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營銷創意無限,國外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互動公益案例
*公益廣告作品《伸手改變世界》系列之一
作者:Penny瓶子醬,來源:壹便士
上個月騰訊主辦了第二屆聲勢浩大的99公益日活動,上百家知名企業品牌參與其中,無論新聞通稿、微博話題、公眾號KOL助力還是連續投放了3天的朋友圈廣告刷屏,無不彰顯其巨大的傳播影響力。
千余家機構及企業參與:
朋友圈廣告:
微博話題:
然而不是每個公益組織都能像騰訊一樣借助資源優勢把公益活動做到這樣壯(土)大(豪),所以除了大手筆做公益,還有沒有更能打動人心的公益營銷案例呢?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國外這些腦洞大開的既不失公益特性又有很高趣味互動性的公益營銷案例。
1、PLAN戶外可擦廣告牌:一點捐贈,幫女孩們擦去黑暗人生
Ad Agency: CLM BBDO,France
Client:PLAN
2013年,BBDO為PLAN組織策劃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街頭互動公益營銷活動。街頭廣場上豎立著一塊巨大的廣告牌,吸引往來人群的注意,廣告牌上是黑色基調的女孩做工(縫紉機縫東西)的畫面。
工作人員告知駐足觀看的人們,只要捐贈一次即可獲得一塊橡皮擦,然后擦去廣告牌上的黑色涂層。
原來,這塊廣告牌是特殊印刷制作的,一開始人們看到的是第二層畫面(即女孩們打工),而越來越多的人捐贈后用橡皮擦去了黑色涂層后,展現出來的第一層是女孩們坐在教室里上課的底稿畫面。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層和第二層畫像中的小女孩們展現的狀態雖然不同,身體動作和神情別無二致。
一場幫打工女孩“擦去黑暗人生”的公益營銷不僅落到了創意上(黑暗人生),更是落到了互動形式上(擦去),兼具趣味和互動又讓人印象深刻。
將“小小捐贈即可改變百萬女孩人生”的公益活動主旨以最生動形象也更讓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傳達出來,獲得一致好評。
2、失蹤人口明星臉:泰國失蹤人口公益營銷活動
Ad Agency: BBDO
Client:The Mirror Foundatio
由泰國 The Mirror Foundatio 發起的一場公益活動同樣是BBDO操刀的創意,如同上個案例中對創意的運用,BBDO在公益營銷中從來不只是簡單的“對公眾說教”,而是以趣味和新奇吸引公眾主動關注。
The Mirror Foundatio 號召人們幫助尋找失蹤人口,但是每年的失蹤人數巨大,普通公眾很難真的記住那些失蹤人的樣貌。
所以在這支公益宣傳片中,BBDO找來了一些明星,通過對比失蹤者和明星的長相,告訴觀眾這些和XX明星相似的人就是失蹤者之一。
在這支TVC中介紹到科學研究表明,人腦對相似的事物有更好的記憶力,顯然大眾對他們熟知的明星臉記憶深刻,將失蹤者和明星臉對比,既能加深印象又獨具一分趣味。
雖然失蹤人口中擁有“明星臉”的人寥寥無幾,但這個創意卻別具一格,這支TVC也遠勝那些邀請名人明星一板一眼“呼吁大眾關注失蹤人口”的說教型公益片。
3、欠希臘的“語言稅”:欠希臘一筆錢社交媒體公益營銷
Ad Agency: Geometry
Client:HealRWorld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希臘成為歐洲債務危機的重災區,到2011年希臘政府走向破產。國家破產的結果是預算和經費不足,希臘大量學校被迫關停,很多孩子失去校園。
為了幫助這些失學的希臘孩子重返校園,HealRWorld 聯合 The Smile of the Child 推出了一個公益項目——WordDebt(語言稅)。
因為現代英語中有很多詞匯均來源于希臘語,這些單詞就像是希臘人擁有的知識產權,而使用這些單詞的人卻沒有為此付費過。
在這個活動網站上的寫著:Use a Greek Word , help a Greek Child.
(直譯:用一個希臘單詞,幫一個希臘孩子)
活動規則是參與這項公益活動人,在Twitter或Facebook這些社交媒體上發布社交動態時,系統會分析其中的內容是否含有源自希臘詞匯的單詞,每使用一個希臘語單詞用戶就需要為希臘孩子捐贈0.1歐元。
使用希臘語單詞需要“付費”,活動所得捐款將全部用于幫助失學的希臘孩子重返課堂,這樣希臘的孩子將來還會創造更多希臘知識文化讓全世界人民共享。
圖示中的這位主教發布的內容含有一個源于希臘語的單詞,所以他需要為此捐贈0.1歐元,來幫助希臘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語言稅”的創意新鮮有趣,而結合技術手段分析社交媒體上用戶發布內容的詞匯做營銷,也運用巧妙。
好玩的公益營銷idea總是勝過蒼白的呼吁,更能觸動人們的公益之心。在發布社交內容的同時還能做公益,這么新鮮的活動玩法誰會不感興趣呢?
