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類學生考研,設計師們怎么看
前幾天考研大軍剛剛結束自己的第一期“囚禁”生活,
又有一批新生代準備加入他們的戰隊!OMG!!
但是考研是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呢?
最近有很多學弟學妹們有問到關于考研的一些問題
學設計有沒有必要考研,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考研進修的利弊問題,夏夏特意找到一位過來人來為大家授業解惑!
沒錯!就是評論里面的謝晉業老師!!
比心!!
(? ? ?)
問:老師,您覺得讀研對于設計學生來說,利和弊是哪些?
謝晉業老師:如果讀研的話,對你的眼界來說,你的整個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會有所提升的。但缺點是可能會耽誤你的實踐經驗。
現在研究生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學術研究生,一種是實踐型的研究生,他倆是不一樣的。我覺得讀的話還是讀學術性的比較好,因為他會更注重理論這一塊,包括實踐,技法之類的,綜合性更強一點。實踐型(研究生)它只是強調技法上的一個學習!那我覺得反正學術型是學三年,實踐型學兩年。而且學術型的可能會更熱一點,包括你以后去高校或者事業單位的話可能會有所幫助。實踐型的話以后只能去公司。
而且我覺得選學校和選老師也是很重要的。有些老師可能名氣非常大但他不怎么做設計,跟他學的話其實也學不到什么好的東西的。有的老師名氣雖然不是很大,但他總在一些事情上做設計,那我就能在他那里學到很多東西。
我覺得要自己給自己定方向,比如你比較喜歡做字體設計的話,你可以選些字體產品比較強的老師和產品比較好的學校,如果你喜歡做書籍設計的話,你選一些書籍這塊比較好的學校和老師。這對你的以后的幫助很大。
我本人不太喜歡設計理論和實踐意識一塊的,所以我當時選導師選的是設計能力比較強的老師做導師。這樣對自己各方面的成長都有好處,對自己專業的提升,還有知識面的擴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每個學校的特色不一樣,我就舉個例子說我比較熟悉的兩個學校。一個是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蘇州大學研究生院,他倆其實是不同類型的兩個學校。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可能實踐能力比較強,包括課程設計的東西,他也有理論課。但課程設計的課可能更多點。蘇大可能就是理論課很多,實踐課特別少。他更強調設計理論這塊兒。所以我覺得你選學校的時候一定注意這一點,你是喜歡做理論,還是更喜歡做設計這一塊兒。
我更正一下,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和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這兩個學校綜合大學里面設計的二級學院。兩個特色是不一樣的,因為他里面的老師,包括他的方向都不同,他們的課程設計以及教學計劃也是不一樣的。
之前在我讀研的時候,當時研究生畢業進入高校的比較多一點,現在我不知道是不是競爭壓力比較大,進高校的機會可能比較少。所以現在情況不是特別明晰,現在可能到公司的會多一點!進去的話肯定就看個人能力了,競爭壓力也挺大的,反正我們學校現在招聘老師的話都是幾十個人去然后只征一個,競爭壓力是蠻大的。
還有就是在讀研究生選學校的時候,一定要選在比較發達地區的學校。這樣有利于你畢業以后的就業,還有你專業上的學習交流。舉個例子,比如你在珠三角,長三角或者是北京這一塊去讀研究生的話,你看展覽,去參加活動的這種機會比較多一點。相反如果去內地的一些學校的話,雖然可能也不錯,但是機會就少一點。還是去那種比較發達的地區。因為大部分畢業生畢業之后還是會去發達地區找工作!這樣更有利于你的就業以及專業上的拓展,眼界的提高也會更多一點。畢竟活動多啊!
-------------------------------------------------------------------------------------------------------------------------------------------------------------------------------------------------
謝晉業老師對這個問題很清晰的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考研對自己發展的利與弊,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在考慮時,一定要好好思考一番,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對自己所走的路做一個系統的規劃,而不是盲目地隨大眾選擇考或者不考。
其實夏夏在念大學的期間,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了許久,因為在本科期間所學習的知識是非常淺顯的,念大學之前并不知道設計是做什么,通過四年的學習才大致了解設計,了解做設計的基本方法,但并沒有深入地去挖掘設計的內涵與意義所在,再加上國內大學本科生普遍的學習狀態,更多的時間是花在對這大千世界的好奇與玩樂之中。或許花三年時間進修,能夠讓自己對這個行業了解得更多更深。
可是很多同學都在偏激地認為,考研不過就是為了學歷,為了逃避社會壓力,三年的實踐經驗遠比理論知識更重要,三年光陰不過一紙文憑......
其實國內大學生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眼界不夠開闊(夏夏當初所了解的知識也是非常的局限)。許多人把這個原因歸咎于中國的應試教育,這確實是客觀原因之一,但是作為二十歲的成年人,我們更應當嘗試從主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我們所了解的知識,會受到自己所處的圈子的限制而顯得非常局限。你所處的圈子是這樣的類型,你所做的設計也只能呈現出相應的風格,但圈子之外卻有著更大的一片天地。
你只看到那些毫無實干本領的碩士生,因為他們的目的只是混一個文憑,還有一大把的厲害人物你并不了解:研一,紅點獎IF獎輪著領,國家級設計研究項目一兩個,國內著名企業設計委托項目中標兩三個;研二,谷歌微軟索尼之類的公司實習,或者海外著名設計院校一年交換生;研三,發表的學術論文登上國際設計期刊,畢業設計已經在大型設計展上擺著。他們的努力你并不知道。
當然,夏夏的意思并不是說讀研比不讀研好,而是想要告訴小伙伴們,不論你是進修學習還是參加工作,不論你身處何地,北上廣深還是二三線城市,都別忘了你的目光要放在全世界,而不是每天清早擁擠的地鐵里。
在你問要不要考研之前,先問問自己愿意為此付出多大努力。
近期熱文推薦:
圣誕節,各大品牌如何靠設計讓你心服口服掏錢?
【嘿設匯名師微課堂】第二十期|黨宏平:標志設計中的字體設計
設計師們都要請假,因為霧霾太大找不到上班的路!
今晚不能去你家睡了,我媽超煩的
設計干貨源文件定期更新,
設計、招聘資訊搶先知曉!
嘿設匯APP 3.4 已上線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