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化如何逆襲上位,看看B站就知道
1、B站是什么?
“B站”是一家視頻網站,全稱“bilibili”,可以粗暴地寫成“嗶哩嗶哩彈幕網”。不過,如果你不知道B站,估計你也是上歲數了。
B站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億活躍用戶,大部分是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愛好者,超過100萬活躍UP主(視頻上傳者)。在“B站”的用戶中,75%的人標注自己為90后,其中超過1/3的用戶為17歲以下的學生。
B站最明顯的功能就是——彈幕(普及一下,這個字讀dàn)。說起來,這個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2006年,日本的第一家彈幕網站niconico建立,已經有10年的歷史了。如果以傳統視頻網站的評價體系去看待早期的這些彈幕網站,它們有點奇怪——不存儲視頻,沒有視頻上傳功能,網站內容以用戶產生為主,或者直接抓取其他視頻網站內容,視頻質量和界面設計甚至有些粗糙。
唯一值得稱道的東西大概是它提供的服務有點特別:將評論從視頻播放頁面的下方轉移到了播放中的畫面上,瀏覽者能夠看到此前或者當下其他瀏覽者對某一情節某一畫面的評論。這就是彈幕的物理功能。
彈幕的感性功能,更多在于,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熱鬧的觀影氛圍,即使你是個宅男,只呆在家看視頻,恍惚有種一群人同時在看的感覺。虛擬世界的交流是隱身于現實世界的二次元群體刷存在感的主要渠道,屏幕上的評論打破隔閡成為跨越時間和地域限制的紐帶。很快,你就會發現,即便隨意地吐槽中,總會出現神評論,它們承擔了字幕、歌詞或解釋功能,有時成為了視頻的補充甚至本身就是視頻中的亮點。
很明顯,功能上的差異化并不是一個可以把用戶留下來的方法,其他視頻網站可以迅速模仿,事實上也是這樣。
但是,B站自身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看視頻的工具網站,也不是一個創造內容的團體,其實B站只是為創造內容的人提供服務和平臺的公司。
2、從二次元社區開始
1.0時代的B站,就是一個動漫愛好者的社區。B站的創始人陳睿本身就是一個動漫愛好者,因為受不了國內最早的彈幕網站——A站,較差的用戶體驗,才創立了B站。從誕生的第一天,B站就帶著“二次元”的標簽。
在篩選核心用戶上,B站也是嚴格的不要不要的。想成為B站會員,你需要回答100道古靈精怪的題目,涉及AGC、軍事、時事、歷史、地理,堪比公務員考試。
嚴格的篩選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感,獲得會員資格讓用戶具有榮譽感,會員之間存在深刻的認同感,經過篩選的用戶具有相同的愛好,這些都是一個健康社區的基本要素。
3、面對更廣闊的人群
當用戶數量增長,以及內容的沉淀,B站已經悄悄地進化了,二次元的動漫不再是B站唯一提供的內容。
B站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原創音樂社區,每天有超過1000個原創音樂和原創歌曲的投稿。
B站也是一個年輕人話題的策源地,管你是互聯網大咖,還是天王巨星, 一切都被玩壞,產生了一系類現象級話題,像之前的“Duang”、“666”、“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等等。
人文科教也是B站的一大板塊。去年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央視播出的時候反應平平,B站買下播放權之后,才一夜爆紅。年輕人驚嘆于中國,也有不輸于日本的工匠精神。今年,B站與央視合作,準備將記錄片搬上大銀幕。
4、從內容到關系
一個好的社區是建立在兩種基本要素之上的——關系鏈和內容。以關系鏈為主的社區,代表的有微信、微博,而以B站、知乎、螞蜂窩為代表的一系列垂直型社區,主要建立在內容上。在B站上你關注一個up主是因為他上傳的內容,而不是因為他的長相或是背景。并且,當這些用戶因為內容聚在這里的時候,又很容易形成一種氛圍,產生比任何工具類的產品都要強很多的黏性。同時因為用戶在社區當中投入了精力、感情、時間,產出了評論、心情、視頻,這些又會轉為用戶遷移的成本。
現在的B站,已經不滿足于線上的內容,正在嘗試“打破次元壁”,把關系鏈延伸到線下。
日本電影《你的名字》熱映的時候,B站大手一揮,包下了49個城市,70座萬達影院,110334張電影票。在B站上,1個小時內,11萬張電影票被搶光。連“國民老公”王思聰都在微博發聲,關注活動。
花費1500萬,拿到了上海男籃的冠名權,從此,CBA聯賽有了一支最“中二”的球隊。一本正經的籃球隊畫風變成這樣。
連老板姚明也親自來站臺
小米手機選擇在B站進行“手機超耐久直播”。
年過六旬的海軍退役少將張召忠,被B站粉絲稱為“局座”,也在B站上進行直播。
B站的火爆,是90、00后文化逐漸成長,逐漸取得話語權的縮影
從二次元這方寸之地開始,用他們的方式影響著網絡的生態。他們自創網絡詞匯,用80后們越來越看不懂的符號,聽不懂的話語進行交流,明目張膽地進行著他們的文化侵襲。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多元的,對任何一種文化生態都心存一份敬畏,去了解、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領域。在文化領地,從來都不需要什么護照簽證,你涉足了,你便能擁有。二次元的世界也并不是90后、00后的專屬,不然嗶哩嗶哩的創始人怎么會是一位70后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開竅(ID:hopetopkaiqia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