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哪里》告訴你如何打一手“情懷”好牌
最近,有一部小編翹首以待的電影上映了。沒錯!!就是【神奇動物在哪里】
從200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初看的欣喜到20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落幕的不舍,十年,對于很多“哈迷”來說是一個青春的開始和結束。
而《神奇動物在哪里》,對于作別《哈利·波特》系列五年之久的影迷來說,是另一個魔法傳奇的開始,同時也是一段成長經歷的回溯。
雖然影片開拍之初,羅琳就一再對外界表示,《神奇動物在哪里》既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續集,也不是前傳,而是對這個魔法世界的拓展。但仍難掩蓋 “哈迷”們的期待。
△ 新的魔法國度
△ 新的故事基調
△ 熟悉的魔法棒和新的階級對抗
它在上映的首周末就獲得了“大豐收”。票房逾2.81億元,無論排片占比還是上座率都位居前列。影片口碑也相當不錯,在豆瓣網獲得8.1分的高分。
這部影片是羅琳擔任電影編劇的處女作,再加上全球數億“哈迷”作為觀影群體,它的大賣,并不足奇,甚至可以說早已成定局。這讓峰少再次感受到“超級IP”的威力。
當然,“超強IP”的打造離不開這幾年“哈迷”們對魔法世界的懷念。或許,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情懷。
所以,當聽到那熟悉的愛稱“麻瓜”,看到魔杖瀟灑的舞動,旋轉、跳躍
還有那想象許久的動物被賦予形象,比如這只
還有這只
峰少的情懷就不自覺被挑動起來了。
其實“情懷”并不是個新詞,可以說羅永浩的錘子團隊將“情懷”一詞徹底打響。今年上映的幾部電影包括但不局限于《魔獸》《大魚海棠》《百鳥朝鳳》無一不是打著“情懷”牌獲取了奇高票房;NBA借助“科比將退役每一場球賽都是謝幕演出”營銷,創下門票新高;而國產游戲《仙劍奇俠傳6》被網友戲稱為《情懷奇俠傳》,雖然游戲質量較低,卻依然在一個月出貨800000套……
似乎只要跟“情懷”沾邊,所有產品就能遍地開花。
而從表面上看,“情懷”只是一種精神,誰都可以擁有,比如平凡教師的“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不過,從整個互聯網的情懷基因來看,普通個體借助情懷引爆一個事件并不具備典型性。
峰少認為當情懷用于營銷時,則應該具備下面這幾點因素:
存在共同情感寄托。它可以是個故事,一個價值觀,一群人的一段共同回憶,本質上講情懷是有共鳴產生后的一種情緒。就像《神奇動物在哪里》憑借的是這十五年來“哈迷”對“魔法世界”的期待和向往, 《大魚海棠》眾籌靠得就是觀眾對電影期待十年的情懷......
擁有粉絲基礎。情懷營銷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得益于互聯網社交和粉絲效應。而“情懷”常常與某個確定的人或者群體聯系在一起。無論是羅琳,亦或是羅永浩,都依靠個人的人格魅力擁有強大的粉絲基數,哈利波特雖是虛擬人物,但作為一個“超強IP”同樣擁有數以萬計的“哈迷”,這些都是“情懷”營銷的基礎。
一旦“情懷”上路,切莫輕易中斷。“情懷”是需要靠時間持續不斷的打磨。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在手機成品之前,羅永浩的粉絲們被他的“我不是為了乎輸贏,我就是很認真”的情懷醉得一塌糊涂,但后面羅永浩向現實妥協,戲唱不下去了,反倒被推上風口浪尖,粉絲能為此買單嗎?因此,要想粉絲跟隨你的步伐,做你忠實的聽眾,情感必定不能中斷。
其實每一次“情懷營銷”都是人們對理想主義的進一步實踐。它建立在每個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回憶中,帶有一種精神追求的內核。正因為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缺乏明確的精神需求,致使“情懷營銷”大有用武之地。
然而“情懷營銷”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緬懷,集體的回憶,精心的提煉,最重要的是誠意而實在的好產品、好作品。
早在2001年,《神奇動物在哪里》的實體書就出版了。為了開啟這個新的系列,她足足做了15年的準備,真是養兒子的節奏。其實借助哈利波特這一“超強IP”,完全不需要擺脫原著,就可以衍生出很多題材,但是羅琳不干。
她用了9年的時間來構思打磨了哈利·波特尚未涉足的魔法世界,甚至還專門構建了哈利·波特出生前70年的美國魔法史。
不停給粉絲們打磨足夠新鮮的體驗和觀感,從而創造出經久不衰甚至與日俱增的個性宇宙。這也許就是“超級IP”真正的秘訣吧。
真心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更好更用心的作品,讓我們每代人的情懷,都有可以妥善安放的地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