4、預訂流浪漢酒店:瑞典哥德堡街頭公益報紙營銷
Ad Agency: Forsman&Bodenfors
Client:Faktum
瑞典的哥德堡市有大約3400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而Faktum 是當地一家公益報紙,其主要工作人員就是流浪漢,讓流浪漢售賣報紙獲得一定的收入報酬。
但是流浪漢人數眾多,為了募集更多資金幫助這些無家可歸的人。 Forsman&Bodenfors 幫助 Faktum 策劃了一場“訂購流浪漢酒店”的公益活動。
(圖左是活動網站訂購信息,圖左是流浪漢賣Faktum)
活動網站:http://en.faktumhotels.com/ (復制到瀏覽器可查看)
Faktum將流浪漢的夜晚“住所”拍成“酒店房間”一樣的宣傳照,并標明地址等信息上傳到活動網站上,讓用戶可以像預訂酒店房間一樣“預訂”這些“流浪漢酒店”。
活動網站上有10個“房間”可供選擇,用戶除了可以自己預訂,還可以幫自己的好友預訂作為禮物。用戶預訂“流浪漢酒店”的收入將全部用作幫助流浪漢的善款。
這種別出心裁的“捐款幫助流浪漢”的公益營銷活動,吸引了大量人參與。“預訂流浪漢酒店”的創意不僅可以通過“房間圖片”展現流浪漢的艱難生活環境,引發人們的惻隱之心,也更加適合現代年輕人線上捐款的行為偏好。
試想,一個流浪漢在街頭向你乞討 VS 流浪漢在街頭向你兜售報紙 VS 在線預訂流浪漢酒店代替捐款,你會選擇哪個?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5、米索爾基金會可刷卡的廣告牌:The Social Swipe,讓捐贈變得可感知
Ad Agency: Kolle Rebbe
Client:Misereor
2014年,德國漢堡的創意代理商 Kolle Rebbe 為 Misereor (米索爾基金會,成立于1958年的德國公益組織,致力于幫助第三世界擺脫貧困)策劃制作了一個以Pose機為原型的可刷卡廣告牌——The Social Swipe。
這臺豎立在公共場所的互動刷卡機,外觀和普通廣告牌無異,只是在屏幕中間部位有一道可刷卡的槽,而每當捐贈者刷一次卡時,就會切開屏幕上的一片面包或隔斷綁住雙手的繩子,并向第三世界的貧困者捐出了2歐元。
Misereor想通過這種直觀的形式告訴人們,你所捐出的善款能夠幫助第三世界貧困人民緩解饑餓或者救助一個可能失去童貞的小女孩。
傳統的公益捐助可能流程繁瑣又難以感知,且人們對公益善款的用途抱有疑慮,而 Misereor 設置的這臺互動刷卡捐款機,在人們刷卡捐款后,屏幕上的繩索立馬被隔斷、面包被一只粗糙的手拿走——捐贈流程簡單且“立竿見影”的效果顯示讓捐款變得可感知。
此外,這臺裝置得到了在線支付公司Stripe的支持,會為捐款者寄出賬單,說明善款用途。
好的創意歷久彌新,新奇的玩法令人印象深刻,這是砸錢砸資源做營銷所無法帶來的長尾效果。Misereor 的這個公益活動已經是兩年前的項目了,卻在不久前又被各大公眾號再次編輯發布,刷了一次屏。
總結:
公益營銷活動的本質還是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進來,讓人人都為公益貢獻一份力量。
所以拋開最終的捐款絕對值不談,比起大集團大企業“你捐一元,我配捐一元”的號召方式,也許國外這些新鮮有趣的公益營銷創意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激發普通大眾的公益之心和參與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從2015年開始的99公益日活動,微信在2014年曾發起過“The Voice Donor:為盲胞讀書”的公益活動,讓微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微信捐獻聲音,完成聲音接力,為1263萬盲胞創作有聲書。這個公益營銷創意也很棒!
無論是商業營銷,還是公益營銷,請記住,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互動性和巧妙的創意永遠是引爆營銷活動的根本所在。
營銷7字要訣——新鮮簡單可互動。
作者公眾號:壹便士(ID:vpenn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