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不只是“樂壇清流”,還是數字專輯銷售范本
來源:36氪
作者:新音樂產業觀察
多年后,又一個民謠歌手被芒果臺捧紅,上一次是宋冬野,這一次是趙雷。說“捧紅”可能也不科學,實際上,趙雷在2016年已經是民謠圈的翹楚,新專輯數字版賣了15萬+(截稿前),一首《成都》紅遍“文藝圈”。(文藝青年的圈子)
在前兩天的文章里,我們已經分析過趙雷在網易云音樂上的數據?!冻啥肌酚?0萬+的評論量,另一首歌《無法長大》也有3萬+的評論量,超過絕大多數我們熟知的主流歌手。單就評論和銷量來說,已經是單一平臺上的頭部——趙雷新專輯《無法長大》的數字銷量僅次于《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的38萬+)
新研室前幾天做的一個評論排行,趙雷有兩首歌上榜(詳情點這里)。
難能可貴的是,在外界鼓吹音樂正在“歌憑人紅”的趨勢下,沒有緋聞、不玩炒作、不唱神曲的趙雷是完全靠實實在在的作品吸引到大量的聽眾。所以,大家把他成為樂壇清流,但在這股所謂“清流”背后,我們還看到一種數字專輯銷售模式正在確立,而趙雷的《無法長大》堪稱“范本”。
誰是趙雷?
關于趙雷,新觀曾經發布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讀讀。(點這里)
資料顯示,作為一個北京男孩,1986年出生的趙雷17歲從地下過街道開始自己的吉他彈唱生涯。之后,他穿行與川藏和云南等地多年,積累了大量創作素材和表演經驗,也寫出了不少個人作品。
2010年,24歲的趙雷參加快樂男聲,止步全國12強,次年趙雷發行首張專輯《趙小雷》。2014年,趙雷參加了“中國好歌曲”,原創歌曲作品《畫》收錄于劉歡的原創大碟《新九拍》中。同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吉姆餐廳》。2017年1月21日,趙雷發行專輯《無法長大》。
除了自己參加選秀節目,趙雷的歌曲《南方姑娘》和《少年錦時》也在選秀節目中被翻唱過。不過,從趙雷的經歷中,除了參加過兩次不同的選秀外,我們并沒有看出太多的“亮點”,但選秀節目卻有效的拉動了趙雷的知名度。
樂壇清流?
2月4日晚上,趙雷作為補位歌手參加《歌手2017》第三期節目,憑借一曲《成都》力壓迪瑪希、林憶蓮,高居第二位。
一夜間,夸趙雷“清流”之聲不絕于耳。
在新研室的標準下,所謂“清流”一定是“內容為王”,無論用什么方式推銷自己,最后落腳點一定是優質的內容。以薛之謙為例,都說他靠段子紅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專輯《初學者》質量相當不錯,所以他的“段子手”身份才有恰到好處的回到音樂上,完成最后“引爆”。
薛之謙《初學者》和趙雷《無法長大》評論量對比:從趙雷和薛之謙的專輯評論量對比看,分類音樂市場的受眾也有較強的活躍度。薛之謙這樣的主流頭部藝人,熱門金曲的數據表現非常突出,也非分類市場頭部藝人可比,但兩者在非熱門金曲的數據表現不相上下。
在落魄多年之后,音樂也確實需要回歸“內容為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論是傳統的唱片業也好,還是音樂流主導的互聯網音樂也罷,歸根到底都需要優質的內容供給來推動消費。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2010年以來,樂壇好歌寥寥——所以更需要“內容”的回歸。
《成都》算不算好歌?見仁見智。不過,趙雷毋庸置疑,屬于典型的“人憑歌紅”。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歌曲帶動了歌手指數的上漲。2013年,因為左立在快樂男聲中翻唱了趙雷的作品《南方姑娘》,《南方姑娘》大熱,帶動了趙雷的知名度。2015年,趙雷的歌曲《少年錦時》被中國好聲音選手翻唱,又一次提升了趙雷的知名度。
所謂“范本”
為什么我們推崇“人憑歌紅”?因為只有用戶消費更多作品,音樂人才有動力源源不斷的供貨,才會不斷努力提供質量。而音樂平臺才能基于作品去為用戶開發更多增值服務,反過來推動所謂版權變現,然后音樂人才能收到更多錢,繼續供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但是,當供給到位之后,如何消費又是一個問題。
當前,數字音樂的主流消費模式是包月+數字專輯付費?!鞍隆笔侵赣脩糁Ц兑欢ǖ馁M用,享受一定時間內的無限制服務(實際上并不是無限制,因為越來越多歌手的專輯要求付費點播);數字專輯是用戶付費獲取專輯的無限制使用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點播、下載等)
對于歌手來說,后者的收入更加直接,所以歌手們才會趨之若鶩。
數字專輯的消費更接近傳統的唱片零售,這一點在趙雷的《無法長大》上表現得格外明顯。歌手通過所謂熱門歌曲來刺激需求,最后通過專輯來完成消費。
傳統的唱片零售模式類似,也是在專輯發布前先推出1-2首單曲“造勢”,然后再推出專輯。
在這個消費模式下,消費者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為只能通過熱門歌曲來預判專輯的整體質量。但是,唱片公司和歌手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因為在前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的宣傳很難判斷效果。在互聯網條件下,情況發生了變化。對于歌手來說,前期歌曲免費試聽后的數據可以作為專輯發布模式的參考。如果數據好看,就可以采用付費形式發行,如果數據不好看,就免費發布。(免費發布的話,收入從哪來?音樂平臺現在只要使用版權都會付費的,流氓平臺例外)
新研室認為,2017年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歌手采用《無法長大》這種“部分免費+完整付費”方式來發布專輯。
需要提醒的是,這種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體驗并不太好。因為他們要冒較大的風險,尤其是對于非偶像藝人來說。偶像藝人的粉絲消費的是“人”,他們從消費偶像中獲取的滿足感并不會因為作品質量而受到太大影響。非偶像藝人的消費者就不一樣,他們的滿足感更多來自作品本身,假如他們消費完專輯,發現不如預期,那么會有巨大的失落感,嚴重影響用戶對于藝人的信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