老九門》《十三億分貝》的植入營銷,愛錢進都在以有趣好玩的新方式溝通消費者,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活躍者和先鋒者。
品牌主:愛錢進
代理商:贊意互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